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检测机构,对全国6个省的31家水泥制造和20家石材加工企业进行了职业卫生调研和粉尘危害现场检测,并对部分粉尘危害突出的企业进行了暗访,调研和暗访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近年来,随着职业病问题的不断凸显,职业病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作业场所的粉尘危害成为职业病的重要致病因素。2013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在部分省市开展了水泥制造、石材加工两个领域的职业卫生检测调研,并对浙江省一些粉尘危害突出企业进行了暗访。为了对此次调研和暗访的背景、过程、结果,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详细介绍,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高世民司长。 记 者(以下简称"记"):高司长您好!2013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开展了水泥制造、石材加工企业职业卫生检测调研。请问调研的背景有哪些?为何选择这两个领域进行工作调研? 高世民(以下简称"高"):2013年5月至8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检测机构对全国6个省的31家水泥制造,以及20家石材加工企业进行了调研和现场检测。 根据各省(区、市)水泥制造企业调查摸底统计,目前全国约有水泥制造企业5 124家,各省(区、市)均有分布,职工总数约60万人,接触粉尘人数约20万人。从规模上看,大型企业46家,约占1%,中型企业1 383家,约占27%,小微型企业3 695家,约占72%。全国石材加工企业有近2万家,职工总数约25万人,接触粉尘人数约10万人。从规模上看,大中型企业50家,仅占0.3%,小微型企业1万8 986家,占99.7%。 水泥制造及石材加工工艺过程均会产生粉尘,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这两个行业中小微企业数量较多,接触粉尘人数众多。因此,此次调研选择这两个领域为重点。 记:通过调研,发现我国目前水泥制造、石材加工这两个领域职业卫生总体情况如何?存在哪些共性问题或突出隐患? 高:从检测结果来看,工作场所粉尘危害十分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普遍超过国家标准。水泥制造企业包装与装车岗位总尘浓度为4.07~462.73mg/m3,最高超标115.68倍;呼尘浓度为2.64~115.53mg/m3,最高超标77.02倍。石材加工岗位总尘浓度为1.50~852.00mg/m3,最高超标852.00倍;呼尘浓度为1.20~124.33mg/m3,最高超标177.61倍。 二是大多数水泥制造企业包装、装车工艺设备落后,除尘系统设计不合理,防尘效果差,一些水泥制造企业仍采用国家明令淘汰、污染严重的机立窑生产水泥;绝大多数石材加工企业处于"小、散、乱"的生产状态,且采用干法作业方式,作业现场管理混乱,粉尘四处逸散,没有任何防尘设施,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为接尘工人配发合格的防尘口罩。 三是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劳动者普遍没有接受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防护意识薄弱;在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岗位,部分企业违规使用劳务派遣工,规避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调研组对地方监管部门及企业,有何建议? 高:通过调研和检测发现,水泥制造企业在全国均有分布,各地区监管部门要摸清本地区企业的数量、类型、生产规模、从业人数及接尘人数等情况;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组织检测检验机构对辖区内企业工作场所进行现场检测,全面了解企业粉尘危害状况、防尘设施设置情况及粉尘防治管理情况。要将本地区企业粉尘危害现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抄送当地发展改革委、工业与信息化等相关管理部门,争取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多部门监管协作机制,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淘汰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且粉尘危害严重的水泥制造企业。 对于问题集中的水泥制造企业的包装和装车环节,必须进行综合防尘工程治理:一是加大对包装机技术改造,采用不漏灰、不插袋不出灰、掉袋自动停止灌装的包装机。二是参照GB/T16911-2008《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科学设计、改造包装机和装车机的除尘系统,优先采用袋式除尘器,在包装机底部、接包机、正包机、清包机以及输送皮带转接处,必须设置除尘罩,并确保除尘风量;在包装机周围安装围档,提高除尘系统效果;装车机必须符合JC/T2048-2011《袋装水泥装车机》标准。三是必须使用符合GB 9774-2010《水泥包装袋》规定的标准,减少因包装袋喷灰、破袋导致的粉尘逸散。四是新建水泥制造项目应优先采用全自动包装机,杜绝粉尘危害。 我们从2013年11月开始,对该行业分阶段进行治理,到2014年10月底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将提请地方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对于石材加工行业,目前湿法石材加工已在许多大型石材企业得到应用,降尘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必须加大湿法石材加工工艺推进力度,淘汰一批落后工艺企业。同时,对于缺水地区和无法采用湿法的异型石材加工工艺,建议着手研究一批高效、便捷、经济、实用的收尘装置,降低干法石材加工岗位的粉尘危害。 近年来,广东、福建等地区政府推行石材加工企业集中化管理,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产业园区,大幅提升了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也逐步走上了正轨,因此,改变落后地区的石材加工企业"小、散、乱"的局面,借鉴发达地区产业园区化是一个发展方向。建议各地在充分摸清当地石材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接触粉尘危害等情况的基础上,向当地政府上报,积极争取将石材企业进行集中化、园区化管理。 与水泥制造行业一样,总局计划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开展干法石材加工企业粉尘专项治理,到2014年10月底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提请地方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记:2013年,您带队对浙江省一些粉尘危害突出企业进行了暗访,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或情景?通过暗访,又发现了哪些普遍性的问题? 高:2013年12月5—7日,我带队以选矿企业、石灰窑工作场所职业卫生为重点,暗查了浙江省温州市、临安市、富阳市的多家企业,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在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温州矾矿炼矾厂的焙烧炉旁,我们看到正在铲运出料的熟石出料工一个个灰头土脸,都没有佩戴口罩。一名出料工人眼圈嘴边挂着一层"白霜",全是粉尘。我们现场询问了两名出料工,一个说从来没戴过口罩,一个说企业也没有发过口罩。个体防护是职业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企业应当配发合格的口罩,职工不戴,企业要督促职工戴,这是企业的责任。 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工程防护不到位,这些都是造成粉尘浓度超标的重要原因。我们对3家暗查企业的粉尘危害进行了现场采样,检测发现,温州矾矿炼矾厂焙烧炉熟石出料岗位粉尘浓度超标83倍(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达32%,属矽尘),临安市玲珑街道桥岭村甘坞岭石灰窑装车岗位和富阳市万市镇彭家村洪家石灰窑出料岗位粉尘浓度分别超标41倍和7倍。 其实,每一次暗访检查也是针对企业的一次职业卫生培训,暗访组既要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同时也要指出法规中是怎样规定的,企业该如何去做、如何去改。这次暗查中,我们利用与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会面的机会,向企业发放了《职业病防治法》单行本和宣传挂图。 在检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些小石灰窑的工人根本就没体检过。一位企业责任人表示:"只安排合同工做过普通体检,没有做过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是专门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体检,必须由取得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检查。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标准,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必检项目包括X射线高千伏胸片和肺功能等,此外,体检周期要按照接触粉尘性质和浓度的不同来安排,其中矽尘超标的岗位工人要安排一年一检。 目前企业工人流动性大,如果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没跟上,流动的工人一旦得了职业病,就无法证明是哪个企业的责任。而档案是最好的佐证,同时也是法律的要求,企业一定要做好。 记:对于加强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治理工作,2014年将开展哪些具体工作? 高:第一,与地方及有关中央企业合作,在水泥生产、石材加工领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举办若干期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及粉尘严重岗位操作人员培训班,提高两类企业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高粉尘危害严重岗位操作人员粉尘防护能力。 第二,做好治理示范工程。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选取治理工作典型,适时组织召开现场会,通过示范引导、加强督促检查等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集约化生产,使两个领域的粉尘危害得到有效治理。 第三,抓好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加强科研攻关,研发粉尘防治先进技术,做好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推动两类企业做好粉尘危害防治工作。 第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两类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先进经验,努力提升我国的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编辑 杨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