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为什么说管仲不仅是个好还是创新的经济学家


  上回谈到管仲的《轻重》之术,到底是什么?我们再一次从 Chairman 与CEO 的窝心对话,而这一次的对话与之前的实在有点不同,这一次齐国的Chairman表现出春秋五霸的霸气……
  Chairman 与CEO 的窝心对话之:金权与王权
  桓公又问管仲说:「终身享有天下而不失去。有办法做到吗?」
  (桓公又问管子曰:「终身有天下而勿失,为之有道乎?」)
  【注︰这个Chairman有霸气】
  管仲回答说:「这办法不要先在普天下实行,只可先在本国实行。」
  (管子对曰:「请勿施于天下,独施之于吾国。」)
  【注︰这个 CEO 更有霸气】
  桓公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桓公曰:「此若言何谓也?」)
  【注︰有点火】
  管仲回答说:「国内土地的大小和土壤的肥瘠是有固定数量的,全年粮食的消费和剩余也有定数。主持国政的,只需经营好粮食就行。」
  (管子对曰:「国之广狭、壤之肥硗有数,终岁食余有数。彼守国者,守谷而已矣」)
  【注︰这就是所谓的在农业社会,管好粮食得天下】
  「也就是说,无论某县的土地多少,都必须有一笔货币贮备。在该县州里向农民贷放公款。到了大秋,粮价下降三分之一,国君便下令通告郡县属大夫管辖的里邑都来向政府交售粮食。粮价与时价相同,为国家把粮食贮藏起来。结果,国内粮食的2/3就纳入国内。翌年春天,粮价成倍上涨,就是因为此法。夏天,便把粮食按市价发放民间,此时百姓正需要粮食经营农事。到了大秋,就对农民说:『过去存在你手里的粮食是多少,现在国家要求折成货币归还。』百姓说:『手里无钱,只好还粮。』结果农民剩下的十分之三的粮食又归国家了。这样,利用粮价的上涨,掌握季节的变化,无不是国家的理财之道。君主取用大夫的存粮,是通过到国家手里的;取用百姓的粮食,是通过季节价格变化拿到君主的。囤积低价的粮食,再用高价卖出去,这都是有效的办法。…」
  (曰:某县之壤广若干,某县之壤狭若干,则必积委币,于是县州里受公钱。泰秋,国谷去参之一,君下令谓郡、县、属大夫里邑皆籍粟入若干。谷重一也,以藏于上者,国谷三分则二分在上矣。泰春,国谷倍重,数也。泰夏,赋谷以市櫎,民皆受上谷以治田土。泰秋,田:『谷之存予者若干,今上敛谷以币。』民曰:『无币以谷。』则民之三有归于上矣。重之相因,时之化举,无不为国策。君用大夫之委,以流归于上。君用民,以时归于君。藏轻,出轻以重,数也……)
  【注︰国家利用市场第一手市场信息,以货币纳粮,出轻以重】
  「这种『以重藏轻』的政策,使国家可以常保十个财政年度的收入。因此诸侯服不会发生征战,本国臣子也服从而尽其忠心。这就是以轻重之术驾御天下的办法,谓之为理财方法的实效。」(「以重藏轻,国常有十国之策也。故诸侯服而无正,臣櫎从而以忠,此以轻重御天下之道也,谓之数应。」)
  轻重,就是以小御大,以货币御天下之物。说得白一点,就货币发行人是王者,使用其货币者只有俯首称臣!
  掌握货币发行权,将主要战略物资以自己发行的货币支付,掌控战略物资,霸主之路,古今中外皆然。
  后记:我看管仲
  管仲身处的年代,正是周天子兵力不振之时,四周强捍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富庶垂涎欲滴。凭着齐桓公的强大实力,才得保中国没有被四周的游牧民族歼灭。因此,《春秋公羊传》:「南夷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
  管仲治国理念︰「王者藏于民,霸者藏于大夫,残国亡家藏于箧。」他明白真正的王者是一个藏富于民的社会。管仲知道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穏定的财政收入,他发明了「管山海」的盐铁专卖的制度,这一个制度为以后的国家使用,单单是盐税,就曾经占国家的收入的三分之一。
  管仲看透货币以轻御重的能力,以齐国货币成为支付货币,掌控战略物资,把齐国打造成春秋五霸,这种做法就是今日的大国也正在采用。
  管仲,是藏富于民的管治者,创新的经济学者,改革的领导者,也是挽救整个中国文明的守护者。
  原文发表于《堂前》
  版权:本作品由作者首发于经理人分享(managershare.com)。若非授权,转发时切勿删除版权信息,否则追究相应责任。
网站目录投稿:幼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