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的前老板——一家保险公司总部高管在我们同事群里为我的前同事转发众筹,我的一位前同事J得了癌症,J是家里的顶梁柱,还有高三的女儿,一个疗程就要十几万,要十多个疗程,几乎山穷水尽了。急筹一百万救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凑足。 最近我的两个同事都是父亲遇到急病,一位四处借钱,一位也是通过众筹方式在筹款,我也在朋友圈转发了。对他们的处境我也只能说尽绵薄之力,只能说杯水车薪。 在我们一帮保险从业或曾经从业精英群里朋友们纷纷问前老板,J难道没买保险吗?要知道我们在保险公司工作过的人几乎无人没有保险,而且品种,保额都远胜一般人,我的前同事J现在也在保险公司工作的,当然也有保险的。 J的家底虽然不算特别丰厚,也是曾经银行保险工作了很多年,也是金融机构出身,不可能没有保障投资意识,比普通白领的条件要好很多。但是现在躺在病床上,一次化疗就要十多万,钱像江水一样流入大海,永不回头。保险的保额远远不够。 我的同事只怕更难一些,已经在卖房救父,什么时候能卖掉,但能不能顶得住,谁也不知道。 其实当事情到自己头上时,会发现自己的能力真如面对大洋的一滴水一样…… 我的母亲是在我读研究生时过世的,我的父母还是有单位的,家境尚可。但当时每天几千几万的钱流水一样的出去,很快银行见底,我们当然是全力抢救,可惜母亲没支撑到一星期就过世了只要有一丁点可能,我们肯定不惜一切,可客观的想想,没有任何人有把握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即便散尽家财,就算卖掉一切,又能顶多久。 有时候真是会惊出冷汗,说别人易,反思自己难。 现在有各类众筹。有人很排斥,我在朋友圈转发,响应明显不如我Post个吃饭的,游玩的信息,甚至我们自己的同事也因为各种种顾虑没有参与,我没有任何指责的意思,也非常理解每个人的顾虑,一方面现在信息太乱,不得不有戒备心,另一方面每个人想法不一样,这种事很难有完全的"感同身受"这回事。一定会有人有疑问,他们就没有别的办法吗,他们为什么不买保险, 他们为什么不自己解决…… 不经历过这种事,就不会明白,有时候人真的会到绝境,为了亲人,尊严真的不重要,不要说大部分年龄较大的人并没有足够的保险,就是我们自己出到事情,保险实在只是聊胜于无,达到救命的程度远比你想像的要差很多很多。 这么多年来,可能经历得多了,有了自身的感受,有了保险公司工作的经历,我对风险一直比较敏感,对类似众筹从不先去做怀疑,只要是有人背书,一定会出手,经常只会觉得自己力量有限。这也是支撑我做大公司的一个原因,也许我们这小小的工作机会就能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以前我看有经济学的观点说做企业就是做慈善,并不能理解,觉得资本家伪善,可经历多了,慢慢就懂了。 对于众筹的行为,我的想法是:我们能为了陌生人奉献我们的爱心,身边人或者身边人的身边人就那么不信任吗。就算是假的,又能怎么样?我最大的损失有什么?再不信任,不就是一顿快餐的钱吗?我们的一滴水,即便有被骗的可能,可也许能救人一命,要知道在身边,我们就算竭尽全力,也不一定完全不上当受骗的。 对于我们来说,也一定要对自己更加关注,不要真是努力了一辈子,几天就全部送给了医院。个人觉得,我们起码应该做到: 一、健康管理 中国的医疗体系我们没法去议论了,我们因为经常把海外人才引入中国,这个每个国家体系很不一样,而且很难比较。 "上攻治未病"。国人现在也越来越重视健康了,但还非常初级,体检也是很简单。并没有争对个体不同情况的家庭医生长期建档跟踪。 我个人觉得比较幸运的是经常往返中加,明显看出加拿大的健康管理和全民医疗的绝对优势,虽然经常也会听到有人吐槽加拿大的等待时间长,但我个人的经验是和中国绝对不是一个层维的比较。 加拿大每到一定年龄必来通知让你去做特定的检查这条就比中国强太多,我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有查出一些万万没想到的毛病及时根治的。我的几位朋友甚至都是每年去日本体检一次,两年去美国体检。 这个以后可以专题细讲。 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都要注重健康保健。除了身体管理,也要有精神管理,现在节奏快,压力大,精神健康强劲有时甚至会比肉体更重要。所以,我们要学一点心理学,适当控制压力和情绪。 二、适当保障 保险还是要买的 ,但不能指望太高了,更不要把保险当成投资。保险是补偿型的,有时会解燃眉之急,但是几乎永远无法保障让人过上美好生活。 你的保障永远不够,说真话,我在保险公司三年,在各部门都呆过,保险只是补充,极少数幸运儿能够当成是主力保障的。中国的保险效率太低,管理费用太高,有些险种保费和保额之间的比例极差的。所以绝大多数人,保险是不够的,正如我的前老板——一家全国保险公司分管健康险的老大在我们群里吼,如果重疾没有一百万,就不能说有保险。可是只要算算,你付出的保费和得到的保额就知道,年龄稍大有时候还比不上强制储蓄了。 很多人现在能理解保险的保障功能,买消费型的险种略便宜些,可大部分消费型的保险都是定期险,年轻时你觉得保险到60岁,70岁已经够了,可现在的人均寿命,大概率你可能在80岁时才得上保险范围内的病,到时候,你怎么办? 我个人觉得,年轻时,绝对不可不分析自己的情况无保险裸奔,但光依赖保险,是远远不够的。 所有的保险其实都恨不能永远不用,永远用消费的观点去看保险吧。 三、资产配置 现在都强调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主要考虑安全性。但在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之间要找个平衡。无论如何要考虑资产的流动性,所有投资品,无论是房产还是黄金、证券、P2P,都有各自的特点,一定要配置一些流动性相对高些的资产。像我的同事,就算急售房产,办下手续拿到钱两周?一个月?一条命有时最多能等24小时。 四、足够本金 最最重要的,赚足够足够多的钱。 资产配置再合理,再怎么精打细算,本金太少几乎没有意义,在我看来,一有急事拿出多少钱(包括借得到的),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身价,在目前中国的医疗制度下,家中除非人人都有充足的保障(不是指社保,商业保险,而是指老干部那种,不怕生病,可以常年住干部病房),否则100万以下几乎是裸奔的,经不起任何大病的摧残。你要时常考虑,你怎么去凑这个100万? 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极不主张普通家庭的出身的朋友去从事没有什么成长性,光求稳定的工作。 一旦家人有了大病,你会发现只有钱是最好的东西。即便医疗费有着落,有多少家庭能有一个甚至几个人去长期陪护?钱到时候才是你最可信赖的伙伴。 五、生前遗嘱 现在人的寿命普遍长了,很多老年病也多了,人最怕老了恶疾缠身,健康长寿才是好事。 现在都是小家庭,一人生病,整个家庭就被拖进去了。 中国遗嘱制度太麻烦,法律不健全,普通人很难有遗嘱安乐死,让全家人最后在大病面前堕入深渊。如果有可能应该多想想一些预案。 我就希望如果我真的遇到大病,最好就不要受罪,也折磨亲人。所以在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网站上填过生前愿望,我每次查看时都预计一下那时的情形,每次都会发现一些自己没有注意的生前事。 如果身边的人有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是伸出我们的手吧。此外,我们更要居安思危,要有基本的风险管控系统。 人生有三种事我觉得不可完全假手别人: 1.健康 2.财务 3.职业 这三方面是你美好生活的基石,缺一不可。这三个领域都有专业人士,但都不可完全把系统性的问题交给别人,让别人为你负全责。 祝愿大家都能健康快乐的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