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职场第一排你敢坐吗


  说起第一排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话要说。无论是开会,还是培训,抑或是上课,只要会议室的第一排座位上没有贴上自己的大名,那——很多人都会自觉主动地"躲"到后排。
  其实,这里联想的还有上课提问的问题,演讲现场搞互动的时候,出现第一个打破沉寂现场的情况,经常要等很久的感觉,都盼着别人先举手。
  七嘴八舌
  刘星:不管是大会小会,是个领导都要挨个发言,经常都说最后再补充一点,结果补充完一点再补充另外一点,补充几次后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坐前排?谁的精神能有那么好,在高度催眠的发言里面不但要正襟危坐,还要随时提防唾沫星子的进攻。
  谢仁:领导自己都哈欠不断,还要我们挺直腰杆,要从头呆到尾就得做点其他事情打发时间啊!我总不能坐在领导眼皮子底下玩游戏吧?
  陈大宝:例会、项目会、推进会……每天至少有一半时间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一般我都会抢先坐到门边,会议开始后趁着领导不注意,拿起电话装模作样地出去打个电话,然后就不再进去,该干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去。
  怎么努力领导也看不见、得不到赏识和重用……被白领吐槽率最高的十大话题中,必然有备受冷落的话题。但抱怨归抱怨,每次开会时老板对面有空座的时候,却必然避之不及,缩着头在角落里。
  "你不是老鼠,领导也不是猫。"要在职场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有异于常人的胆量。
  而职场的第一排,老板对面的空座位,这也考验着不少的胆量。虽然,并非是坐第一排就会升职,不坐第一排就会被冷落。但是,积极的态度总得有吧!
  新手升职记从后排到前排从玩手机到踊跃发言
  低声聊天、玩玩手机,枯燥的会议很快就结束了。22岁的小然刚到单位,在方形会议桌上开会,没有固定的位置,只能在"一环外"的一排位置上随便坐下。
  每次都有老员工为了争论选题,火药味十足地唇枪舌剑。甚至时而歇斯底里的爆笑,时而针锋相对的讥讽,会议桌上的精彩却和她没有太多关系。
  "我是新人,做什么选题我的想法并不重要。"刚一开始,小然心安理得地在后排的座位上,消磨着会议的时间。
  "不要光在后排坐,坐我旁边来多听听我们的策划。"一次开会,小然被老员工邀请坐到了前排,并且有了属于自己的固定位置。
  旁边是老员工,再旁边就是大Boss.与老板的距离突然贴得这么近,小然有点手足无措,"不能聊天,不能玩手机,更不能累了挡着脸眯一会。"
  既然如此,她打起精神,仔细地听起了选题会,也找机会插几句话,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慢慢地,小然发现自己的观点开始得到老板的赞许,即使她说得不好也能得到鼓励,"融入会议后,我领略到每个环节都有特殊的乐趣。"
  小然的表现也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两个多月后她升级了。
  随后的日子里,小然在会议上越来越有自我存在感。
  她也开始主动争取坐到老板旁边,交换关于选题和策划的看法。偶然的机会,小然发现老板在开会时也在本子上涂鸦了一头猪,"老板也会在会议上开小差,原本严肃的形象一下随和了。"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小然现在已经升了两级,在老板旁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第一排心得坐上会议桌也在证明你的价值
  工作5年,刘永彬一连换了3份工作,但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明白开会时坐哪里还是一个这么大的学问。之前的工作,一到开会他都找机会坐到不起眼的角落,打发时间,虽然落得个清闲,但从来没引起过老板的重视。
  偶然的一次经历,触动到了刘永彬的内心。开会时,同事张明和他一样喜欢在角落里"开小会",张明负责了一个重要项目后被老板要求坐到前排发言,原本和他都默默无闻的人瞬间离开了自己的圈子,让刘永彬甚至有点"吃醋"。
  "能够坐到会议桌上的人,证明他的价值被发现了。"刘永彬反问自己,为什么不能主动表露自己的价值呢?发现了"前排效应"之后,刘永彬也争取在会议上"出镜",由于表现出色很快升职成为了部门负责人。
  去年,刘永彬跳槽到一家销售公司,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但同事和老板的关系却显得有些拘谨,第一次参与公司会议,他就发现同事们总是"躲着"老板。特别是老板对面的位置空着没人坐,刘永彬瞅准机会坐到了老板对面第一排的位置上。
  虽然是公司的新人,刘永彬并没有把自己当外人,而是提出了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意见和详细计划。老板一边听他讲,一边露出了赞许的表情。会后,刘永彬获得了和老板面对面的机会,更为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想法。
  "给老板留下好印象是意料之中的事。"刘永彬乘胜追击,第二次开会就坐到了老板右手边的座位上。"不但能和老板更好地交流,还能展现出我工作的积极性。"
  此后的工作会上,刘永彬积极地充当起会议主持人。老板提出的问题,他都会积极地回答。两个月后,刘永彬由普通员工升为老板助理,主管人力资源与业务拓展。同事们对刘永彬的升职速度目瞪口呆,都调侃他是不是"外星人",难道坐的是火箭么?
  老板也吐槽不要给第一排贴上"巴结"的标签
  "接到秘书电话通知会议室已经准备好了,走进去后员工都热情地和我打招呼,会议期间都畅所欲言。"这是一位企业总经理徐刚向记者描绘的理想场景。他说,希望自己主持的会都有愉快的氛围,这样可以有效地交流。
  但事与愿违,徐刚期待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如果不是特地安排,越是离自己近的位置,愿意来坐的员工越少。不过,徐刚能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也曾因为不敢靠近领导,开会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里。现在回过头再想一下,当时的行为太过幼稚。"领导身边哪有什么雷区,员工的紧张感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徐刚说,也听到过不少员工谈论起没人坐他附近的座位,"只有想巴结他的人才使劲往那边贴。"贴上谄媚的标签后,徐刚附近的座位就更少有人来坐了,他试图让员工明白,领导更注重员工的才干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以此让更多员工坐到他周围。
  在圆桌会上,身为老板的他比较留意员工的表现,特别是坐在他对面和附近的员工,因为在会议上坐显著位置,并畅所欲言的员工往往具有主人翁的姿态。"一抬头或者一转头就能看到的人,自然会给予更多关注,他们的机会相对来说也更多一些。"
  "不要小看会议桌,这也是检验人才的地方。"无论是哪个员工发言,徐刚都全神贯注地倾听,分析员工发言内容的逻辑和思维,观察员工的精神状态和举止。无论大型会议还是圆桌会议,小动作过于频繁的人都会让领导觉得反感。
  对于员工提出来的问题,徐刚会倍加重视,"这往往是最急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如果员工躲着领导,那还怎么交流呢?"徐刚觉得,在会议上做出躲避姿态的员工,缺乏胆量和工作的积极性。
网站目录投稿:沛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