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特种蔬菜特色推销拓市场


  2008年1月31日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四,那天晚上,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电视台播放了一则广告:司马庄的蔬菜已销售殆尽,已订购者请速取,未预订者谢绝光临。
  发这则广告是司马庄"庄主"刘继成的主意——清州镇司马庄村蔬菜基地的蔬菜已经售罄,别让那些习惯腊月二十八九才储备蔬菜的白跑一趟了。
  菜虽好却无市场
  司马庄的蔬菜为何这样俏销?原来,此庄种的都是特种蔬菜。所谓特种蔬菜是指平时比较少见的蔬菜品种,比如从国外引进的"西菜"和我国某些地区的名、特、优、新蔬菜。
  刘继成涉足蔬菜的时间并不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司马庄一直以种植苹果和梨为主,风光一时。1998年,在山东和陕西水果的挤压之下,司马庄才转为种植蔬菜。但村民们谁都没想到,村支书刘继成要带领大家种的是些当时谁都没见过的菜。
  那时,青县已经是个蔬菜生产大县,但都是以黄瓜、西红柿等大众蔬菜为主。刘继成的想法是,既然要种蔬菜就要种"人家没有的"。思路不错,但他引进的"贼不偷"之类的菜,在市场上却不被消费者认可,1998年到2003年的5年里,他的这些特种蔬菜销路一直不畅。刘继成坚信:"问题并不是出在菜本身,而是在市场和营销上。"
  后来他承包了村里300亩蔬菜地,依然坚持走"特种菜"这条路,并一直在努力尝试各种市场营销方法。
  树块牌子引客来
  2004年,全国各地农家乐旅游项目兴起,刘继成大受启发:把游客吸引到自己的蔬菜园区参观,也许能为特种蔬菜的销售开辟一条新路。
  想到这一点,他打起了村旁京沪高速公路的主意。从蔬菜基地到高速公路青县出口只有七八分钟路,只要在路口附近树立一块醒目的牌子,就会引起过往游人的注意。此法很快就见效,逐渐有路过的人顺着路牌的指示拐进了园区。不少游客一到这里,就被深深吸引了,他们说:"这儿的蔬果很新鲜,我们那儿没有,想花钱买也买不着。"后来很多游客们又带着朋友过来,一传十,十传百,市场上销售不好的"贼不偷"成了抢手货。
  蔬菜当成礼品卖
  渐渐地,司马庄的特色蔬菜、瓜果在周边县市有了点名气。但游客大都会问到一个问题:"这些没见过的蔬菜该怎么吃?"
  蔬菜园区内有一个杂物棚,刘纪成把它改造成餐厅。和我国北方很多地区一样,有一些蔬菜当地人有生吃的习惯,刘继成就把生吃蔬菜作为自己餐厅的特色。餐厅紧挨着园区,游客可以现摘现吃。随着食客口口相传,司马庄蔬菜餐厅的名气越来越大。
  不少顾客吃过饭,还向刘继成建议:"给这些菜弄个好一点的包装啊。"于是,他把特种蔬菜放进礼品箱里,做成精装商品。不少人在餐厅吃完饭后,买走几箱菜送人。
  除了游客,经营饭店的老板们也慕名而来。在任丘市经营饭店的赵建现在是刘继成的老客户了,他说跑100多公里来这里买菜,一是因为这儿品种新,二是种类多,可以让厨师创新菜品。渐渐地,饭店大客户发展到了几十个,每个月都有2000箱左右的销量。一些单位也开始找他买菜,给员工发特色福利,这成了他销售中很大的一块。
  2007年,刘继成销售了将近5万箱礼品蔬菜,赚到了上百万元的利润,园区年产的400吨菜已经供不应求。现在,500亩新的蔬菜园区正在建设当中,上百个农户打算跟刘继成联合发展特种蔬菜产业。
网站目录投稿:半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