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是中央组织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针对档案造假问题进行的一项专项行动,目前,各地专项审核工作已基本结束,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专项审核工作后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意义;开展工作 一、档案专项审核工作背景 近几年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事件频发,影响恶劣。在中纪委公布的 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 个省份,有15个省份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在档案中修改年龄、增删履历,补充假材料,成为一些地方干部人事管理的"潜规则"。比较典型的如河北石家庄"姓名、年龄、身份、学历与履历均造假"的团市委原副书记王亚丽,更是被调侃为除了性别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我国目前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十三五规划"开局的重要关口,社会各项事业的改革正处在关键的攻坚阶段,亟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风清气正的干部队伍。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营造一个干部选拔任用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中央组织部把整治档案造假问题列为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6项重点任务之一,从2014年10月开始,在全国分三批部署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 二、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意义 干部人事档案是真实记载和反映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重要材料,是行政体制内组织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三龄二历一身份"相关人事档案材料基本涵盖了人事档案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事档案作为参考依据的重要内容,而恰恰也成为了造假的重灾区。此次专项审核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針对"三龄二历一身份"相关材料中存疑、涂改、造假、材料不完整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范围广、标准高、要求严、力度大、时间久成为本次专项审核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对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重视,是"党管干部"工作的重要体现。折射了中央整顿干部队伍、重肃党风政风的坚强决心,更为全面践行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有利于进一步纯洁干部队伍,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真正建设一支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干部队伍。 三、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后人事档案如何进行管理 中央组织部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开展的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工作,目前已基本进入尾声,那么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后我们人事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该如何进行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严把人事档案的"入口"。俗话说"病从口入",同样也适用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以往由于在材料的收集、甄别这一个环节被忽视,造成大量伪造、存疑或未经验证的材料被存入人事档案,这也给专项审核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因此,严把人事档案的"入口"就显得格外重要。此次专项审核后每个人都会形成一份经本人签字确认的《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专用干部任免审批表》,此表基本包含了个人"三龄二历一身份"的相关信息,因此可以以此作为对照,将今后收集的每份材料"验明正身"后再存入档案中,从源头上杜绝虚假和记载不一致的材料进入人事档案。 (二)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流程。任何一项工作不能靠一个人或一次专项行动来解决,它需要健全的制度和流程的保证。虽然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结束了,但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继续不打折扣地抓下去。通过制订更加具体、全面的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相关规定,把《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专用干部任免审批表》明确为干部人事档案的必需材料,进一步严格人事档案借阅、查阅的审批手续和流程,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监督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质量。 (三)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档案管理员作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行为主体,其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管档人员的理解能力、责任心、业务技能水平等方面都对人事档案的管理起着重要作用。经过此次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管档人员应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重新认识,而档案业务主管部门应对管档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他们明确今后如何管、怎么管。 (四)推进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在此次专项审核中,其中一项工作重点就是针对档案中的涂改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涂改原因基本可以分为本人填写时笔误后涂改、他人代填造成的涂改以及归档后人为涂改这三种情况。作者认为,前两种情况可以通过严把归档材料来进行管控,而解决归档后人为涂改的最有效途径应该是原始档案的信息化处理。这样做既保护了人事档案材料,杜绝了人为涂改的隐患 ,又提高了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延长了档案的使用寿命,也使得此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变得更加具有意义。因此,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应该成为今后我们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方向。 我们为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它不应该是我们工作的终点,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将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科学化,并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让人事档案真正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