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农村学校,外观都让人赏心悦目:装修一新的楼房,平整硬化的操场,还配备有电子备课室、投影机、电子白板等。有老百姓说,现在的学校不错,都搞现代化了。的确,这有助于农村学校跟上现代化步伐。 我所支教的农村小学,一眼看去,也是如此漂亮。可我知道,装得再漂亮,仍然是一所薄弱的学校,有漂亮的"面子",却没有像样的"里子"。 学校的"里子"是什么?是质量。质量通过教育教学来实现。要完成教学工作,不是有了教室、老师、孩子就可以的,还需要大量的教学设备来支撑、来辅助,并不是形式上变"现代化、高科技"就能解决问题的。 在小学,七巧板、小棒、讲数器、放大镜、注射器、试管、音叉之类的教学用具、实验器材,上级教育部门不配备,学校就不愿买,想买也没有资金支持。在寄宿学校,难以指望家长帮助学生准备这些学习用品,教师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几十套。课堂上除了看屏幕做观众外,另一个选择就是空口说白话。这样的课堂,孩子怎么会喜欢,能力怎么能培养,教学质量怎么能保障? 再说说学校的体育器材,除了几个轻飘飘的西瓜球和几个瘪瘪歪歪的呼拉圈,其余的大球小球一个也看不到。操场上,几张坑坑洼洼的乒乓球桌,水泥做的;一个钢管焊的双杠,锈迹斑斑;两个单杠,因为危险,禁用……这就是一所几百人的学校的体育家当。音乐器材倒是人人有,不过是自带的一副嗓子;美术器材也有,彩色粉笔加黑板。如此设施,怎样保障学生体质?怎么培养学生乐感、美感? 都说教师不读书、孩子不读书。没错,学校是读书的地方。可在不少农村学校的图书室,少有适合孩子们看、孩子们爱看的书,少有值得教师去读、去品的书。图书室里的确有些货,但是干货吗? 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最核心的因素是人,是教师,是教师的水平。农村学校差人,农村学校留不住人,这是事实。但农村学校也不是没有人,至少应该配足配齐相应的教具、学具和实验器材,为那些坚守的人顺利开展教学提供方便吧!否则,就算招一个立志从教、水平又高的人到农村学校来,面对这样的恶劣条件,恐怕也会动离开的心思。 房子装得再漂亮,我们都必须买合用的家具,才能住得舒适自在。学校也是如此。如果学校光有漂亮的房子,却没有充足的设备设施来保障教育教学活动,不但招不来新人,恐怕那些坚守的人也会跑。到时候,没人没设备,还谈什么质量? 所以,促进教育资源配备均衡还任重道远,在大件(场地、设施)均衡之后,还要转向小件(设备)均衡,再谈内涵(质量)提升。实际上,这种缺小件的薄弱学校还大量存在。学校没有质量做里子,"面子"再漂亮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