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职学生除了要掌握职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复杂的职场以及社会环境,为国家做出贡献。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研究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职 职业规划 德育 策略 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对中职院校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要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技术人才。要想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德育加进中职院校的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使教学中含有德育内容,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成为具有责任心、责任心和能吃苦耐劳的合格技术人才。 一、中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的年轻人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人生成长非常的盲目,感到十分的困惑。这个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在就业实习时,学生对于今后会面对的工作环境以及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一无所知,甚至对自身的兴趣、爱好也不清楚。这种问题,其实在中职学生入学阶段就已经存在了。很多中职学生即便是学习了很多年,读了很多年的书,却不明白自己究竟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工作,也没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在就业之后不断跳槽。 即便是到了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认为只有进入了职场、到社会工作之后,职业生涯教育才能有所体现。其实并非如此。事实上,职业生涯教育的重点不在于职业二字,而在于生涯二字。在西方的很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也是生涯教育的一种,这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在今后工作甚至一生的生活中都离不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教育,其中不但与职业有专门的联系,有相关的知识,更包括个人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个人对社会适应的方式方法。在这样的理念下,职业生涯教育不应该被忽视,而应被重视。 即便是学生工作之后,也依然需要职业教育,以便使对自己的职业有更好的认识,同时也能让他们更有责任感,明白自己工作的重点,及工作对国家、对社会的意义。工作并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也并不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稳定都有着意义。任何一项工作只要存在就有重要意义,那么就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我们对工作一直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无论做什么,态度好的总是可以做好的,而如果连态度都没有,那么也不可能做好事情。态度是做一件事的基础,也是做一件事情之前最需要具备的。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敬业、认真负责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事情。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浮躁急进是每个人的通病。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总是急于求成,盼着可以快点成事。这样的态度是做不好事情的,只有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地工作,有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才可以把工作做好。 在工作之后,各个单位也应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许多人在从学生到工作的过渡时期,可能对工作还有极为高涨的热情,但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就会感觉到无聊,觉得烦躁。在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培训,可以让他们明白工作的意义,给自己定好目标,找准方向,明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有助于他们努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并不只是每天按时上好班,而是更积极进取,为自己的岗位贡献最大的一份力量。 二、德育课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运用 1.结合专业,强化责任意识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的素质整体较低。很多学生学习不努力,缺乏自信心,没有良好的态度和学习习惯。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三心二意,即使按时上课,心思也不在课堂上,经常玩手机或者是游戏,同学之间交头接耳。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过着公主或者是王子般的生活,生活上较为优越,喜欢独处,不懂得与别人相处,在学习上也不刻苦,没有远大的目标,在学习上经常放任自己,没有详细的学习计划。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教师应该积极采取解决措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解决,同时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制力,让学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行为得到约束,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对自己负责。 教师在给焊接专业的学生讲课时,首先应该做好职业规划和辅导,可以先让学生填写职业规划和设计,但是有一些学生的填写结果却出乎人意料。有很多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一定的思维。学生在与教师沟通时,教师也听到一些学生在毕业之后的打算,都是做一些琐碎的事情,没有清晰的规划。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德育课上讨论职业规划,引导学生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并且给学生讲解一些优秀人物的奋斗历史和事迹,让学生们向这些榜样学习。教师应该让学生们明白,这些人也是从普通人奋斗成为社会瞩目的人的,这也说明,人生是需要不懈努力和拼搏的。 现在许多人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做事情没有目标,也没有头绪,不知道该做什么。出去工作只是随意找一份工作就可以了,只要工资不错就行了。他们的日子也只是得过且过,上班工作更像是在混日子,只要按时拿到工资也没有好抱怨的了。其实,一个人的价值与一个人的能力并不会因为工作而止步,反而会在工作中有所体现。即便是最简单的工作,最简单的事情一样可以力求完美,做得出色。即便是工作了,学习也不应该停止,活到老学到老一直是中国人所提倡的,应该作为我们的格言,按照这个目标前進。即便是工作了,也要学习一些技能,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存在变得更有意义,也让自己变得更有内涵,可以为社会、为国家贡献更大的力量。 2."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课内外实践活动,让德育课的职业渗透富有生命力 中职教师采取职业渗透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德育课应该经常与实践活动结合,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真正体验职场生活,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工作紧密联系。鼓励学生经常与优秀的学生接触,向优秀的学生学习能提升自己的职业意识和专业能力,使自己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适应职场。德育课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将学生置身于社会活动中,积极利用实践材料和经验完成德育课教学。 3.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职业态度 当前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区别,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刻板,没有互动活动。教师应该在德育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活动,例如可以组织体育和文艺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展示自己,逐渐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大家成为一个团队。在活动中,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展示自己,不断地突破自己。此外,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在这些活动中能够发现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通常在第二学期,学生在思想上都有很大的改变,会出现很多不同的情绪。有的学生很容易烦躁,有的学生满心忧虑。这些情绪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学生应该积极处理这些情绪。这些情绪一旦处理不当,就会给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阻碍。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减少压力,平复内心的情绪,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信心。例如,教师在举办"寻找快乐"的活动时,可以给学生讲解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积极去探寻快乐,和朋友们一起造船和划桨等。此外,演讲等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 总之,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那么他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也无法激发出潜力。做事情的热情通常也表现在对事情的责任上。一个人明确自己做事的责任,就很容易取得成功。前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验和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惜机会,要有目标和有梦想,要有计划和理想,一定要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奋斗,一定不要消磨时间,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 几堂课下来,学生们思想都应该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这时更应该加把劲,让学生专注于自己专业,努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李金德.中等职业教育中有效德育教学的实现途径[J].文教资料,2015(31). [2]黄振强.当前中职学校德育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