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黑塞玻璃球游戏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玻璃球游戏》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瑞士】 黑 塞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裔瑞士籍作家。生于牧师家庭,在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东方精神的环境中长大。作品有小说《在轮下》、《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荒原狼》等。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深受心理分析学的影响,喜用象征手法描写和分析社会,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个骑士"。
  《玻璃球游戏》(1943年)是作者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他以此获得世界性声誉。小说虚构了一个象牙塔般的世界,探求自然与精神的关系。克乃西特的死意味深长,是反顾全篇的镜子。
  孤儿克乃西特由一个称做卡斯特利恩的宗教教育团体收养。他天资聪颖、刻苦勤奋,12岁时就表现出特异的音乐天赋,于是被送入一所专门培养英才的学校学习。毕业后,升入更高一级的瓦尔特泽尔学校。这所学校是举办正式玻璃球游戏的地方,这种游戏包蕴了宇宙的奥秘,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形式。在这里,克乃西特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周围的人们都像苦行僧那样从事各种精神修炼。他们用数学、哲学、音乐等精神性的东西做玻璃球游戏,非常专注,几乎达到忘我的境界。
  起先,克乃西特专攻音乐,对玻璃球游戏并不用心。在学校,他认识了台斯格诺里。这位旁听生对所谓的英才学校是满腹怨言,他认为这种学校给予的教育是脱离生活的,他一心想走出校门,回到社会里去。他对玻璃球游戏也是大不以为然,他说这游戏毫无意义,是不负责任的故弄玄虚。克乃西特从他那儿了解到外界的一些情况,思想也受到他的影响。
  卡斯特利恩是专门服务于精神的宗教团体,为了维护其宗旨,阐明、宣扬它的精神原则,委托克乃西特与台斯格诺里辩论,克乃西特代表精神,台斯格诺里代表自然。辩论加深了他俩的友情,也促使克乃西特深入细致地把握了卡斯特利恩的精神实质和它的历史渊源。
  以后,克乃西特刻苦研究,悉心参悟玻璃球游戏的真谛,其时对《易经》、《吕氏春秋》尤为专注,用力最勤,终于弄懂了道家哲学并熟知玻璃球游戏的一切规则,成为玻璃球游戏大师,并主持一个教派,讲经传道。克乃西特尽管成就卓著,地位显赫,但他内心的矛盾也随之加剧。他深切地感到卡斯特利恩这座象牙塔正面临危机,它的成员都为科学而科学,以精神活动自娱,对外界不闻不问,根本不知自己也是这个世界的一员,应该为养育他们的人民作出贡献。
  克乃西特离开卡斯特利恩,走出象牙之塔。他打算在现实世界中当一名教师,以教育来改善这个世界,他认为不仅要培养精英,而且要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这样他们就懂得热爱真理,全人类从而得以净化,世界由乱而治,精神与自然和谐一致。他的第一个学生是台斯格诺里的儿子蒂托。台斯格诺里从学校出来后曾致力于社会改革,结果四处碰壁,一事无成。
  令人可惜的是克乃西特开始走向新生的同时也走向了死神,他与蒂托比赛游泳的时候溺水身亡。
网站目录投稿: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