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之后,金融监管开始全面趋严。无论是传统金融领域的大资管,还是新金融领域的支付、理财、消费贷款,都相继迎来了强有力的监管约束。但从实施效果看,传统金融领域一开始就出台了非常严厉的监管新规,也就是我们说的资管新规,后基于实际情况逐步放宽达标年限。但是新金融领域一直是边走边看,在整治过程中逐步趋严,且分领域,对P2P、第三方支付、高息现金贷、网络小贷等各个击破。 传统金融领域的监管一步到位,更多的因为熟悉,知道问题所在,一击命中;而新金融领域的监管边走边看,更多是因为需要一个深入了解的过程,越了解,发现问题越多,监管政策也就越发严厉。 本来是合乎逻辑的过程,但一个先紧后松、战线很短,一个逐步收紧、对市场反复刺激,便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回顾过去几年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在过程中逐步收紧,结尾部分达到强度峰值,便会过度强化市场对强监管的心理预期,为监管本身戴上一种滤镜效应。一旦产生这种心理偏差,市场对各类监管政策的解读就不再客观,既误判了政策,更误判了行业前景。 例如,近期公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本来是强化属地经营、合理限制杠杆等监管精神的一贯体现,但市场上却出现了种种过度悲观的解读。 那对此,到底该如何理解呢? 网络小贷还有没有明天? 对于网络小贷新规,目前市场上最普遍的一个解读是:行业巨头遭遇重大冲击,整个行业没了明天。 其实,无论是跨省经营的高门槛,还是联合贷款的出资比例要求,对于巨头而言只是补充资本金的压力,并无生存之忧。相反是大量中小型网络小贷机构,失去跨省经营的优势,没了规模效应,不得不退出行业。 最终结果就是,网络小贷行业将迎来一次供给侧改革,中小机构式微,头部机构"剩者为王"。至于市场普遍担忧的规模大缩水,也只是"联合贷款"的缩水,并非网络小贷的缩水。 具体来说,牵头方出资比例提升至30%后,网络小贷公司撬动的贷款规模下降,导致作为出资方的银行贷款余额萎缩,而由于自有出资比例大幅提高,网络小贷公司自身的表内余额反而会显著上升。所以从结果上看,網络小贷行业的表内贷款余额很可能不降反增,而非规模大缩水。 还有就是网络小贷牌照的吸引力问题,很多人担心网络小贷牌照会成为鸡肋。从牌照的稀缺性看,全国性小贷牌照准入门槛的大幅提高,只会提高牌照的含金量和相对价值,当然前提是能拿得到。 此外,对于小贷牌照与消费金融牌照的此消彼长问题,也只是阶段性现象,不必过度解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强调的是整个放贷金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各类放贷机构的优势互补。相比消费金融公司,小贷牌照的业务范围更广,可发力B端金融;相比银行,作为非存款放贷组织,小贷公司的风险承受力更强,更适合做普惠金融和小微金融。 所以,网络小贷行业的空间还在,牌照吸引力也在。现阶段看,只是在消费贷款领域的业务空间暂时受到压制,但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并未根本上受损。 银行是受益方? 站在零和博弈的视角,一方利益受损,另一方必然受益。从资金方和场景方二元对立视角来看,场景方受到限制,作为资金方的银行似乎成了大赢家。但如果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看,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短期来看,整个产业链都需要面对政策调整带来的压力:场景方的资金撬动能力受到限制,银行的联合贷款余额萎缩。同时,压力还会引发产业链各方做出调整和应对,在中长期内重塑各方话语权格局。 具体来看,新规落地后,大的流量方很难再以联合贷款的名义独占产品"冠名权",出资银行也不再仅仅是隐藏在产品背后的资金方,有望更高效地实现用户转化。这也决定了大流量方的话语权不断下降,大中型银行仍将是消费金融的主角。但对于大量中小银行来讲,在消费金融市场中可能会更加边缘化。 联合贷款萎缩后,借款需求要么回到银行自有场景,要么回归助贷渠道,无论哪一个,借款人看中的都是银行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用户口碑和贷款利率。而中小银行的贷款产品恰恰缺乏市场影响力,既谈不上用户口碑,利率也不占优。 而在这之前,大量中小银行可以躲在场景方的背后,依靠联合贷款快速崛起,消费金融营收占比快速提升。一旦失去了场景方这个屏障,真刀真枪地在全国范围内拼产品力时,中小银行并不是大银行的对手。 所以,银行业内部也会迎来更大的洗牌。 谁是下一个? 当下监管趋严,市场更加关心谁是下一个"被强监管"的对象。其实,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已接近尾声,强监管并非刚刚开始,而是即将结束。也就是说,过去几年这种密集出台监管政策的阶段应该已经过去了。 回顾过往不难发现,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个人征信、高息现金贷先后被纳入监管,持牌机构的消费贷款只是最后一环。随着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管框架的形成,国内这一轮针对新金融的监管体系初步成型了,意味着未来几年内,监管重心将回归到政策落地与执行上来,不会再密集地出台新规了。 实际上,如果把眼光从金融领域抽离,不难发现整个宏观层面的大方向仍然是开放与创新,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的发展思路。数字经济的深化发展、双循环格局的逐步形成以及对改革创新的迫切需求等,都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创新发展机遇。这些离不开金融科技巨头的深度参与。 同时,持续提升中国金融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仍要依赖金融科技公司的创新引领,这一点,短期内也不会改变。 所以,对于强监管的影响,不必过度忧虑。监管与创新,从来都是动态平衡。随着当前对新金融的监管达到初步平衡,新一轮创新驱动的不平衡就已经开始了。 例如,近期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再次强调要打造包容审慎的创新监管机制,"划定刚性底线""设置柔性边界""预留创新空间"三原则并重。通俗理解,只要不挑战风险底线,对创新依旧是鼓励的。 对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而言,仍然可以也应该着眼于创新发展,把握有想象力的未来,而不必纠结已逝去的"美好"。 可以说,未来还是有机会的。政策重在拉平不同牌照间的监管套利问题,核心是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各类主体。例如,这两年的集中整治,就以提高准入门槛为核心特征。 在这样的趋势下,很多中小机构因无法达到准入要求被迫退出,失去了持续经营的能力。相比之下,头部机构遭受的只是业务波动。如果能够坚持合规经营,那么必能撑过低谷,迎接下一个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