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军队院校改革背景下教员培养问题探究


  唐姝 黄松平 来旭 丁兆云
  摘要: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在军队院校改革背景下,分析现阶段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建设和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路径,是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深化军事院校改革的必要之举。
  关键词:军队院校;教员培养;立德树人;为战育人
  中图分类号:E2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6-0112-04
  作者简介:唐姝,国防科技大学教学考评中心评估与教师发展办公室助教;黄松平(通讯作者),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来旭,国防科技大学教学考评中心评估与教师发展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博士;丁兆云,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指出:"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强国兴军服务,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1]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军事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就要求新时代教员要适应育人理念从传授知识、自我评价向为战教战、实战检验的转变,立足自身岗位实际,把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随着院校调整改革的落地,面对各院校新格局、新职能、新使命,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一流人才标准对院校教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指技融合、教研融合等方面对院校教员提出了新的标准,院校教员队伍在学科转型和教学转岗等问题上面临新的挑战。
  一、当前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军队院校进行教学训练的目的是让学员能够毕业即上岗,然而现状是院校培育的学员与部队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在深化全军院校改革创新背景下,军队院校教员能力培养也面临诸多挑战。
  1.军队院校教员队伍的构成复杂
  新一轮军队院校调整改革后,教员队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役教员队伍主要由院校直接成长起来的教员和从部队选调而来的教员两部分组成。前者从读书期间便一直在学校生活学习,科研经验相对丰富,学科专业相对扎实,但大部分缺乏部队任职经历,个人军事素养存在短板,对部队实际作战训练需求了解不够,对未来作战需求摸不清,对岗位任职需求定位不准[2],闻战而喜的精神状态不足;后者在部队经过多年历练,基层经验实战经验丰富,更能知道部队需要和缺少什么人才,但他们到院校的时间较短,教学经验欠缺,学科专业知识沉淀不足,对事业、岗位和职业的认同感还不太强。因院校改革的影响,这两类人员还面临转改文职以及转改专业等问题,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流失。目前,院校教员队伍中现役超编、文职缺编的阶段性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中青年骨干持续乏力,教学一线力量略显不足,队伍断层现象已经显现,军职教员面临减编和转改问题。
  2.院校培养的人才与部队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现阶段,军队院校培养的学员在分配到单位后一般需要集训进行回炉重造,其根本原因就是院校与部队的联系不够紧密,院校供给侧和部队需求侧的对接不够精准。一方面,军队院校多数教员缺乏一线带兵经验,没有经历过实战化演习的历练。近年来,虽然院校有新任教员部队代职阶段,但是往往代职时间较短,而且主要在副职岗位,无法真正深入部队的日常训练和管理中,也无从了解部队对于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院校教员队伍的岗前培训缺少实战教学的内容,教员知战教战、为战研战的能力不强[3],这也导致了教员们没有把实战的理念带入课堂,轻视了实战教学的运用。
  3.军队院校教员队伍思想较为松懈
  当前,由于长时间处于相对和平时期,教员对因战而生、为战而建的认识比较模糊,存在"仗打不起来"的麻痹思想、"打仗轮不上"的旁观心态和"战斗打不响、院校用不上"的惯性思维,思想上的松懈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懈怠。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军队院校教员的研究方向与部队实战化训练和需求存在脱节现象,研究和教授的专业内容与部队人才的需求培养方向存在较大差距,军队院校教员对未来"仗到底怎么打"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还不清楚未来战争的样子。教学内容书本化、教学设计程序化、教学套路模式化、考核验收结果化的问题还比较普遍,没有深入剖析自身研究的专业内容在未来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导致了难以开展贴近未来战争、贴近实战化的教学。
  4.军队院校教员队伍评价机制不够科学
  现阶段,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教员引进、培训、激励、晋升等相关政策制度,但是对教员教战研战的激励导向还不明显,还存在考评要素不全、以偏概全的情况,缺乏相对规范、全面、系统的整体设计。为战教战的要素在教员各项评比考核中均沒有明显突出。对于教员的选拔任用,多以传统教学质量为衡量标准,没有引入课堂教战的衡量指标;对于教员的职级晋升,主要看重学术成果的数量,没有突出教员研战教战的要素环节;对于教员的评功评奖,主要参照的也是日常教学和科研的综合表现,没有加入实战化教学和科研内容。考评组织方式也不够科学,"撒网式"表面考评较多,多以听查课为主,形式单一,考评队伍多以领导和督导专家评价为主,较少采用学员的参考意见。
  二、军校教员培养新模式和新举措
  院校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针对现阶段军队院校教员存在的问题,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和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指引,以实战化理念大讨论、办学思想大讨论等为抓手,推动教员提高政治站位、培养创新思维、强化战争思维、树牢教育理念。
  1.加强与部队的交流学习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走开高中级优秀指挥员到院校讲课的路子,用好用足外部优质教育力量和资源,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院校建设矛盾和问题[1]。
  一是建立部队指挥员和院校教员双向授课制度,实现军事思维、军事技术与部队、战场同频共振。部队指挥员到院校授课,可以有效解决院校教员经历相对单一、实战化经验欠缺、基层经验不足等短板,能够使学员更好地了解部队,了解装备,了解战争。院校教员到部队授课,可以给部队官兵注入新鲜血液,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科技认同感,让他们了解未来战争并增强自信心。同时,通过采取"交叉培养"的方法,进一步加强与部队、科研单位的联系协作。坚持用"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的方法,有计划、分阶段地选送培养教员,进一步拓展教员的视野[4]。
  二是深入走实联教联训机制,建立与毕业学员之间的定期联系机制,择机择时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做报告。要拓展部队调研覆盖面,使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对接不同军兵种,常态化开展部队调研工作,将新研发的装备技术在部队展开试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切实了解部队和未来战争需求,使得人尽其用,物尽其能,探索构建"专职型教员、聘任型教授、流动型教官"三位一体新型教研队伍。要以"备战打仗所急、部队建设所需、院校教学所缺"为指向,面向部队精准选才,切实把经过重大演训任务锤炼、部队战训实践经验丰富、具备教员潜质的优秀军官选入院校,不断优化和改善院校教员队伍结构。
  2.完善教学训练技术手段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强以课程和教材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建设[1]。院校的总体筹划应从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引导教员对课程、教材进行系统性整体性修改,使其更符合人才培养目标。院校应对上课环境和上课条件进行针对性硬件改善,使其更智能有效,更贴近实战、接合部队。要针对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科专业教学保障体系建设。
  二是引导教员改变教学方法。坚持把部队日常管理及训练的问题、战争的发展方向、重大演习任务等作为教学内容,大力推行实践式、开放式、研讨式、网络信息化、模拟化教学,紧贴学员任职岗位需求。
  三是定期选送教学骨干赴军地知名院校进行培训,使广大教员知识更尖、视野更宽、理念更新,让先进知识和理念进教学、进教材、进课堂。重视教员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定期与外军同类院校进行军事交流,鼓励教员用世界一流的思维理念扩展视野、提升层次、缩小差距。通过建立仿真手段,构建全方位立体的信息化战场训练环境,使教员更好地了解战争、熟悉战争、研究战争、设计战争;通过组织教员进行军事素养训练,加强教员的战术知识积累,将战术思维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组织教员到军工企业调研见学,使得教员对军事装备的设计、制造、测试等全流程有全面的了解,并融入自己的专业教学中。此外,通过组织党史学习、到红色革命圣地参观访学等方式,从政治思想上切实提高院校教员的备战打仗意识,破除"和平积习",使教员们脑中有战场、心中有学问、手中有利器,持续提升以战领教、为战育人的水平。
  3.聚焦实战,精准设计相关演训培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强院校科研同教学的结合[1]。各军队院校要强化研为战、研为教的导向,围绕强军目标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改革。
  一是根据人才需求和培训任务的变化,深入分析各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对与部队作战训练需求及战争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的学科进行有效拓展,根据军队"三化"(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新域新质力量建设的需求,对原有学科专业内涵充分挖掘。"打仗需要什么,教学就教什么,训练就训什么"的要求是军队院校教员教学的根本遵循。必须在牢固树立为战教战的育人理念,在岗前培训、进修培训时,将晓于实战的理念融入教学理论、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和师德师风培训中,增设深入基层参与演训等培训机会,强化部队是"客户端"、实战是"检验场"的思想观念。
  二是精准设计相关演训活动。常态化开展学战争理论、研打仗战法、通教育教学等相关演训培,强化指技融合;着眼"研战、练战、教战"三位一体机制,结合院校特点每月开展"特色大讲堂"活动,深入研究作战规律和制胜机理;结合年度演训任务,组织教员按所属分域积极参与战区联合作战筹划、实兵对抗演习、复盘检讨总结和课题研究转化。
  4.健全体制机制,激发动力活力
  一是树立聚焦实战选贤任能的鲜明导向,将晓于实战、落实实战化教学训练的教员作为选拔任用、评功评奖、年终考核、任职晋级的重要参照,将军人荣誉与实战教学挂钩,使晓于实战的教员更具荣誉感。
  二是健全教学质量监督体制,建立领导专家听查课制度,科学设定教员量化考评制度,健全学员评教制度,完善教员激励制度,激发教员投身国防教育事业的热情,强化"教为战"的意识。要制定具体方法,搭平台、给政策、花力气、抓培养,用制度规定保障教员发展;奖励主动承担新任务、钻研实战化训练难点问题的教员;對于那些精通联合作战指挥、信息化建设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新装备操作和维护的教员,要充分肯定和突出其在实战化教学训练实践与改革中的创新和引领作用。
  强军号令催征,三尺讲台育才。教员作为军队院校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教员队伍建设事关军队院校改革成效,事关学员培养水平。要坚决用习近平强军思想统一思想行动,凝聚意志力量,毫不动摇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始终用打仗的标准搞建设、育人才,推动办学育人直通战场、贴近部队、对接岗位,大力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的培养,全面形成功能互补、相互支撑、耦合促进的合力育人新格局。
  参考文献:
  [1]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深化军事院校改革创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N].人民日报,2019-11-28(1).
  [2]于静,曾家有,高青伟.新时代教育方针下建设军队院校教员队伍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1(9):174-175.
  [3]王慧锦,田园.适应实战化教学的军队院校教员能力素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26-28.
  [4]郑丽珍,于同刚,刘彬.紧贴实战化需求加强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建设[J].价值工程,2018,37(27):190-191.
网站目录投稿: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