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科幻小说都是青少年读物中的翘楚,概因其能激发青少年读者无尽的想象力和对科学的向往之情。读得多了,自然会有想要一试身手的冲动。于是,写科幻小说的少年作家并不在少数,像如今已经是新生代作家中旗帜性人物的陈楸帆,15岁便赢得了第六届校园科幻故事大赛的一等奖。在读过了青少年创作者曹政的这篇《金星球历险记》之后,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似乎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却也不得不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如,小说中对于各种武器装备,大到排水量近万吨的现代化大型驱逐舰,小到各种枪械,无不如数家珍,显示出创作者丰富的知识面。再如,从地球到金星球的时空穿越,创作者为大家构造了一个绮丽的异世界,足见其不俗的想象力。 像《金星球历险记》这样的军事科幻题材,其实在国内并不多见。这是因为,现代军事学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从武器装备到战略战术,乃至国际法等等,知识面横跨文理,涵盖甚广。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的中国科幻作家群体中,有军旅生活体验的少之又少。作为科幻黄金时代的巨擘之一的罗伯特·海因莱因,曾创作过多部军事硬科幻作品,如果不是他曾经就读于号称"世界三大海军学府"之一的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同时又亲身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很难想象他能把号称"军事科幻定鼎之作"的《星船伞兵》写得如此惟妙惟肖。 事实上,军事科幻是较早出现的科幻小说子类型之一。中国清代晚期的小说家包笑天曾创作过一篇名为《空中战争未来记》的科幻小说,其中描绘了庞大的飞行舰队在空中决战的恢弘场面。而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曾在其撰写的《获得自由的世界》一书中,描绘了因核弹的发明引发的毁灭性的世界大战。 不过,真正令军事科幻趋于定型的作品,却是里程碑式的《星船伞兵》。在此之前,外星人入侵和太空战争都有人写过,但那些作品至多只能算作太空歌剧。作为能够从科技(主要是武器装备)和军事(战略战术)两个层面细致入微地描写太空战争的科幻作品,《星船伞兵》无疑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尤其是小说中描写的虫族,更是开创了外星入侵者的经典形象,为后世诸多科幻作品所效法。 而到1984年,美国小说家汤姆·克兰西推出的成名作《猎杀红色十月号》,更是开创了军事科幻的新类型—高科技冒险型军事科幻。类似题材的作品还有日本作家创作的《明斯克号出击》。至此,军事科幻开始把关注的目光,从遥远的星空转向潜藏危机的地球,将真实的军事科学与幻想中的超级武器和战场环境相融合,从而令军事科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电脑特效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军事科幻小说被搬上大银幕:《绝密飞行》展现了驰骋在未来战场上的人工智能战斗机的雄姿;《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中则出现了武装到牙齿的超级特种兵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纳米武器;在《变形金刚》和《超级战舰》中,人们利用制式武器便挫败了强大的外星人;而到了《哥斯拉2014》中,强大的航母编队又接到了与史前怪兽作战的特殊任务……由此可见,军事科幻已经成为当代科幻创作的热门题材。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军事科幻创作起点虽不高,但最近十几年间有了较大的进步。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军事科幻作品,有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少将乔良的《末日之门》,刘慈欣的《全频带阻塞干扰》《球状闪电》《波斯湾飞马》,郑军的《决战同温层》等。其中,乔良教授作为"超限战"的倡导者,在作品中体现了自己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深入思考。在《末日之门》中,他提出"飞行陆军"的战争构想,即将大规模机降部队作为战争主力。该作品还获得了1996年度全军文学新作品一等奖。 要说军事科幻的最大魅力,我认为就在于其"写实"性,也就是说,创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出自己创新性的军事科学观念,并以此引发读者的共鸣,虽然不能把它当做未来战争的精准预言,却展现了未来战争或军事领域中的无限可能性。 诚如前文所言,军事科幻写作的难度就在于其对知识储备的要求,无论是深度和广度都大于一般的科幻作品,这也是军事科幻之所以能出新、出彩的重要因素。好在我们如今身处信息时代,对于曹政同学这样的"00后"原住民来说,借助方便快捷的互联网,让小小年纪的他对于各种武器装备的信息了如指掌,而各种军事科幻大片的耳濡目染也使他们对战场环境变得不再陌生。毫无疑问,这是新一代少年科幻作家独特的代际优势。 科幻创想中的等离子枪和头盔玻璃 读曹政的《金星球历险记》,宛如观看一部制作上乘的军事科幻大片,从美军最先进的驱逐舰到弹雨横飞的异星战场,过渡自然,毫无违和感。如果不是看了简介,很难想象作者还只是一位中学生。这让笔者对他即将推出的长篇科幻作品有了更多的期待。 20世纪几经沉浮的中国科幻文学,在经历了"跨世纪20年"的辛勤耕耘后,已经孕育出世界级的科幻大师。而要让中国科幻文学的辉煌继续保持下去,就必须重视科幻人才的梯队建设。令人欣慰的是,少年科幻人才的强势崛起,正让我们看到中国科幻事业的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