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范文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加强基层国土部门工作者执行力的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土地与矿产资源成为各地香悖悖,而作为其管理部门的国土部门,在各级政府工作中的地位也是日显突出。国土人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践行着"三保"的职责。然而巨大的繁荣之下,国土工作的前行显得步履维艰。特别是在基层国土部门,一些好的政策执行不下去或者执行走样,一些好的措施推广不开,部分地方的工作年年岁岁花相似,一潭死水。各类服务对象、上级领导机关、同级政府部门对国土部门的评价不甚乐观。与此同时,部分基层国土干部在工作中不同程度的出现精神懈怠、畏首畏尾、明哲保身、怯于担责等现象,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加强依法治国所要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笔者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国土人,只想换一个视角观察基层国土工作面临的困境,反映一些基层呼声,以此为提升基层国土部门的执行能力、改善工作局面、提升社会形象,促进国土工作健康发展。 一、加强对基层工作者的风险保护 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基层工作者的工作风险明显增加。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工作标准不断提高,问责风险加大;二是法律不断完善,工作违法风险增大;三是普法工作逐渐深入,服务对象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不断增强,工作的监督不断加强。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基层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倾向于选择没有责任风险的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为对所有社会人来说,"两害相权取其小、两利相权取其大"都是再合理不过的选择。对这种思潮,光从德治上予以批判,其功效有待观察。另一种改善该现状而提高执行能力的办法就是,通过制度设计减少基层一线工作者面临的职业风险。比如,能明确规定的自由栽量权尽早明确;执法上各种情形的处理办法,尽快和其他相关部门拿出一套可执行的细化办法,解除基层的难办之处;通过国土部门的努力,尽早促进涉及国土工作各项法律法规的完善;一些能社会化的职能,尽早出台相关办法,推向社会,回归国土工作的核心职能等等。 二、重视国土文化营建 文化是事业发展的基础之一,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是凝聚人心,形成团队战斗力的重要粘合剂。有的地方提出"服务国土、责任国土、效能国土、阳光国土、廉洁国土"的五个国土文化的理念。还有其他一些地方国土部门提出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文化,比如商丘市的重商、重火文化,这些概念的提出和阐述,为国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各个地方十分有必要从本地的历史文化精髓和特色工作出发,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动性,探索、挖掘本单位的文化,形成文化资源,提升本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强化决策主体能力建设 决策主体能力建设,主要是带头人选择、班子搭建和分工,以及决策机制、后续培养等工作。对于市县两级国土部门,都已经有较为成熟的领导干部选拔机制,并且其改进措施也较为明了。但深入到基层国土所,基层所长作为国土工作最前线的带头人,其状况却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一是基层工作人员不断流失,国土所长工作压力和责任增大;二是很多偏远地方工作生活不变,难以吸引优质人员;三是基层所长上升空间有限,抑制了其工作积极性。对此,建议实行轮岗制和其他可能的奖励制度,打开国土所长的流动闸口。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奖优罚劣机制 自"八项规定"及各层配套细则实施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活动开展以来,原有的一些物质奖励措施逐步取消,直至现在,基层工作人员不管工作的劳逸与优劣,除了精神奖励外,几无任何其他奖励。这本是依法治国的体现。但在基层调查可以发现,缺少原来正当的物质性奖励后,工作人员的薪酬体系并不科学,往往达不到社会平均收入。反之,从另一个方面看,惩罚却越来越严厉,很多工作人员没有上升空间,没有社会保障,却不得不随时担忧失职所带来的巨大职业风险。在此种情况下,基层公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出现了一些下滑,这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不难看出。从长远看,国家正在逐步开展薪酬体制改革,但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组织人员专门研究国土部门基层工作人员的生存状态,提出一些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保证工作的永续发展。 五、提早研究如何应对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在改革步入深水的时期,国土部门已经被推到了改革的风口浪尖。十八大以来,多次机构整合、职能整合都涉及到国土部门。从目前来看,整合将会使国土部门拥有越来越大的职权。特别是不动产登记职能的整合,将引起政府、部门、社会各类利益的深度调整。除却这些面上快速推进的工程,其实留给国土部门还有更多需要及早谋划之处,如各个地方的职能整合怎样做到既上下对口又符合地方特色,整合后涉及国土部门新旧职能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怎么重新修订,怎么处理机构整合的中国式后遗症,怎么应对行政权力下放,怎么应对各地的大部制步伐,怎么科学设置内部新的职能科室分工和工作流程等等。这些工作不及早规划,给出一些方向,不光是中上层国土部门工作会受阻,基层更是会相互观望、推诿,也会不利于基层工作开展。 六、营造健康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机制 基层人才培养突出表现在员工工作能力培养、人才流通和人才引进、留住等方面。对于工作能力培养,建议分层级拟定计划,组织大规模轮训,同时加强岗位交流,培养基层基础性全科工作人才。对于人才流通,建议认真研究孝感、荆州等地机构改革的经验,逐步扩大改革范围,强化人员流动,提升工作积极性。对于人才的引进和留住,建议争取降低基层工作人员进入门槛,不要动不动就要求高学历。特别是可以关注一些具有国土工作特色的中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吸引他们回到本乡本土工作并加以长期培养,以增强基层国土工作者的稳定性和活力。同时,也建立起可持续的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