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朱倩倩 谢燕青 吴雨舟 王佳怡 康赫 司琪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十堰市四个社区的社区志愿服务,了解居民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看法,发现存在四种问题即供需错配、服务效率低、志愿者流动性大、被服务群众少。最后,为回应以上矛盾,文章从第二成绩单、沟通渠道、专项志愿服务项目、宣传力度几点提出了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问题的破解之道。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社区志愿服务;对策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也是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改善民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响应"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号召,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一、社区志愿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十堰市社区志愿服务水平不断发展、丰富,日渐趋于完善。大学生志愿者作为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也在加快成长步伐,确保十堰市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1、供需错配,内容枯燥。
  从图1所见,25.9%社区居民認为志愿服务活动存在途径单一、内容枯燥等现象。归根究底是因为目前的志愿服务活动没有应群众之所需,从实际需要出发,向需要的群体进行倾斜。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社区志愿服务认识不充分,导致其未能积极地应对社区志愿服务,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另一方面,某些高校班级为获得荣誉,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活动带有强制性,失去其原本的意义和精髓。在这种厌倦心理和外界强迫下,势必会造成逆反局面,无法让大学生真正投入到公益事业当中来,更别提发现居民的真正需求。
  2、服务专业能力不足,服务效率低。
  调研结果表明:18.1%社区居民认为当前大学生缺乏培训,专业能力不扎实;29.7%社区居民认为大学生对社区状况不了解,服务效率低下。当前,高校针对社区志愿者进行的培训不全面,导致大学生难以提高服务效率。大学生社会经验欠丰富,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不足也是阻碍服务效率提升的原因之一。
  3、志愿者流动性大,缺乏保障。
  目前,高校社区志愿者数量多,但人员流动性大、持续性不强,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队伍,给居民造成志愿者人数不多的假象,这也是当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突出问题【1】。十堰市当前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可以分为固定志愿者和临时志愿者。由于大学生年级渐高,学业繁重,导致人员更替频繁,临时志愿者所占比重远远超过固定志愿者,形成志愿者持续性弱、稳定性欠缺现象。高校未能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使得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质量欠缺,志愿服务效益欠佳。
  4、宣传力度不够大,被服务群众少。
  52.9%社区居民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宣传力度小,被服务群众少的现象。一是十堰市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力度不足,导致仅有少数居民知晓、支持或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二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频率不够,社区被服务群众少,使得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存在局限性,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无法真正服务到广大居民。
  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对策探讨
  1、"第二成绩单+社区志愿服务"模式
  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发布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普遍推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促进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依据。类似于美国"服务学习"模式即借助由学校与社区共同组织的服务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进步,满足社区的实际需求【2】。
  这种"+"模式,探索服务与学习结合的教学服务体系,对积极参与的学生进行肯定与奖励,对还在观望的学生进行激发,使广大学生树立新型学习实践观念,树立实践育己的主体意识,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2、构建高校与社区沟通渠道。
  高校与社区作为两个主体,要想有所联系,必须互相沟通。为此,建立大学生社区志愿指导服务中心势在必行。指导服务中心将主要精力放在社区居民和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上,设立相关部门,明确分工【3】,类似于某些高校的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但多出来一个项目部门,负责社区居民需求项目的整理、招标、对接。这种机构可以是像美国一样,作为高校内部一个部门,也可以是像韩国一样以社会组织形式存在。
  3、建立专项志愿服务项目。
  根据居民需求,遴选专项志愿服务项目,长期对该志愿服务队队员进行培训,提高志愿者志愿服务专业能力。派遣专项的志愿队进行定期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满足需求,营造良好的社会口碑,形成品牌效应,形成以"一"带多的模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形成更多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
  4、加大宣传力度。
  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不仅在校媒体上进行宣传,而且还应在其他媒体杂志上下足功夫,扩大自己队伍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志愿者这个大家庭。另一方面可以动员当地社区的长住居民为固定志愿者,以便有效的缓解临时志愿者过多的局面。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在参与社区服务事业上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敏锐地发现并改善其中所存在问题,继续推进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 2014
  【2】王瑾雯.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改进策略:来自美国服务学习的启示[ 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 南昌大学,2010.
  【3】王智腾.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以宁波大学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网站目录投稿: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