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佛在你我的心中五


  佛,在你我的心中
  ——秋乐斋读经悟佛札记(81则)(5)
  七0
  六祖在《坛经》中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接触诸种外境而心不乱,"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可见禅宗的禅定是在清净的智慧观照,不在于统一心的定境。因为若住于统一心的定境,依旧未离执著。
  所谓执著,就是当你面对任何人、物、事的时候,首先强调"我"看到了什么,而加进价值的判断。这样做了,就是执著。
  禅的所谓不执著,是说任何一样东西、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个人在他面前出现的时候,他自己不会加诸任何意见,而对方所需要的东西,却恰如其分地给了他反应。
  在涉及亲子关系、男女关系及财产等问题时,最容易使我们感到自我中心的执著;其次就是名誉和观念。对于修行者而言,最难化解的执著是感觉到自己有自我的成就,自我的经验,他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是无法摆下自我的观点价值和经验价值,所以尚有骄慢心。因此凡是有自我存在的价值肯定,便是没有真得解脱,也没有真正完成无漏的智慧。
  七一
  禅是细微处的光明,是你还没有发现的人生。   日月经年,世事无常;人生如月,赢亏有间。   禅者总是站在理性的高度,以超越红尘的洒脱来参悟人生和自省生命的。   无论困境逆境,总是春风又绿江南岸。   纵使绿肥红瘦,亦觉得另是一番大好时光。   七二
  从自私到无我,我们将会活得更有智慧,更有慈悲心。若得无我智慧,心不生烦恼,慈悲为怀,奉献一切而不求回馈,这就离佛的境界不远了。   上善若水,水中满是禅意。人生是一条污浊的河流,要想超越狭隘的自身,必须成为大海。   误入红尘君莫怨,人生处处有桃源。   对任何事情都不要太乐观,也不要太悲观。   七三
  禅宗的最高境界不是绝尘脱俗,而是和光同尘。   真正的禅悟是那种物我两忘而天人合一的瞬间。   七四
  禅是很难表达的一种内心的世界、主观的经验,只有亲身体验的人才会明白。   对于体验到禅的人来说,禅是一种普遍的存在,俯拾皆是;又是一种内外的统一,全体的和谐。   禅悟的体验是属于主观的,解脱的感受是属于内心的。如果心有所囿、心有所著、心有所系,便会被境所转,反之便得解脱。所以禅宗特别注重心的历炼。禅修的功夫又叫做安心,只要心有牵挂,便不能安。必须无心可用,才能无心可安。无心可安了,你便真的解脱了。解脱了,你纵然身陷囹圄,乃至绳捆索绑,斧钺加颈,也能够旁若无人,谈笑风生。   这就是内心的自在。它属于精神的层次,非局外人所能分享也!   禅又是无我的智慧。无我、无相、无心。这里的"无",并不是等于没有,而是指的心无所住的自我解脱。有了禅悟,就有了智慧的功能。这就是慈悲。   有了慈悲之心,就会积极地施舍所有的一切,真正表现出一种无我、无悭的智慧。   七五
  真正的悟佛不仅仅是养生、求福报,而是在进入精神境界后,顺其自然,返回人之本而开悟,获得天人合一或与宇宙互通的大智慧。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佛教积累了无数的充满睿智让人彻悟的哲理故事,留下了一句句发人深省、荡涤心灵的佛语经典,使我们顿悟,让我们在尘世的喧嚣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在精辟的禅思中咀嚼人生百味,活得自在安然。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佛教是一切科学的原动力"。   英国的鲍罗登博士说,"佛教为今日人类之救星","佛教高出一切宗教"。"佛法有其深奥、广大处,最真实适用处,决非现世一切学术、宗教所可企及。"   当然,佛也不是万能的。佛不能让我们得以解脱,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解脱的方法,指引我们看清世间百态。用佛解读人生,并不是要我们消极处世,也不是要我们逃避现实。通过领悟佛的智慧,我们可以参透人生的禅机,发现人生的真谛,升华人生的意义。   学佛之前,我所做的都是迷梦。学佛之后,做的便是半醒半迷的梦了。   梦,终究是梦。但愿不要做恶梦。   拥有了佛的智慧,毕竟能够从容面对生活,坦然面对逆境。融入了佛的精神,就能使信心更加坚定,勇敢地克服一切障碍,快速摆脱逆境的困扰;拥有了佛的态度,就能乐观豁达,看透荣辱,得失不惊;融入了佛的思想,我们的内心将更加充实,道德更加高尚,感情更加纯洁,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就可以把我们的生活、工作推向高高的意境。   七六
  成佛,是许多修行者的梦想。   他们是把佛当作无所不能的神来看待的。   其实,佛只是一个假称,是一个名相。而"佛陀"这个词汇本身,并不能代表哪个大觉之佛。"佛陀"应只是一个修行的象征。对世间人来说,成佛也只是一个象征,是一个假说。   真正的成佛,不是人类言指表达的那个内在。成佛不是上天做神仙,也不是在寺庙里当教主。成佛只是你自己的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与别人无关。   凡是宣告自己已经成佛的人,那一定是个骗子。   七七
  佛法是可以触摸的信仰,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是一种人生的活法。   苦由心起,道由心悟。   学佛,关键在于一个"悟"字。   体悟生命的幽微精彩,觉悟生命的荒谬与奇妙,透破人生的执与放,感悟通往生命与天地宇宙奥秘的道路。   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洞穿人的本质。   这样,你就有了大智慧、大自在、大无畏、大解脱。   七八
  佛家认为,一切的生命都在生老病死之中。一切的精神现象都在生住异灭当中。一切的物质现象都在成住坏空当中。   既然这样,就要用你的正直、你的真挚,把你周围的幻影看清楚。   看清了幻影,你还会执著于尘世间的名利得失吗?   七九
  一位佛学家言: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的,是在宗教、哲学之上的。   八0   人与佛在本体上是相同的。他们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境界上。   用人的眼光看,世上的事物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是应该追求的对象。而在佛家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幻的,靠不住的。一切的追求都将无济于事,是人类苦恼的根源。   "二道相因,生中道义"。这就是说,一切对立的双方都是互为因缘,说到一个方面就应该提到另一个方面,由此而保持中道的意义。   超越于对立面之上,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心中坦坦荡荡,没有障碍。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既不刻意行善,也不为非作歹。没有烦恼,快乐无忧。无心,无为。这大概就是佛的境界了。   八一
  佛性在哪里?就在众生中,就在人的生命体中。   佛性就是人的本性。   所谓佛,就是觉悟,就是解脱了的人。   慧能说,"凡夫即佛"。在他看来,修习就是认识自己心中的佛性。   希运禅师也说,人只有一个心,佛心就是你自己的心。   佛不在西方,不在庙里,不在深山,不在天上,不在他处,就在你自己的身上。   佛不在别处,就在你我的心中。   佛,就是我们自己!
网站目录投稿: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