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与西汉之间,隔着一个王莽的新朝,而正是被戏称为"位面之子"的刘秀,推翻了王莽的新朝,让天下重新回到刘家人的手中,新的朝代依旧是"汉",史称东汉。不过,东汉虽然名义上是对西汉的延续,也是属于汉朝,但是如果从刘秀的身份来看,似乎又太远了一些,那么在刘秀建立了东汉之后,他又是如何对待曾经那些西汉宗室们的?当时的西汉宗室,受到了什么样的对待? 今人看汉末三国题材,都会觉得相比曹操、孙权来说,刘备最大的政治优势在于有汉室血统。但是刘备的汉室血统源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庶脉,而当时大汉王朝却是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东汉虽名义上继承了西汉,实际上却是刘秀自己奋斗开创的。这也是后人为何将汉朝分为西汉与东汉(或前汉与后汉)的原因所在,那刘秀是如何对待西汉宗室的呢? 有两支西汉宗室跟刘秀最为密切,一支是长沙王一系,刘秀就源於该支的庶脉(舂陵侯庶系)。另一支是真定王一系,这一支系对刘秀取得天下帮助极大,刘秀的第一位皇后郭圣通就是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刘秀的原配妻子是阴丽华,两人极为恩爱,未得志之前的刘秀有两大心愿,一是:仕宦当作执金吾,二是:娶妻当得阴丽华。 但刘秀的第一位皇后却并非阴丽华,而是郭圣通(论血缘关系,郭圣通为刘秀的远房外孙女)。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初刘秀在河北打天下的时候,而缺乏势力根基,依靠跟真定王刘杨的联姻,才在河北站稳了脚跟,进而得以击败王郎及铜马等起义军。因此,刘秀的势力才得以坐大并最终取得了天下。 即便是这两支西汉宗室,刘秀对待他们的态度又如何呢?据《后汉书·光武帝传》记载:十三年二月丙辰,诏曰:长沙王兴、真定王得(刘杨之子)、河间王邵、中山王茂,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以其服属既疏,不当袭爵为王。其以兴为临湘侯,得为真定侯,邵为乐成侯,茂为单父侯。其宗室及绝国封侯者凡一百三十七人。 也就是说,即便是血缘上与自己有源流的长沙王一系,还是有功于自己、并有姻亲关系的真定王一系,都一律被降封为侯。这也并非是刘秀薄待西汉宗室,而是刘秀是以汉室旁支庶脉的身份,再造了大汉王朝,已经与那些西汉宗室在血缘上太过疏远了。 刘秀为汉景帝的七世孙,按过去的宗法,与那些西汉宗室早已经出了五服(按礼法,意指:出了五服就不需要为对方服丧。实则已经不属于亲族了,已不在刑法株连之列)。 而真正享受东汉宗室待遇的,实则上就是长沙王一系的舂陵侯这一支系。刘秀称帝之后,由于与汉室血脉太过疏远,而在大臣们的建议之下,将自己过继到汉宣帝、汉元帝一系。 据《东汉书·张纯传》记载:……(张)纯以宗庙未定,昭穆失序,十九年,乃与太仆朱浮共奏言:陛下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窃以经义所纪,人事众心,虽实同创革,而名为中兴,宜奉先帝,恭承祭祀者也……既事大宗,则降其私亲……诏下公卿,大司徒戴涉、大司空窦融议: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亲庙,宣、元皇帝尊为祖、父,可亲奉祠,成帝以下,有司行事,别为南顿君立皇考庙。其祭上至舂陵节侯,群臣奉祠,以明尊尊之敬,亲亲之恩。帝从之。 也就是说:在宗法上,刘秀将自己过继到了汉宣帝、汉元帝一系。但在血缘上,刘秀是出於长沙王舂陵侯这一支系,而别立了宗庙。从其父南顿县令刘钦,上到高祖父舂陵节侯刘买。换句话说:也就是舂陵节侯刘买这一系,才是刘秀的宗族。 在《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中,这七位王、侯,分别是齐王刘縯(刘秀长兄)、赵王刘良(刘秀之叔)、城阳王刘祉(舂陵侯嫡系,被晋封为王,其父舂陵侯刘敞)、泗水王刘歙(刘秀的族父)、安成侯刘赐(刘秀族兄)、成武侯刘顺(刘秀族兄、舂陵侯刘敞)、顺阳侯刘嘉(刘秀族兄,其父为舂陵侯刘敞之弟)。 《后汉书》中所列之宗室,皆为长沙王的舂陵侯一系,也唯有这一系才真正符合宗室的礼法。可见西汉宗室在东汉时期,并没有获得原有的宗室待遇。只是因为刘秀在名义上承继了西汉,才没有将他们的爵位给彻底废除,而只是恩降为侯。至于,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在东汉就更不值一钱了,刘备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庶脉,在汉武帝时期,刘胜之子刘贞(涿县陆城亭侯,刘备的先祖)就因坐酎金失侯而沦为庶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