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心灵成长需要什么


  近日,应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室之邀,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的王振民讲师为该区5所学校的6000余名学生家长,做了主题为"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的专题报告。长安区教育局副局长高岚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团结协作,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首先转变教育观念,以良好的心态去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学会尊重、理解、赏识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报告会上,王老师将肯定、自由、宽容、梦想和情感列为孩子心灵成长的五大元素。
  肯定:心灵的蛋白质
  "我们不想在否定中长大"!很多孩子在接受知心姐姐调查时吐露心声,一句简单、稚气的话语,道出了孩子渴求被认可的强烈愿望。一项针对3671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56.82%的孩子希望父母看到自己的进步,54.67%的孩子希望父母别老说其他孩子比自己强。
  然而,中国的父母却很吝啬给自己的孩子以肯定和衷心的赞美,甚至有的父母经常用"笨蛋"、"废物"之类的词来刺激孩子:当孩子的成绩从85分进步到90分,很高兴地回到家里时,得到的却是这么一句话:"90分你也好意思说,真丢死人了。"当孩子努力学习,发誓期末考试一定要翻身,结果又没有考好时,家长讥笑说:"你看你看,我早说你不行吧!"如此简单粗暴的呵斥、嘲笑不仅不会提高孩子的成绩,反而会把孩子心中的求知之火浇灭了。
  做了错事后,孩子本来就觉得很难受了,而家长和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劈头就训斥,这无疑是在孩子受伤的心上撒盐,只会导致孩子在心灰意冷中自我封闭,以及以后与之沟通的渠道被完全堵死。
  自由:心灵之水
  去年暑假,一个石家庄的男孩打电话向知心姐姐诉苦:"知心姐姐,放暑假了,我的爸爸妈妈每天都把我锁在家里学习,电脑和电视也都被他们锁起来了。晚上他们回家,也自觉不看电视,我的家里总是静悄悄的,一点意思也没有。"教育人士分析,家长的这种做法首先是把危险和孩子锁在了一起,万一发生火灾或是其他恶性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即使一切正常,让孩子过着囚徒似的生活也会让孩子感觉索然无味。
  人的心灵包含着自由的需要,没有了这种自由,心灵就会枯萎,知心姐姐认为,今天的家长必须把四种自由还给孩子。
  第一、安排时间的自由
  家长如果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很多家长给孩子做出详细具体的时间规划,结果反而让孩子成为时间的奴隶。
  第二、花零钱的自由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等许多国家的家长从孩子3岁左右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由于受传统"重益轻利"思想的影响,许多父母担心孩子手上有了钱乱花,结果处处限制,由此切断了孩子与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联系。
  第三、读书的自由
  很多家长喜欢孩子多读书,但只想让孩子看一些教材、教辅书籍,担心孩子整天看与学习无关的闲书会耽误学
  习。知心姐姐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应纠正对闲书的看法,孩子们在阅读闲书的时候,激发起来的阅读兴趣最大,这会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世界经济组织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做过一次关于青少年阅读能力的调查,发现一个阅读能力强的人不但能比较容易找到工作,而且当学历相当时,阅读能力强的人担任高技能工作的几率明显高得多。
  第四、兴趣爱好的自由
  兴趣、爱好最根本的东西是孩子身上那种最天然、自发的部分,激发孩子天然的兴趣才能真正帮助孩子热爱生活,发展孩子学习的潜能。兴趣只有通过自由自在的活动,才能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自己适合的、喜欢的、擅长的,并由此达到自我认识。可是现在有许多兴趣班里的孩子却每天愁眉苦脸的,因为他们所学习的内容多是家长的兴趣而不是孩子们自己的兴趣。
   宽容:心灵的氧气
   宽容培养孩子的胸怀和胆识,一个社会的宽容度就体现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因为宽容就意味着不同的人有权利以自己认为正确与合适的方式生存,只要他没有损害别人。
  但很多父母对自己、同事、朋友可以宽容,对孩子却往往难以宽容,孩子一生下来,可能有过几年被父母欣赏的时候,可是不久,便习惯于翻来覆去地给孩子找错误,总觉得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好,家长这种不宽容和一味指责的态度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对抗和逆反心理。
  知心姐姐所提倡的宽容,不仅是指对孩子犯错误、有过失、说错话的宽容,而且主要是对孩子生活态度、人生态度的理解,对孩子这个独特个体的尊重,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孩子形成的心理世界与家长一代有很大的不同,家长能否宽容孩子,给孩子自省的机会,对孩子健康心态、好奇心和胆识的培养十分重要。
  王老师介绍,北京2003年中学生电脑大赛获冠军的孩子有一个好朋友,两人的父亲也是好朋友,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两人的父亲同时给孩子购买了电脑,两人学会玩电脑之后,都觉得非常有趣,就打电话相约,把电脑主机拆开,看一下里面到底有什么,结果这个孩子正拆时,父亲回来了,这位父亲先是大吃一惊,接着换上运动服与儿子一起拆了起来,边拆边跟孩子介绍内部的结构。而另一位父亲看到孩子拆电脑上去就打孩子,从此,孩子对电脑一点都不感兴趣。
  可见,能否对孩子宽容,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孩子在宽容的环境下,就会逐渐形成广阔的胸怀,也就会有胆识直面错误,有胆识改正。
   情感:心灵的维生素
  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因素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其实,这个社会能否包容您的孩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情商,孩子的表达能力、自控力、适应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决定了孩子的受人欢迎程度、善良、友爱、尊重他人、能否承受压力、坚持不懈等。
  情感发展是孩子人格发展的重要方面,对美的向往、对大自然的亲近,是一个人情感的重要方面,父母不但不能漠视或者压抑孩子的情感,相反应该认真负责地关心、尊重、激发他们充沛而又美好的情感,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大自然,热爱自己生存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适度把握与孩子的亲情,协调师生之情,尊重孩子与他人的友情。
   梦想:心灵的微量元素
  梦想主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正是因为有了梦想,不切实际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不止一次的调查、实验显示,中国的孩子最缺少激情和梦想,这与大多数的父母面对孩子脑海中的怪念头,不是鼓励、帮助,而是认为孩子在"胡闹"、"乱问"、"瞎扯",大泼冷水的行为有很大关系,孩子的创造力、想像力就在父母不屑一顾的态度中被遏制、消灭了。
  关于梦想,有这么一个故事:多年前,一群大雁从两兄弟的头顶飞过,父亲告诉孩子们,大雁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天。两个儿子产生了想飞的念头,父亲认真地告诉孩子,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孩子们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不断努力,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梦想能使人的心中产生一种激情,这是一种可贵的心灵动力,它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当家长用心去体会孩子的心灵时,就会发现孩子的梦想需要大人去开掘,只是家长没有给他们表现自己梦想的空间和时间。即使孩子有些梦想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实际,父母也应该保护这种宝贵的梦想精神,因为家长若是嘲笑孩子的梦想,就打消了他们心灵成长的动力。
网站目录投稿: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