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析董仲舒崇儒重教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董仲舒主要提倡"推崇儒學""重视教化"。董仲舒要求汉武帝尊崇儒学,由此可以看出其将儒学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董子要求人应该讲究仁义,要重视道德建设减轻刑罚设置。董仲舒认为教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其写作的《贤良对策》中,详细解释了教化及其原则。董仲舒上述观点对当前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特别适合人们学习,其主张的改革吏制,不和老百姓争夺利益在当前依然具有教育作用。
  【关键词】董仲舒;崇儒重教;儒学;教化
  董仲舒的思想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是融百家之长进行创新得到的成果,本文主要以《贤良对策》为依据,兼顾《春秋繁露》的一些内容,研究了董仲舒在儒学方面的贡献,将其这种思想与当前现实情况结合在一起,指出了其具有的现代教育功能,希望对当前人们的应用有所帮助。
  一、董仲舒提出的崇儒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频发,导致大量儒家书籍流落民间。秦汉时期,群雄争霸,战火不断,朝廷与社会上储藏的文化典籍全部毁于战火当中。假如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能流传则表明民族的结束。西汉王朝对此给予了极力重视,虽然汉高祖高邦早就对儒家恨之入骨,认为《诗》与《书》都没有实际意义。但其又极其聪明,有着较高的智慧,经过陆贾的劝说接受了他的意见,儒学在汉代初期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与应用,但后期有所发展。
  汉代初期的几个皇帝在文化方面都没有较大的贡献,但由于其不重视文化发展,反倒使各种文化典籍有所抬头,而且得到了大量有识之士的整理与研究。社会上大量人才对《诗》与《书》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较好的学习气氛,这一时期在文化建设中属于初级阶段。
  董仲舒认为自西汉以来,善治没有得到普遍发展,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进行改革与创新,没有将儒家的"五常"作为治国之道。因此只有确定儒家文化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只有开展文化建设才能推动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武帝成为第一个接受"崇儒"的皇帝。、
  二、董仲舒提出的教化
  汉代初期的几个皇帝主要以刑罚的手段治理国家,董仲舒提出,要想统治天下只有推崇道德才能得到人们的服从,而不能一味应用刑罚的做法。第一,要求执政者规范自身行为,才能在人们中间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才能使民众受到教育。第二,要求执政者自己首先讲究道德,那么他推行的各项制度才能被人们接受。第三,执政者利用仁义礼乐等内容教化民众,转变民众的思想,使其形成自己需要的道德,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利用道德教育实现教化的目的,认为民众在学习仁义道德的基础上可以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首先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才能指导自己的行为。董仲舒一味推崇道德教育。他提出,民众的本性是善良的,性格是质朴的,是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才会表现为各种不合理行为,因此统治者要利用儒家思想进行教育。
  三、董仲舒崇儒重教的重要性
  董仲舒推崇儒家、重视教化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那个时代开始,儒家思想占据了中国各种思想的首位,极大推动了政治教化的顺利发展,其影响时间达到二千年以上。到目前为止,董仲舒的一些建议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
  (一)儒学与实际情况最为接近
  自清朝中期到鸦片战争,中华民族遭到了诸国列强的欺凌与侵略,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了信心,认为传统文化都是无用的。当代人们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有其精华部分与珍贵作用,所以当前大量有识之士争相学习国学。国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诸子百家,但儒家是与人们生活最为接近的,当代人还应该以学习儒家思想为主。
  (二)物质基础与精神需求
  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育、乐。前四个方面以物质生活为主,是人们生存的物质基础。后二个方面强调精神方面,是人心理发展的文化需求。要想掌握人民的文明程度如何,只需研究其重视哪些知识的学习即可。如果认为前者是重要的则表明文明程度不高,如果认为后者是重要的则表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人们不再关注前四个方面,但国民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着诸多不讲文明、不顾秩序、不讲礼貌等行为。因此只有实行教化,宣传儒家思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宣传非礼则不视、听、言、动的主要精神,才能真正提高国人的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国际上树立正确的国家形象,传统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改革吏治、不与民争利的思想
  董仲舒在自己的著作中表明只有改革当前吏治制度,做到当官的不能与人民争夺利益才能保证朝廷统治的顺利进行,到目前为止,虽然时代已经发生了较大变迁,但依然具有可借鉴的意义,如改革当前吏治制度当中,提出官员不能只从大官家中选择,应该在社会上公开选择有德才的人员,那么当官的才不能一味占据政治资源。利用这一举措保证了大量贫寒子弟有机会夺取功名,如果富家子弟不谋求进步则只能成为平庸之辈。这种设置有利于实现上下层的合理流动,保证朝廷时刻保持较强的生命力,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晋国在选择人才时看重人才的贤能,而不考虑人才的出身,只要有着较高的学习成就可当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贫穷人家的孩子,这一思想时至今日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晋国在任用官吏时,不考虑其当官的时间是否长久,而主要考察其是否对国家具有较大贡献,这种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官员的清正廉洁,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其具有讲究实事求是的精神,懒惰者、投机者不能当官,在当前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当官的不能与老百姓争夺利益,实现按劳分配、保证平民养家的目标,这一思想在当前也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当前世界各国都存在着贫富不均的问题,国际慈善部门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全球1%的人口占有的财富到2016年可能超过99%的人口占有的财富。如果不能平均分配社会资源则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动乱,防止发生社会动乱,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实现公平公正,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这是摆在当前人类面前的主要任务。
  四、结语
  总之,儒者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但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等儒学大师,虽然对此有着极大的热情与希望,但由于其不是官员,因此一生都没有实现这一目标。到两汉时期,董仲舒在此方面有了较大突破,在得到汉武帝的信任以后,逐步推行董仲舒的主张,有效提高了儒家思想的地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为了满足历代帝王的要求,只有借阴阳学说融入儒家思想,将儒学提倡的人的主体性转变为有着较高权威的天,才能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得以保全自身。但如果董仲舒不大力主张儒学,那么儒学是不是可以在当时取得较高成就,其仁义之道是否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是否可以在历史上具有较高地位还处于一个未知数。到目前为止,董仲舒提倡的尊崇情理的儒家思想、认为教化具有积极功能、其提出的改革吏治、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等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可以发现董仲舒的思想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存在较多值得肯定之处,希望得到当前有识之士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吴光. 董仲舒的思想命题及其当代价值辨析[J]. 衡水学院学报, 2012(6):2-7.
  [2] 刘国民. 董仲舒在"崇儒更化"中的重要作用[J]. 衡水学院学报, 2016, 18(6):13-21.
网站目录投稿:又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