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进入黄金时段后考生的心态会产生一些起伏,这完全是正常现象,完全符合认识心理规律,考生本人、教师以及家长一定要把[b]调整心态[/b]工作提到日程上来。高考是难度的考试,是速度的考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卷),高考也是对考生心理品质的一次考试。 面对如此重大的考试要想做到心静如水是不太容易的,考生在黄金时段出现一些心理波动,出现一些焦虑、焦躁情绪是完全正常的现象,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有波动、有情绪就要学会调整,考生要学会自我调整,教师、家长要指导考生调整心态。一位心理学家讲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是心理病人的同时,每一个人又都是心理医生。"这就是说人人都有心理问题,人人都可以做心理医生。 黄金时段的复习会产生哪些心理波动,如何进行调整? 一、心理压力过大,期望焦虑症产生。 复习进入后期,会有一种高原现象产生,高处不胜寒,导致复习效率下降,记忆力下降。高考应当有压力,高考复习过程就是承担压力的过程,考生有压力说明考生有责任感。但压力一定要适度,适度的压力会促进考生积极向上,压力过大就会形成期望焦虑症。缓解压力的重点是协调好目标与实力的关系,从实力出发,确定可行的目标,保持实力与目标的一致性,期望焦虑症就可以大大缓解。 二、信心与情绪的波动。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在模拟考试期间,信心忽高忽低,情绪上下波动,其直接原因是考试成绩所致。考生首先要明确平时练习,包括模拟考试一个重要功能是检测,把问题暴露出来无论如何是一件好事,这样最后一段的学习就有了针对性。其次考生要明确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高考是向自己极限的一次冲击,不是每一道题都是给每一个考生予备的,有的题不会做,得不到分,完全是正常现象。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抓住中低档试题,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复习信心,还可以提高得分率。 三、焦虑、急躁情绪开始出现。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开始出现焦虑、急躁情绪,"我怎么什么都记不住啦?""我总是踏不下心来!",这是多数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的正常反应。知识能量、能力能量不断增长,能量释放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是接近目标,心情越显得急躁。自己与自己较劲,无端起火等等都是焦虚情绪的外在表现。考生在这样情况下要学会适应渲泄,大声唱歌、大声呼号、徒手操、洗浴都可以缓解考生焦虑情绪;考生还要学会适度放松,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户外散步,与父母聊天;适度休息也是一种调整,闭目养神,放平小憩都可以使考生慢慢平静下来。 四、积极主动克服自闭现象。 个别考生在校与同学交流少,回家关上屋门独处,其实自闭会加重焦虑症状,加重情绪波动。考生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多交流,在交流中学会豁达,学会宽容、理解。回到家里要主动和父母交流,把心里的话全说出来,求得父母的理解与指导,越是交流考生心理就会越开阔,越平静。我们这一代人一个最伟大的发现就是学会用调整自己的心态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