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有什么区别九品中正制发展史介绍


  九品中正制是由曹操推行的一套选拔人才的制度,曹操非常喜爱人才,所以为了能在民间选拔出治国之士,所以推行了这么一套划分等级的制度。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后者会更加公平一些,因为察举制一般都是走后门的比较多,而九品中正制是把每个人都要分等级,这种公开的选拔是做不了假的。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九品中正制的发展史,可以说九品中正制影响了后代对于民间人才选拔的思路。
  一. 九品中正制的概念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
  二. 九品中正制设置方法
  以魏晋之制为例,其主要内容为: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且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任中正者本身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郡中正初由各郡长官推选,晋时改由州中正荐举,中正的任命权掌握在司徒府。州郡中正都设有属员,称为"访问"。一般人物可由属员评议,重要人物则由中正亲自评议。
  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家世又称"簿阀"﹑"簿世",指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如曹魏时中正王嘉"状"吉茂为"德优能少"。西晋时,中正王济"状"孙楚为"天材英博,亮拔不群"。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类别却只有二,即上品和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最高品。三品西晋初尚可算高品(上品),以后降为卑品(下品)。
  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又称"乡品",和被评者的仕途密切相关。任官者其官品必须与其乡品相适应,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又称"起家官")往往为"清官",升迁也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也慢,受人轻视。
  中正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可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一个人的乡品升降后,官品及居官之清浊也往往随之变动。由于中正品第皆用黄纸写定并藏于司徒府,称"黄籍",故降品或复品都须去司徒府改正黄纸。为了提高中正的权威,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
  三. 九品中正制创立与发展
  一首《曹操》唱出了一代"枭雄"曹操传奇的一生,其实在我的心中,曹操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是之后一切历史发展的开启者与奠基者。一部三国演义炒火了易中天式的教授,但仍不能改变《三国演义》妖魔化的诸葛亮形象及残忍奸诈的曹贼形象的深入人心。但在陈寿的笔下,所谓的"曹贼"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相信《曹操》的词作家林秋离在写下歌词时并不知晓曹操"唯才是举"也是九品中正制的原型。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都洛阳,是为魏文帝。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曹丕接受了颖川士族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创立时间的讨论:柏杨先生是肯定其创立在"曹魏帝国建立"之后,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也是这样认为的。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春,曹操死,曹丕继为魏王,他基本上遵循曹操关于选举的主张,并建立了九品官人之法,也就是九品中正制。"(详见《中国史纲要》二册第10页)《辞海》"九品中正"辞条也称:"东汉末,曹操当政,提倡‘唯才是举’。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采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将当地人士,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九品),政府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仍保持曹操用人‘不计门第’的原则。(《辞海》63页)】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与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由于各政权具有少数民族统治的性质,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不能与两晋南朝相提并论。北魏初、中期,未行九品中正制。孝文帝改制,班定族姓,始立九品中正制。但自河阴之变后,此制亦流于形式。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四. 九品中正制在各个朝代的演变及其作用
  关于曹魏的九品中正制:
  首先,这一制度起于魏延康元年,但其萌芽很早便有了:汉时开始有人以品区别官位人德值高低,曹操时期更是开始普遍"魏武始基,全立九品"。
  九品初创时在州郡两极设中正,在县级是不设的。另外,州中正设立时间较晚,在其设立以后,开始称为大中正,相应的郡级中正为小中正。
  在陈群初创到司马懿设州中正这段时间内,中正评定品级时多注重乡论,因此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选贤任能的作用。之所以这样,一方面创立之于本有恢复察举制的想法,更重要的,早期的世家大族与中央政权在权力的磨合上还不甚成熟。
  至司马懿设州中正制到西晋建立,是九品中正制走上成熟的阶段:
  司马懿初掌权,深感中正依乡论之评定不能够照顾到世家大族,要求废除。废之不成,而出于为后世夺权扫清道路的想法,司马氏又不得不对世家大族进行讨好;最后,他便委曲求全加设州级中正以修改之,而州中正的人选多出于世族,于是九品中正制始成为维护世家大族利益的工具。 中正选举开始门阀化,在入晋以后门阀化的历程最终完成。
  东吴的九品中正制:
  始于孙权,历孙亮孙休孙皓而不废直至吴终,它既仿魏制又独具特色。
  与魏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谓的州中正吴命名为"大公平"。
  产生原因如下:一、东吴与曹魏一样,其统治基础依赖当地的世家大族。东吴初至江东,如果不与江东四大姓(顾张陆朱)搞好关系则难以在东吴立足;二、 "好清议之风"在江东的影响,不亚于甚至还盛于中原。 东吴的九品中正制加速了孙权政权的江东化历程,保障了当地世家大族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兼顾到了北来流域特别是淮泗集团的政治利益。
  晋以后的九品中正制:
  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完善,晋以后的朝代基本上在制度上未作大的变更,一些损益的修改在此简略一提: 垄断性和封闭性是西晋九品中正制的两个显著特征。前者造成并巩固了门阀士族与寒门庶族的地位差异;后者则通过对士族的保护和约束,使其享有不可变易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这对后来的东晋南北朝奠定了基础。
  东晋和南朝中正组织扩大,而州郡中正的人选上,对牒谱能力要求更高了。而士族与庶族之间的等级差别更加明显。另外,作为上层人士,开始热衷于清议,渐渐脱离了政治现实,玄学发展登峰造极。特别的,南朝时出现了一种勋品制度,即以勋品为最高品级的一种品级划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九品中正制起到了补充作用(所谓九品,实际上不再含有九品,仅有上下品之别,即二品与非二品,这显然对人才和家世的评定不利)。萧梁时出现"官班"这一概念,但其实质也不过是对人才与家世的评定标准进行完善,对等级的区别加以强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保证了社会的等级森严,另一方面加速了士族阶层的腐化及其与权力的脱离。
  在北方,十六国时期的后赵有过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历史,这使得九品中正在北方得以延续。北魏时出现了中央与地方中正组织的分张,一改中正评定皆属中央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评定的进一步门阀化,而这种创革使得品评制度更为完善,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吸收人才的作用,这对北魏的政权强大提供了重要力量,当然,对于民族融合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其门阀政治的总特征却是没有改变的。这种特征沿至北朝结束。
  五. 各历史大家对九品中正制的评价
  易中天(选自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三十夺嫡之争):"当然魏国的短命的根本原因,倒不在于说是因为曹丕那个时候得意忘形了一把,这个如果算原因的话也只能算一个次要原因。那么根本的原因是制度,是什么呢?就是曹丕在称帝之前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个九品中正制的制度说起来很复杂,我简单地说,把它简单化一点,什么意思?就是做官的人世代为官。就是你如果是做官的,你的儿子也做官,你的孙子也做官,只要你祖上是做官的,你总归有官做;而从来没有做过官的人就很难做到官,这个就叫做九品中正制。那么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是和他的父亲曹操实行的 "唯才是举"这个人事政策是相反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争取士族的支持。那么那个时候东汉末年已经形成士族,你像袁绍、杨修这些家庭都是世世代代为官的,它是一个政治势力。为了争取这些政治势力的支持,曹丕实行了九品中正制。"
  刘访师认为,从公元220年到280的60年间,因九品中正制破处了察举制的束缚,在选用人才上出现了一派新气象,这是它的隆盛时期。
  吴霓认为,九品中正制是历史上选举制度继两汉察举、征辟后的又一变迁。作为一种选拔官吏制度。九品中正制对私学不可能不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很直接的。很明显的。九品中正制在客观上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学的兴盛。
  唐长孺认为,九品中正制诚然是曹魏中央集权对地方大族势力的某种妥协,但更体现了中央集权对地方大族势力的强有力控制。尽管创立九品中正制的初衷在于将选举权收归中央,但却无法逆转门阀专政的历史倾向,九品中正制最终还是巩固了门阀的统治。
  陈清泉、郑天禄认为,由于九品中正制存在着过多的弊病,在魏晋南北朝的三四百年间,政治上纷乱不已,阶级矛盾尖锐,道德风尚败坏,这一切也是同它的实行是有密切关系的。
  胡宝国认为,九品中正制应该与汉代的任子制进行比较研究,才可以更清楚它的作用。任子制与九品中正制虽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某些差异。首先,在人数上,任子制有严格限制。九品中正制建立时并不是一项特权制度,因此不可能规定高官子弟可以获得上品的人数。没有人数限制而在实际执行中又确实成为特权制度,这就构成了九品中正制度的一大特点。在此种情况下,高官子弟大都可以获得上品,步入清途,"坐致公卿"。其次,汉代的任子制不具有垄断性,而在九品中正制度下,广大庶族地主以及一般的低等世族很难进入上品之列,步入清途。没有人数限制、封闭性是九品中正制别于任子制的关键所在。在此制度下,高门世族的政治力量必然呈现出日益扩张的趋势。毫无疑问,在不断扩大基础上的世袭特权具有更稳固的特征,因为某一分支的衰落不会影响整个宗族政治权力的继续传袭。南朝一些高门世族的家世,往往可以追溯到晋代,其原因必定是复杂多样的,但九品中正制度的实行显然是原因之一。
  六. 结合资料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著名史学家钱穆曾说过: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尚无发现一种绝对有利无弊的制度,亦没有一种可以推行数百年之久而不出毛病的制度。所以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发展与衰落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在九品中正制前期其发挥的作用是其他选官制度无法比拟的。
  从东汉中后期起,世家大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实力开始增强, 政治上,两汉察举造成了一些官僚世家。经济上,世家大族占有了极多的土地和劳动力,拥有巨大的财产,为其政治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占有土地多少为评价的中国古代社会,世家大族通过各种方式兼并土地。 军事上,豪强趁中央政府解体之机扩张私人武装。文化上,世家大族拥有左右舆论的特权,他们特别强调儒家学说,保护自己的地位。所以察举制已经走到穷头陌路,新的制度取代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其产生具有必然性。
  后汉的战乱时期对官员人选的要求更着重于才能。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士人流徙迁移,致使汉"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九品中正制保证了选官在动荡年代的延续。
  九品中正制在实施的过程中,中正官是否"中正"是关键。初期选任中正比较慎重,多数中正对士人的品第也比较认真,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东汉以来浮华朋党之风,扭转了选士腐败的局面,国家也能选到一些有用之才。
  但是后来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职几乎全部被位居朝廷的大世族所把持。他们品评士人,往往把门第家世作为唯一标准。以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致使九品中正制偏离了选拔人才的方向,逐渐蜕变成门阀世族的政治工具。这样就堵塞了寒门士子的仕进之路,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那些门阀世族子弟由于前程无忧,也不愿下苦功去学习。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当时的教育。而门阀世族把持选士任官大权,归根结蒂也是为皇权所不容的。统治者的权力一旦有所巩固,必然要采取措施来加强对选士权的控制。
  终于当战乱渐渐平息,世家大族们已腐朽到难以保住自己地位时,九品中正制开始走上了尽头。
网站目录投稿:又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