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的推广和实施,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与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文章在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内外部监督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内部控制 风险评估 信息沟通 内部监督 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环境和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缺乏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尤其是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预决算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给高校的管理活动带来很大的风险隐患,随着经济管理活动日趋复杂化,教育体制的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的不断推进,也对高校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高校的内部控制能力,对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库集中支付与高校内部控制概述 (一)国库集中支付概述。国库集中支付,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或用款单位的一项国库管理制度。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利于提高财政性资金的拨付效率和规范化运作程度,有利于收入缴库和支出拨付过程的有效监管,有利于高校用款及时和便利,增强了财政资金收付过程的透明度,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高校内部控制概述。 1.高校内部控制的涵义。高校内部控制,是指高校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要素构成,具体体现为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以及落实制度所需的控制程序和措施。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提高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正确性、保证财经纪律和高校各项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保护高校财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办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高校内部控制的原则。高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主要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高校的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实现对所有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二是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高校的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三是制衡性原则。高校的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建立议事决策机制;规定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规范内部授权审批程序和强化评价与监督;建立预决算、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部门和岗位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建立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评价和轮岗等机制,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和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底线,自觉依法履行职责。四是适应性原则。高校的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二、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招生政策的变化,高校面临着新的严峻的工作形势。现阶段,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在国库集中支付的影响下得到了加强,但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对高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部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 2014 年1月起施行,但是该规范仅作了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明确的指导,高校的内部控制建设只能根据众多规章中的相关零星规定摸索前行,而部分规定是相互矛盾的,高校內部控制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很难得到保障。 (二)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不完善。高校教职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偏弱,对国库集中支付程序也模糊不清。受高校教学规律的影响,教职工偏好于期初期中开展工作于期末集中报销,而期末尤其是年末是财务编报和预决算的繁忙时期,给财务部门带来很大压力,极易造成国库集中支付中资金使用不规范、一些指标不够用而另一些指标多余、本年指标难以用完却挤占下年指标等情况,本年指标未用完,财政部门还会酌情缩减下年指标,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国库集中支付和高校内部审批手续较繁琐,使得审批时间通常比较长,国库集中支付的风险控制能力还不够强,相关措施也不够完备,对于风险问题的管理更注重形式而非实质,极易造成管理缺失的情况,增加风险。 (三)信息与沟通存在障碍。预算编制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相互独立且口径不一致,使得高校内部控制的信息与沟通存在很大障碍,加大了单位预算编制、资金支付、账务处理和年终决算的难度。预算是高校经济活动的源头,预算编制人员常根据上年经验编制下年预算,这使预算与实际存在偏差。此外,预算管理要求预算指标精细化,而国库集中支付人员、财务核算人员与预算编制人员因岗位不相容,需要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而每人对资金来源、经济分类、会计科目等的理解不完全一致,不可能完全按照预算既定的类别支付和核算,导致预算编制、资金支付、账务核算和年终决算存在偏差。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很多高校内部控制的监督工作是由财务部门负责,无法保证监督工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少数高校设置了内审机构,但是内审机构的独立性不高,且由于各项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很好的执行,监督工作形式化,不能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财政部门更关注资金的分配和执行进度,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却并不重视,不能保障资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的措施 在新时期,高校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和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建立与时代和环境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高校应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加强完善内部控制。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高校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高校内部控制的原则,结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与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与发展目标一致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立标准清晰的内部控制工作程序,及时对其进行评估和修正;建立可操作的内部控制考核体系和评估标准等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和规范化,保证各岗位之间权责明确、相互监督。此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要贯穿高校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全过程控制,这不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更是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实施。 (二)完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编制更加科学规范的预算,按照预算进度执行;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监管力度,对高校的经济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健全审批与支付制度,保证资金安全;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员参与意识,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减少支付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三)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在内部控制中引入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预算编制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同步,资源共享,全面记录、分析高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与结果,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传递。对关键岗位实行轮岗制度,并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加强资金使用与核算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日常业务中形成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时,要保证高校的各项经济活动都处于内部控制的监督之下,对整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实行全过程、多角度的管理和控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及时了解高校目前的运行状况,对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大损失的发生。 (四)加强内外部监督。高校应建立独立高效的内部审计机构,健全内部监督体制,提高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业务水平,将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微观审计和宏观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作用,对高校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同时,为更好地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引入专业的外部审计监督。对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导致的风险,并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尽量减少风险发生时的损失,提高单位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和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控制风险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现了资金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具有很大影响,为单位内部控制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提高了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透明度。高校应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发展目标,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管理经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各项经济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办学效率,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绿萍.高校国库集中支付下财务风险控制策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 [2]王浩.结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J].财会学习,2016,(08). [3]伍洲.浅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 [4]陈美娟.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3). [5]张勇.基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探析[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5,(08). [6]陈荣芳.试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J].商业会计,2013,(08). [7]何军.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会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