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人民检察院 天津) 摘 要:近些年来,在司法实践中,司法干警职务犯罪案件呈现多发高发现象,涉案级别、涉案数额逐年上升,从已经查处的案件看,有些令人触目惊心。在新形势下,纵观相关案件,可以发现司法干警的职务犯罪呈现出一些特征与趋势。 关键词:司法干警;职务犯罪;特征 一、罪名广泛 从近些年所办案件看,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虐待被监管人、私放在押人员、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非法拘禁、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件居多,以及实施的与履行职务行为有关的帮助毁灭伪造证据、刑讯逼供案等。以下案例可以说明这个特点: (1)之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本次专项检察活动与张某案有直接因果关系。利用不当手段获得减刑、假释,前健力宝集团董事长张某案堪称典型。2007年2月,张某因犯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一审获刑15年,当年9月即因"在狱中检举他人犯罪"立功,二审改判10年。2010年6月、12月,张某又因检举揭发他人犯罪和一项发明专利,分获立功和重大立功奖励,减刑4年1个月28天,于2011年1月刑满释放。张某获释后马上携带情妇逃往美国,造成严重后果。后广东省人民检察院确认张某减刑案背后存在徇私舞弊,广东省武江监狱也请求公安机关协助对张某进行追逃,引发舆论强烈不满。后检察机关对涉嫌犯罪的法院干部、监狱干部、律师事务所律师40余人进行立案侦查。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共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254人予以收监执行,其中包括厅局级罪犯18人。通过纠正违法和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规范执法行为,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依法、公正、规范进行。 (2)江苏东海立案查处连云港市首例社区矫正领域渎职案件。经查,2011年初至2012年5月间,犯罪嫌疑人赵某在担任东海县桃林镇司法所副所长期间,未严格依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赵某多次通过编造、伪造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汇报、电话汇报记录等方式应付上级检查,最终导致该镇上河村三名社区矫正对象长期脱管。并且该三名社区矫正对象于2012年3、4月份在上海崇明县盗窃绿化带树木,为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三十余万元。该三名犯罪嫌疑人均被上海市崇明县人民法院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罪嫌疑人赵某涉嫌玩忽职守一案已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 (3)台州温岭一司法所所长为犯罪分子出据假证明案。2007年1月,蒋某因非法经营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因蒋某是温岭城东街道人,所以其缓刑期间的社区矫正工作便由温岭市司法局城东司法所依法执行。但从2010年开始,司法所就和蒋某失去了联系。同年7月22日,该所工作人员从公安部门获得消息,同年4月27日,蒋某在缓刑期内,因涉嫌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被安徽黄山市屯溪区公安分局网上追逃。工作人员随即向周临淼汇报了此事。 2011年6月,蒋某亲属通过他人找到周临淼,希望能以城东司法所名义向屯溪区法院出具蒋在户籍地表现良好,愿意为蒋某提供社区帮扶以及建议对其适用缓刑的证明。然而依照相关法律,蒋某因重新犯罪被列为网上追逃对象,便不能再被判处缓刑,但周临淼仍为他出具了证明。6月24日,屯溪区法院采信了这份证明,并据此认定蒋某具备帮教条件,遂以非法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判处蒋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温岭检察机关认为,周某身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为犯罪分子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应当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4)福建福州连江县一司法所原所长林某因滥用职权罪和受贿被判刑。原某因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被判刑,缓刑考验期间,两次送茶叶并宴请林某,并通过熟人打招呼,要林某"多关照"。于是,林某擅自允许原某在缓刑期间多次出境美国,让他的弟弟顶替其进行社区矫正活动,还授意工作人员在原某的社区矫正档案上造假。此外,林某还接受了罪犯陈某的月饼、购物卡等礼品,两次要求陈某为自己在酒店的个人消费买单。林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共计收受他人贿赂7540元。后来,司法机关发现了原某的脱管事实,撤销缓刑并收监执行。 日前,连江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9个月。 二、59岁现象较为密集 经过科学缜密布控和周密的外围取证,安溪县检察院发现了年近五旬的凤城司法所所长张某涉嫌受贿的线索。经查,张某于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间,利用担任司法所所长的职务便利,在社区矫正对象的外出请假、日常监管等工作中,收受社区矫正对象及其亲属等15人送的现金3.25万元、购物卡4000元及价值4100元的硬盒中华香烟、联想平板电脑、手机等物品,为社区矫正对象谋取非法利益。经立案侦查后,安溪县检察院以受贿罪向该县法院提起公诉。近日,安溪县法院以张某犯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与上述之人一样,如果信仰坚定,用正确的价值观做人生的引导,一定会选好权欲和修养、贪欲和原则孰轻孰重这道简单的选择题,也不会为自己的人生涂上了浓重的败笔,继而葬送了本应自由幸福的晚年生活。 三、低职级者违法违纪占据一定的比例 一些涉案者多为手握一定权力的人员。其中,不仅有高级领导干部,也有低职级的一线干警。他们有的正处于年富力强、家庭安定、事业稳定期。并被单位、家庭寄予厚望。而在人生的重要关口"落水", 无疑对单位、家庭、个人是一个重大损失。 四、"小人物"的"蚁贪"现象屡屡再现 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腐败类型,主人公大都是处于权力末端的"小人物",职务相对不高,但是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在短则几个月或者长达三五年甚至十余年的时间里,几十次甚至成百上千次持续地贪污受贿。有人称之为蚁贪,即"蚂蚁搬家式腐败"。如江西省宜黄县司法局一名普通出纳员,在发现单位财务存在漏洞,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第一次"多"拿了单位工资4125元。在此后的四年半中,他利用制作工资表的职务便利,通过修改工资表数据、制作虚假工资表等方式,作案上百次。截至案发时,他将单位工资款470余万元"神不知、鬼不觉"地揣进了自己腰包。 多起案件表明,一些曾经视为"苍蝇"的基层干部,所涉及的资金规模之大、贪腐程度之严重,远超人们想象。从犯罪心理学上看,这类犯罪因单次涉案数额较小,不会唤起嫌疑人的恐惧心理,且其认为犯罪行为不易被发现,久而久之发展成惯犯,涉案金额也积少成多。 五、来自管理的缺失 一些单位虽然建章立制,但却形同虚设。对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监督缺失,管理不到位。对赃款赃物、罚没款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特别是在资金的管理、审批、使用、审核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一些干部把公款当作"唐僧肉",肆意挪用、侵吞。一些窝案串案往往与"小金库"密不可分。私设"小金库"是一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由于小金库的存在,单位主管人员和有关财务人员私分、贪污或挪用小金库的款项,最终走向犯罪深渊。可以说,"小金库"是滋生犯罪的温床和腐蚀干部的催化剂。 六、权钱交易手段多样 ,群体性特征明显 一些案件中,有的利用节假日以"友谊"的名义收送现金、卡、物或邀请外出度假、旅游;或应邀赌博,邀请者故意输给被邀请人的形式行贿、受贿,权钱交易手段多样。从查处的案件来看,犯罪过程开始从个体单独作案逐步向团伙作案转化。在查处案件时,往往会出现查处一人带出多人的现象,窝串案现象较为突出。 七、错位的价值观及不良嗜好催生职务犯罪的现象频发 云南曲靖市一司法局出纳员,因深陷于网络赌博游戏不能自拔,将自己的工资、积蓄输光以后开始将黑手伸向单位的公款,在两年间利用职务便利,通过现金支票提取现金不入账的方式挪用公款达数百万余元,全部用于网络赌博游戏。后案发。 八、作案手段隐蔽,程序法律无用化思想严重 因为司法干警作案手段隐蔽,取证量特别巨大,造成查处难度大大增加。同时受贿与渎职犯罪往往交织相伴,是犯罪领域的孪生兄弟。 同时,一些干警程序法律無用化思想严重。重实体,轻程序,不尊重当事人权利;越权处罚;滥用强制措施,非法拘禁、超期羁押、刑讯逼供、虐待犯罪嫌疑人等现象屡屡发生。由于滥用职权,违法者严重损害了法治环境。特别是少数干警为了部门利益和个人私欲,违反法律规定乱作为、不作为,严重侵犯了公民人身权利、损害了群众合法权益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