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市以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在扩权放权、创新机制、凝聚合力等方面积极探索,最大限度释放镇域发展活力,取得良好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主动扩权放权,扩大镇级管理权限。在抓好寿光羊口、高密夏庄2个省级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的同时,注重放大改革效应,总结复制试点经验,又将24个镇街纳入市级扩权强镇改革试点范围,实现各县市区改革试点全覆盖。一是科学拟定放权目录。先后10余次征求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意见建议,逐一制定试点镇放权目录,共为26个试点镇下放管理权限2230项,确保放权事项"底子清"。二是强化放权指导培训。通过举办放权操作规程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做到放权时限、放权形式、承接单位、操作规程、双方责任"五明确",确保放权事项"接得住"。三是跟进动态调整优化。定期梳理下放事权,对"水土不服""零办件"等事项,一律退回县里。对个别部门放责不放权、明放暗不放等现象,及时督促纠正,确保放权事项"用得好"。 (二)創新体制机制,优化编制资源配置。一是理顺县镇关系。明确由上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承担的责任不得转移镇级承担,理顺县镇财力分配,改进考核评价方式,增强镇域发展自主权。如,寿光羊口依托地方财政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留镇财政使用这一政策,地方财政总收入由2012年的4.03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0.15亿元,增幅达152%。二是综合设置机构和岗位。在寿光市3个试点镇综合设置9个工作机构,统筹使用行政事业编制,人员统一安排、编制分类管理;在高密市夏庄镇实行岗位综合设置,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构建基层乡镇岗位设置新格局。三是创新人事管理体制。寿光市将部分原属县级组织部门管理任命的副科级干部管理权限,下放给试点镇党委,实行任免报备制,中层干部也由镇党委根据工作需要自主调配使用,极大地调动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推行综合执法,搭建综合监管平台。针对目前乡镇普遍存在的执法难、难执法的问题,在寿光市率先探索镇级综合执法"7+X"模式,整合城镇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7个领域的执法权限,建立起"一套人马管全部"的综合执法管理体制。2016年,抓住高密市被列为全国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城市时机,为每处镇街派驻综合行政执法中队,镇街成立综合执法办公室,构建起"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的监管体系。今年,以全省铺开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全市推广"高密模式",在镇级统一搭建综合执法平台,逐步实现综合执法城乡全覆盖。 (四)聚合政策优势,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注重发挥政策的聚合效应,其中,土地政策方面,每年为试点镇预留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根据项目情况单独配套用地指标;财政政策方面,对财政收入超收返还、规费和土地出让金留成等,加大在试点镇倾斜力度;项目建设方面,优先安排试点镇的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优先纳入重点建设项目库;园区建设方面,在试点镇集中建设发展产业园区,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等等。比如,寿光羊口发挥政策洼地优势,每年预留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不少于50亩,近三年落户过亿元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项目分别达62个、46个,极大激发了镇域经济发展活力。 二、问题及建议 (一)权责不够对等,制约乡镇职能发挥。一方面,下放权限缺少法律支撑。下放权限多是行政赋权,镇级作为非法定实施主体,只能以委托形式下放,甚至有些县级下放的权限在省、市级得不到认可。另一方面,上级部门向乡镇推责问题突出。有的乡镇每年要签十几个责任状,相应行政权和财权却在上级,加大了乡镇管理负担。建议出台镇级权限下放参考目录,确保下放权限在省、市范围内有效行使。同时,推动制定镇级责任清单,厘清镇级政府职责边界,杜绝以签订"责任状"等形式,转嫁责任。 (二)机构设置僵化,难以适应基层需求。受机构数额限制,各乡镇机构设置基本一致,没有体现出各自特点和优势。编制核定存在"一刀切"问题。建议机构设置方面,明确机构限额,将机构类型分为必设、选设机构,对选设机构赋予乡镇灵活自主权,在限额内自行设置。打破基层晋升瓶颈;编制配置方面,在县级编制总量不变前提下,由县市区根据实际决定各镇街编制的使用分配,实行备案管理,确保编制配备和镇街规模、发达程度等相匹配。 (三)执法权限缺失,影响综合执法效果。从现行法律规定看,行政执法权集中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乡镇只有巡查、上报、督促等职责,缺少有效行政管理手段,致使执法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建议通过授权的形式,直接将部分与乡镇联系密切的行政执法权限下放至乡镇政府承担,推动组建专业的执法队伍,实现镇级一支队伍执法。□E:CWK 关键词:经济发达镇 综合执法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