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繁荣的时候,美国"用别国的钱致自己的富";经济萧条的时候,美国"用别国的钱来分散自己的风险"。当前全球正在上演着美国进行危机转嫁与风险转嫁的一出"大戏"。 美国发起货币战争的指向剑指中国,而发动货币战争的目的则是行使一次全球财富分配的大转移。事实上,货币战争就是金融战争,就是财富之争,可以说谁掌握了货币发行谁就掌控财富分配与流向。 受益者与受害者 美国对"经济自我主义"的金融政策一直游刃有余。长期以来,滥发钞票和发行庞大的国债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引擎。因此美元本位制事实上已经演变为美国的债务本位制。2008年底,美国政府、社会保障、企业、个人、非营利组织的债务合计已经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倍。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约为1.47万亿,赤字规模占GDP的9.9%,分别是2008年和2007年的2.16倍和7.84倍,为1945年以来美国赤字的顶峰。2009年美国的财政负债累计达到了12万亿美元,占到美国2009年GDP的82.5%。因此美联储启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潜在意图是通过大力扩张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使财政赤字货币化而再次抵消债务成本。在这个意义上讲,美国并不惧怕通胀,美国反而可能是这场货币战争的最大受益者。 对于这场"零和博弈"最大的受害者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当前新兴经济体领跑、发达经济体滞后的格局已然确定。在全球资产重新分配中,新兴经济体吸引更多资本流入。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增长与发达经济体的疲软虚弱相对展现出一个层级多样、速度不一的复苏图景。 如今,流入20个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国际游资无论速度和规模均超过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据布鲁克斯估计,2009年4月至今年上半年,国际金融资本以年均的规模流入这20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年均规模达到5750亿美元。其中,2010年上半年进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游资78.6%都流向亚洲国家,对这些国家货币构成升值压力、埋下通货膨胀隐患。数据显示,在20个新兴经济体中有近2/3的国家实际利率为负值,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极其巨大。据美林预计,今年中、印、俄、巴四国的通胀率将分别为3.2%、7.9%、6.1%和5.0%。同时,由于这些国家大多是以出口导向型或资源驱动型的经济体,资本流入也加大了本币升值的巨大压力。 此外,美国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会造成这些国家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严重恶化。而对于那些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国家和地区居多),由于贸易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中一般以美元为主要币种,在美国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后,其国内或者区内必然是本币投放过多,同时流动性的持续大量流入,也将导致输入国的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加,直接改变了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机制和作用环境,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实质上是"财富战争" 近期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可谓"一箭多雕":既想配合美国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实现内需疲弱下的经济复苏,又想人民币升值稀释债务,变相成为美国赖债手段,而更为重要的是寄希望通过美元货币贬值实施一次中美之间财富的"大挪移"。 当人们关注美元泛滥的同时,人们可能忽视其背后美债的风险。全球美元泛滥和美债疯狂是对债权人权益的最大"稀释",对于中国而言,中国外储已达2.64万亿,如何重新审视债权国地位,管理好债权迫在眉睫。 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凭借"美元本位制"不仅支撑其债务的国际循环,也能利用货币"估值效应",通过债务货币化或变相贬值增加国民财富。在国际贸易计价、世界外汇储备,以及国际金融交易中,美元分别占48%、61.3%和83.6%。"美元本位制"实际上已经演变为美国的"债务本位制"。一方面,作为货币发行国,其可以通过增发货币以履行对外偿付义务或稀释对外债务负担,即通过储备货币贬值变相违约其外债偿付义务。仅2002~2006年间,美国对外债务消失额累计达3.58万亿美元。 当前美国又在上演一次"财富战争"。作为债权人的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美国的"金融压榨"。债权人利益大幅受损的危险因债务国债务规模不断攀升,由于美元不断贬值,债权人资产的价值在急速下降。债权国、特别是许多新兴国家为了防止美元贬值引起本币升值过快损害出口,不得不持续卖出本币买入美元,从而陷入无法摆脱的"美元困境"。如果听任本币升值,除了对出口造成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外,还会引起国际热钱的涌入,推高资产价格,引起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当前,直接违约并不是美国让债权人遭受损失的唯一方式,但"不负责任"的长期金融策略则是对这些国家财富的一种掠夺和"金融压榨"。 除此之外,美国逼人民币升值恐怕还有一个更大的目的,就是吹大中国的经济泡沫之后打击中国。事实上,在人民币名义国际购买力升值的同时,伴随着人民币对巨额存量资产的购买力贬值问题,以及国际热钱的加速流入,这一过程将明显造成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特别是在资产价格领域。 对于中国而言,日本的"前车之鉴"不得不需要高度警醒。当年以日元大幅升值为起点,日本货币政策在广场协议后被美国绑架,陆续出台不合时宜的利率政策,催生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资产泡沫,并在1990年被戳破。在之后5年期间,日本全国资产损失达800万亿日元,接近两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日本陷入了"衰落的十年",再加上本世纪的十年,日本的增长型衰退(也即一个经济体虽然成长,但产能利用率长期不足,持续推动物价下跌,造成了通缩预期,而这有进一步促使日本坚持低利率和弱势日元政策,形成日本"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弱货币"的恶性循环),已经耗尽了日本整整二十年。 从这个层面上讲,中国货币政策被美国"绑架"后果更严重:人民币升值由于资产具有吸引力而加速资本流入推升资产价格;当前美国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中国货币政策失去自主性被美国绑架,如果长期维持低利率,很可能形成当年日本广场协议后的泡沫经济,甚至被刺破。 人民币处于全球货币战和汇率战的漩涡之中,对外是汇率战,对内是货币战,中国如何兼顾内外平衡,如何兼顾短期增长与长期利益,采取何种"政策组合,以趋利避害,将协调成本降至最低确实考验着决策当局。 "货币战争"与"财富战争",中国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和战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