第六个在语言方面。在语言方面,我们中国与西方差距还是非常之大。可以从电视采访看到西方人说话都是非常流畅的,不间断,这种能力普遍是从小的时候培养起来的。心理学认为人的语言潜能发展的关键期就是幼儿期。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和流畅表达语言的机会,对他一生的发展都没有好处。所以我期望家长们要重视孩子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不光是说话的问题。今天有一个斯克公司的总裁叫摩挲里齐,他的产业是美国第三大计算机公司。——Psy525.cn 记者采访他,问:"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提了三条,其中就有一条是语言能力,含有说话能力和文字使用能力。而语言能力是从幼儿开始培养的。多让孩子说话,多听孩子说话,多跟孩子说话,多给孩子提供表达自己的机会,让他大胆地表达自己。 外语和电脑的学习要早。在美国,孩子4、5岁的时候就已经会玩电脑了。而中国的家长却总在问:"我的孩子什么时候买电脑?"电脑是先进的现代化产品,让孩子接触的越早越好。 在硬件上中国与外国是有很大差距的。西方的家庭,孩子的屋里有许多玩具和书,外国家庭给孩子创造的认知环境要比中国好得多。 我有一次在加拿大访问的时候住在留学生的一个区。外国留学生的房子后面草地上有游泳池和秋千,各种车特别多,他们虽然自己要学习,比较窘困,但是还是拿出好多钱给孩子买玩具;相对而言中国留学生家后面草地上是空空的。原因是中国人不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只想攒钱买房子。 第七个方面就是中西方家庭对孩子教育的类型不同。从家庭教育来说,我们刚才讲到了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就是对孩子限制,代替孩子选择他自己的愿望,用术语来说叫做专制型的教育。而美国中产阶级以上的家长认为他们的教育属于权威型的教育。关于权威型和专制型我在这里作简单的介绍,权威型就是对孩子有具体的要求,而这个要求提出来后家长和孩子可以讨论,孩子不同意可以改。这个要求非常具体,对孩子的帮助非常多,感情的沟通非常多,这种叫权威型的教育。专制型的教育就是沟通少,家长来要求孩子按大人的意愿做事,对孩子来讲是不平等的。在我们中国确实是这样,您不要认为现在对孩子平等,关键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您的教育观念要转变。女孩子要交男朋友你心里难受不难受?美国人认为这是孩子的要求和兴趣、她的需要,家长只是嘱咐孩子不要做得太过头。孩子作为一个人,家长要尊重她的需要,同时对孩子提出建议。中国的家长如果认为孩子这样做不对的话就一定会限制他。我的儿子说他在初中的时候,他班有的女同学家长限制自己的孩子打电话。一来电话母亲去接,若是男的,有事转告,若是女的,便可以让孩子接。这不就是典型的专制型的教育吗?没有自由,剥夺了孩子的基本人权。而西方的家长不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特别在乎社会化发展怎么样,情绪发展正常不正常。如果孩子在这方面出了问题,他们会非常的着急(Worry)!至于成绩好不好,他们不在乎(Care!)。因为他们知道成绩对孩子将来没有什么用处。外国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认为这方面出了问题走向社会吃不开。所以西方小孩子的家长要是觉得自己孩子胆子特别小就特别担心。 第八个是关心的问题不同。外国好多国家有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培训班。专门培养胆子小的孩子、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中国现在还不存在这样的班。 美国微软公司准备在中国招1300余名人,世界著名的比尔.盖茨和戴尔公司的戴尔都说:"中国将成为社会上第二大的计算机市场。"中国已经在经济上被卷入到世界经济潮流当中。但是我们对人才的培养没有大的转变,所以造成研究生毕业到了外国公司要从头学习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技能、道德约束力、规定的事情就不能做、该说实话的时候一定要说实话、不该说实话的时候就不能说实话。若是做错了,老板就不信任你,裁员的时候会把你列为第一位。这就要你心里明白说实话是要讲场合的。 高中学的各种计算都派不上用场,现在学校教我们有用的东西特别少。我的儿子就是一个例子,他在大学四年级,马上就要毕业了,是我们北师大心理系的学生。他花了许多时间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但是用处并不是很大。他的有用的东西都是自己学的,他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去上网络,网络是一个特别好的大学,各种技术知识,好得不得了。我的儿子小的时候在我教育下学习,现在去一家外国公司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跟不上社会的变化,教育的变化相对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变化落后得太多,我们家长往往被学校和幼儿园认为是很差的。 实际上社会的大潮好比长江滚滚往前流,家庭是小船,很容易被冲走。家庭在社会里的利益马上得到反映,船小好掉头,说转就转;而机关单位学校好比是长江边上的码头,水是冲不动的,因此就认为家长不好。 我们在学校搞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很大虚假成份,连老师也是两面派。现在的家长从思想上讲还是跟得上的,但是应该怎样跟,在教育孩子上应该有什么样的观念?我认为就是传统观念,应该从咱们这一代起开始尊重孩子,跟孩子是真正的平等。 第九个不同是寻求回报问题。不要象过去那样,寻求孩子听话、给予回报。美国人在30年代、50年代都是这样想,但是在80年代就不这样想了,美国人会说:"我选择生这个孩子就有义务把他抚养到18岁,用不着他作出回报。" 在美国不讲孝子,父母与子女之间只讲情感。中国人把这个"孝"赋予很多道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游",中国人认为孝是个好东西,是中国传统的美德。孝确实有好的一面,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孝使人失去自由。假使你热衷于一门科学,但是为了孝顺必须放弃,导致忠孝不能两全。 中国人也知道这件事,忠于国家和孝顺父母不能两全,实际上发展你个人动机兴趣的话也是不能两全的,最终的结果是学校教育出来的多数是平庸之才。 第十个方面就是学习心态。中国的大学生失败的很少,出类拔萃的也很少,多数集中在平均分左右。那么这个平均分管作什么?一、管饭碗。二、管国家和社会一般的需要,对知识和人才一般的需要。 就看看大学教师的水平,有多少人在国家一流刊物上经常发表文章的?有多少人在国际上获奖的、进入国际一流科学家行列的?很少!凤毛麟角,而在美国这种现象普及各种大学校园,我们中国清华、北大都没有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现在要改变这种局面!从家庭教育上改变,不要压抑孩子。 作者简介: 李建东 已帮助过 43人 入驻年限 10.6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