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很多人都叹息崇祯对于明朝来说出现的太晚,就算他有励精图治的决心但朝政根基已经腐朽,他一人很难改变现状。崇祯皇帝毕竟不是神,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虽然他大力铲除阉党,使得朝堂一改往日的风气,但魏忠贤势力的浇灭,却使得文官集团逐渐膨胀。这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又形成了另一个问题。崇祯想要挽回大明基业,可能需要给他第二次机会。 1.培植下一个"魏忠贤",对抗文官集团,给自己挡枪 如今许多人都说,崇祯诛杀魏忠贤是一个巨大错误,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大明帝国灭亡,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魏忠贤嚣张跋扈,擅权自为,不利于新皇崇祯树立权威,被收拾是必然结果,可不能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打压得太过,让其喘不过气来。为啥呢?道理很简单,宦官是依附于皇权的寄生物,与皇帝站在同一条战线,是对付文官集团的一把利器。 文官集团,自我标榜孔孟后人,常以"劝谏"为名与皇帝对着干,干扰政务推行,有时还以辞职威胁,消极怠工,迫使皇帝让步,崇祯就深受其害。所以,崇祯不能将宦官集团往死里打,不能事事依着东林党,受其摆布,而是应该培养下一个"魏忠贤",让其与文官集团对着干,为自己挡枪。如此一来,既可以避免与文官集团直接冲突,又可以让文官集团出于利益考虑,支持皇帝决策,以增强对付宦官筹码。换句话说,崇祯应该用"平衡术",不能过度打压一方,也不能过度重用一方,尤其是后来被证明遇到危险则变节的这帮东林党。 2.将手伸向东南,向工商业阶层征税,解决紧迫的财政问题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打仗和做事都离不开"钱",没有钱一切都是白搭。崇祯在位17年,财政问题从来就没得到解决或者说缓解过,最后活活被"钱"整死了。例如,李自成兵临城下时,说给百万白银犒军,便撤退回陕西,还愿意出兵辽东剿灭女真,然而崇祯却拿不出这笔钱。那么,是大明没钱吗?拿不出这百万白银吗?非也,大明不缺钱,只是钱不在国家手里而是在东南富户哪里。 想想李自成进京时,短时间内从官员手中弄出7000万;高杰、刘良佐等江北军队想进扬州驻扎,市民为了免受兵扰,自愿拿出百万白银犒军。所以,解决财政问题,可以向东南富户征税。考虑到这些富户背后是文官集团,所以征税得让宦官出马。此外,对于那些富可敌国且作恶多端的官僚、富商,则让宦官收集证据,而后抄家充入国库。 3.加强遵化、蓟门、古北口、喜峰关一带防线,扶植蒙古对抗后金 从军事角度来说,对大明威胁最大的是东北关外女真,而当时明军又不具备与其野战之能力。所以,崇祯得如此操作,在财政充足(从东南弄到)之基础上安抚好北方饥民缓解国内矛盾,而后在遵化、蓟门、古北口、喜峰关一带修筑防线,配置红夷大炮与西南狼兵,防止敌军破关而入。同时,重点扶植蒙古林丹汗,以财力支持其对抗皇太极,让两者相互厮杀。对于早就不满皇太极的阿敏、莽古尔泰这两大贝勒,则想办法争取拉拢,如给予他俩封王许诺,给予互市权力等,在后金内部制造矛盾。要知道,阿敏与其父亲舒尔哈齐一样,早就想自立为王,可实力不济,不得不受制于努尔哈赤家族罢了。遵化防线巩固,强大的林丹汗存在,以及内部矛盾重重,再加上关宁军牵制,皇太极想绕道蒙古南下劫掠中原,无异于痴人说梦。 4.用人不疑,组建强大文武班底,充分发挥各自才干,荡平女真、李闯 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守住祖宗基业,崇祯必须组建起强大的文武班底,作为中兴帝国之基石。崇祯即位时,文臣武将众多,阵容相当豪华,孙承宗、杨嗣昌、洪承畴、袁可立、袁崇焕、满桂、赵率教、孙传庭、卢象升、曹文诏、曹变蛟,等等,无不是当时优秀人才。当然,他们能发挥自己作用,前提是崇祯要用人不疑,放手放权让他们去干,而不是政策摇摆不定,事事犹豫不决,坑死了这些人才。强大文武班底组建后,整顿军队,着手对付关外女真与中原农民军,一一将其摆平。有财政赈灾,北方饥民数量大大减少,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折腾不起来,容易快速搞定。关外女真呢?林丹汗牵制,阿敏、莽古尔泰等在内部闹事,皇太极也难以做大。可女真封建化程度较高,皇太极又雄心勃勃,所以对明朝还是存在威胁。为此,崇祯应该让孙承宗统筹规划作战方案,洪承畴督师,袁崇焕镇守大后方,卢象升、孙传庭、曹文诏、曹变蛟、满桂充当前锋大将,袁可立率水师协助,出关消灭皇太极,将其打残,再现"成化犁庭"之辉煌。 总而言之,崇祯即位时,手中还是有一副好牌,局势也并非烂到不可收拾之地步。若想守住祖宗基业,崇祯必须在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之间维持平衡,而后方能将手伸向以文官集团为靠山的东南富户,征收商税来缓解由财政紧张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待到内部稳定后,再着手解决关外女真问题,消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