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汉三杰,韩信被杀,张良明哲保身,萧何自污名节。三位汉朝的开国功臣最后的下场都不算好,或许对于张良和萧何来说能够保命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自污名节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萧何此番作为才会被认为是有自知之明,只是这种"自知"未免有些太憋屈了。萧何最早是刘邦的上司,到头来自己的生死还全拼刘邦处置,自己也并非贪功之人,这可不是一位功臣该有的待遇。 刘邦在取得天下之后,对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功臣,存有严重的疑心。张良非常识时务,早早就退出了这个圈子,云游四方去了。韩信却没这么幸运,没有及时退出被刘邦杀死,下场非常凄惨。但是萧何,虽然没有及时的退出这个圈子,下场却与韩信不一样,很幸运的颐养天年。 公元前193年,年迈的萧何,由于其常年为汉室操劳,终于病死了。但是,萧何最为可贵的一点,就是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清醒的认知。都知道,在人才济济的汉军帐下,萧何并不是最出众的那一个,但是,他始终对刘邦忠心耿耿,尽自己所能,为刘汉基业添砖加瓦。 汉王东定三秦之际,萧何留守在巴蜀,稳定后方,向前线供给粮草物资。楚汉相争之时,萧何留守于关中,帮助太子治理国家。萧何每修改一处法令、划分一处郡县、决定一件政事,事无巨细,全部汇报给刘邦定夺,在得到首肯后才实行。 有时,刘邦征战在外,萧何自己拿主意,但是,在刘邦回来时,仍通报刘邦知会。刘邦在前线经常打败仗,萧何便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输送兵员,不断为汉军输送新鲜血液,使刘邦的战斗力绵绵不绝。刘邦登基之时,论功行赏,因萧何居功至伟,受封为酂侯,获得的封邑,远远超过了其他功臣。 但文武百官都觉得不服,与刘邦说理,刘邦问道:"你们打过猎吗?"众人皆曰:"打过。"刘邦继续问道:"那你们一定见过猎狗吧?"众人再答:"当然见过。"刘邦说:"打猎时,猎人指挥猎狗抓捕猎物,逐鹿中原就是打猎,萧何是猎人,你们是猎狗,猎狗要与猎人争功吗?"群臣皆惊,不敢答话。 赏过功臣后,刘邦又赐予萧何封邑两千户,众臣疑惑不解。 刘邦说道:"当年我做亭长时,要去咸阳送劳役,临走之前,沛县的同僚们每人送我三个钱,只有萧何送了我五个钱,所以,今天我将多出的两个钱还给萧何。"从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事来看,在刘邦心里,萧何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好友远行,以钱财相送,这本是无可厚非的。萧何早就忘了这件小事,可是,刘邦却一直记得,在那些困顿的日子,唯有萧何慷慨解囊。 并且,萧何的自知之明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不高估自己的能力,向刘邦邀功; 二是、及时发现自己的缺陷,及时更正。 汉三年,刘邦与项羽于京、索展开角逐,当时刘邦出于劣势,连刘邦本人都"暴衣露盖"衣不蔽体,可见,汉军的条件非常艰苦。刘邦陷入苦战,仍不忘派人前往关中慰问萧何。此时,萧何的亲信对萧何说:"我觉得汉王对你放心不下,所以,才屡次派人监督你。"萧何恍然大悟,将萧氏宗族的子弟全部送到战场上,听从刘邦的安排,打消了刘邦的疑心。 萧何帮助吕后诛杀反王韩信后,刘邦打算重赏萧何,打算拜萧何为相国,并且,追封萧何五千户封邑,还派出一支由五百名精兵组成的"相国卫"成为萧何亲兵。这时,萧何的亲信及时对萧何说:"相爷要小心了,如今,陛下率军平叛,留你守在长安,并不是因为你的功劳才让士兵保护你,而是让这些士兵监督你,只要你有异心这些士兵就会诛杀你!" 听到此话,萧何立即将所有封赏还给刘邦,还拿出家中所有资产充作军饷,刘邦点头称善。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萧何虽然是与刘邦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发小,但是,此时的刘邦已贵为天子,两人的关系也变得非常复杂了。萧何能力平平,并不能在第一时间猜出刘邦的内心世界,但是,他却能在别人的提醒中及时找出自己的缺陷,加以改正。那么,萧何为何能与刘邦相处融洽,其他功臣却不能呢?是因为两人自幼一起长大交情很深吗? 其实,并非如此。 有些功臣的功劳太过耀眼,使皇权暗淡,势必会被刘邦忌惮,招致杀身之祸。萧何是怎么做的?只要你刘邦觉得我太耀眼,我便遮盖光芒,专心做衬托皇权的绿叶。 汉十二年秋,高祖率军镇压黥布,萧何一如既往地留守在关中。这时又有人告诉萧何:"相爷如今你已经来到关中十余年,百姓都拥戴你,皇上肯定不会放心的。"萧何意会,便用低价强行从老百姓手中购买田产房屋。刘邦得胜归来,沿途听说萧何强行从老百姓手中收购土地,老百姓都说:"萧何是个混蛋。"刘邦非常高兴,感叹道:"萧何毕竟没有谋反的打算,否则,他怎么会花钱从老百姓手中买地呢?我看关中的百姓并不拥戴他,反而很讨厌他。" 回到长安后,刘邦责令萧何交还老百姓的土地,却并未惩罚萧何。萧何通过这种方式,既表示自己无心谋反,同时,也降低了自己的声望,再次化解了政治上的危机。 所以,萧何的故事告诉我们:能力不重要,认清自己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