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我国正史中记载的我国第一个王朝就是夏王朝了,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的时间。对天下百姓有着巨大贡献的大禹获得了部落首领的位置。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夏启接替了首领的位子,家天下代替禅让制,夏王朝就这样建立了。 如果算上大禹,夏朝一共传了14代,经历了17个王,总共存在471年,也有说432年的。不管存在了多少年,总之到夏朝最后一任国君夏王桀的时候,夏朝亡国了,被强大的商朝取而代之。 关于夏王朝的亡国。按照史书记载的说法,夏王桀在位期间,穷奢极欲,宠幸妹喜,不理朝政,还滥用民力,大搞大建,不拿百姓当人,又频繁征伐四周的方国。"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竹书纪年》说:"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产玉门。" 最终不仅各部落方国也痛恨桀,人们也起来纷纷反抗。就在夏王朝岌岌可危的时候,夏桀这个昏君还说:"天上有太阳,就好像我统治万民一样,太阳有灭亡的时候吗?太阳灭亡了我才灭亡呢!" 结果人们回应说:"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我愿意和你一块儿灭亡。"可想而知,大家是多么痛恨夏王桀。总之,夏朝是亡于这个暴君的手中。 当然,这个说法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一定程度上,国家的衰亡跟国王的确有关系。但这种把国家兴衰系于君主一身,君主贤明则国家昌盛,国家衰亡则一定是因为君主昏庸或者残暴。这种史观明显忽略了外在因素,忽略了科技、环境、国家综合国力、政权运转模式等因素的影响。 实际上,夏王朝的亡国完全是多种因素的组合。夏王桀的暴政只是一个因素,除此之外,政治制度和模式是一个因素。夏王朝严格意义上算不上王朝,他是一种联盟性质的,中央对方国的控制很弱。方国强大后,可以随时起来推翻夏王朝,商就是一个例子。 当然,夏王朝亡国有一个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点,那就是天灾和环境。根据史书《竹书纪年》的记载,在公元前1572年左右,夏王桀在位的第十年,东亚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天文现象,记载为"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 对于此事,《帝王世纪》也有记载:"桀淫乱,灾异并见,两日斗射,摄提移处,五星错行,伊洛竭,彗星出,鬼哭于国,汤伐之。"《路史》注称:"《日月五星图》云,桀末年,两日并斗,五星交错,枉矢流,火神见。" 种种迹象显示,夏王桀十年的某天夜晚,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同时出现在一片天空。这一天文现象,又被称作"五星连珠"。五星连珠并不十分罕见,大约每十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而星陨如雨,也就是流星雨,也不是十分罕见,每隔十几年或几十年不等,也会出现一次。 不过罕见的是,五星连珠和流星雨同时出现,这才是关键,更关键的是与此同时还发生了地震,"地震,伊洛竭"。根据现在科学可以推测出当年发生地震的概率极大。因为距今11万年以来,300多个古地震数据中,有多个地震活跃期。其中一个夏王国时代也是个活跃期,夏王朝一共由24次古地震组成,分布在公元前1766年前后212年的范围内。 所以,当年发生地震的概率很大,而正是因为地震导致了夏王朝的亡国。《国语·周语》明确记载说:"昔伊洛竭而夏亡"。 现在我们简单来梳理一下,大概意思是说到夏王桀统治的第十个年头,天空出现了五星连珠的天文奇观,还下了一场流星雨,与此同时还爆发了地震,地震导致河水枯竭,随后夏王朝亡国了。 那么,问题是,地震就把夏王朝给亡国了?实际上,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我们是很清楚。当年的那场地震极有可能破坏了地下水的分布,造成洛阳盆地内的水井大量枯竭,随之而来的就是夏王朝的王畿内遍地的旱灾,粮食绝收以及严重的水荒。 逻辑很简单,地震改变了地下水分布,导致河水枯竭,继而造成了夏王朝严重的干旱、颗粒无收。最终富庶而强大的夏王国一夜之间几乎瞬间休克。 当然,地震不可能造成全国范围内的破坏,而且夏王国的其它地方可以调配粮食援助,洛阳盆地以外的河流还可以提供水源,上天也会照常送来降雨,缓解夏王国的灾荒。 但这场灾难让夏王国的实力大大被削弱是事实。史书记载,灾后第二年,对夏王朝不满的方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叛,就连夏王朝的姻亲之国有緍氏也反叛了夏。更何况还有更不满的东方夷人方国。 夏王桀一边要忙着对付这些反叛的方国,一边还要忙着抗震救灾,疲于奔命的姿态已经开始显露,这都是大厦将倾的前兆。就在夏王朝疲于奔命、无力顾及之际,强大起来的商人开始了不断扩张。 夏王桀十五年的时候,新即位的商王大乙(商王示壬之孙、示癸之子),率领河济平原的商族军队,自帝丘南下,渡过济水,占领了夏王国领地的东部边陲,现在的河南开封市杞县一带。随后又开始不断蚕食夏王朝,终于到契的第十四代孙商汤手中,完成了灭夏,商朝建立。 三千年前,一场流星雨过后,一个国家亡了,与其说国家亡于天灾,倒不如说是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