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跟 iPad 用户的使用行为有哪些不同? iPhone 用户行为特点 早上,看图书&新闻的人比较多,早上挤公交,坐地铁,获取最新资讯,这个时段看电子书,新闻类的APP最符合使用场景了; 中午,下午用户依然活跃,说明上班时间偷偷玩iPhone的大有人在;下午和工作日使用商业&旅行类软件的人增多,在14-16点比较明显,我的分析是这个时候可能是查机票,酒店,旅行行程的人比较多; 睡觉前2小时最活跃,娱乐类应用使用频率明显上升,相信很多人睡前都会刷刷微博,看看高清影视,翻翻百思不得解这样的应用; 工作日活跃,周末活跃度下降,周末有各种外出活动,出去玩会经常用到手机优惠券,LBS之类的应用,用手机娱乐,打发时间的需求就变小了。 iPad用户行为特点 早上起来用iPad的少,不如iPhone用户活跃,因为Pad实在太大,不易携带,早上通勤时用显然不合适; 中午有一个活跃小高峰,终于可以休息了,随便翻翻; 下午工作时下降较明显,上班时玩Pad,目标有点大,还是忍住; 晚上19-21点使用率很高,非常活跃,远超iPhone,且此时段游戏应用打开率非常之高,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是回到家,坐在沙发上,放松一下,白天公司憋很久了,早就想玩玩游戏,晚上补一补; 工作日使用频率一般,双休日很活跃,使用率明显上升,平时可能上班就没带iPad去公司,周末休息了,家庭聚会变多,特别是有孩子在的时候,iPad更是利器,一机多用,寓教于乐,其乐融融。 用户在周末和工作日使用 App 的行为有不同吗? 商业&旅行和图书&新闻,这两个类别的应用超过50%的使用时段都是在工作日,是最常在工作日使用的应用类别。而游戏、摄影&音乐、社交和生活类的应用则明显在周末使用较多。 其中,iPhone在工作日被使用较多,而iPad更多在周末被使用。iPhone使用的黄金时段在7-17点,iPad使用的黄金时段在18-23点; iPad更倾向于满足休闲、娱乐的需求。 用户在哪类 App 上使用的时间最长?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者,跟用户喜欢哪类APP有很大关系。而且根据应用的类型不同,标准也不同。 对于音乐类、视频类和阅读类的可能3分钟就算很短,30分钟也不见得是最长的,而且频率会很高;而天气类的、闹钟什么的应用的可能3分钟就属于比较长的使用了,而且频率还不会太高;工具类的应用虽然使用时间不会很长,但频率高。所以光关注使用时间没用,要多维度分析。 如何来分析活跃用户和留存用户? 用户每天既会不断新增,也会不断流失,如果单独只看每日活跃用户数,是很难发现问题的本质的,所以通常会结合活跃率和整个APP的生命周期来看。 活跃率是指活跃用户/总用户 通过这个比值可以了解你的用户的整体活跃度,但随着时间周期的加长,用户活跃率总是在逐渐下降的,所以经过一个长生命周期(3个月或半年)的沉淀,用户的活跃率还能稳定保持到5%-10%,则是一个非常好的用户活跃的表现,当然也不能完全套用,得视产品特点来看。 留存用户 留存用户和留存率通常反映了不同时期获得的用户流失的情况,分析这个结果往往是为了找到用户流失的具体原因 那如何来看呢?有几个指标。 次日留存:因为都是新用户,所以结合产品的新手引导设计和新用户转化路径来分析用户的流失原因,通过不断的修改和调整来降低用户流失,提升次日留存率,通常这个数字如果达到了40%就表示产品非常优秀了。 周留存:在这个时间段里,用户通常会经历一个完整的使用和体验周期,如果在这个阶段用户能够留下来,就有可能成为忠诚度较高的用户。 月留存:通常移动APP的迭代周期为2-4周一个版本,所以月留存是能够反映出一个版本的用户留存情况,一个版本的更新,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用户的体验,所以通过比较月留存率能够判断出每个版本更新是否对用户有影响。 渠道留存:因为渠道来源不一,用户质量也会有差别,所以有必要针对渠道用户进行留存率分析。而且排除用户差别的因素以后,再去比较次日,周留存,可以更准确的判断产品上的问题。 哪类应用的用户日活跃度最高? 衡量APP用户活跃度有三个重要的因素,第一个就是用户日开启率,第二个是启动频次,第三个就是停留时长。理想状况下,一个APP每天启动的次数越多,每日启动停留的时间越长,表明用户的活跃度就越高。 每类产品因为自身的特点和使用场景不同,会有差别,我认为以下几类是用户高活跃度的应用: 高启动短停留型:以工具类软件为代表,流量监测,清缓存,杀进程,此类应用打开时间非常短,通常停留只有十几秒的时间,但的确是用户经常要打开的应用,而且使用的频率非常高; 刚需型:典型代表,微信,美图秀秀,天天动听,奇艺,分别围绕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来满足用户几个最主要日常使用的刚性需求,用户活跃度不是问题,缺的永远只是更好的产品; 周期性启动型:如日历,闹铃,天气,因为使用场景和习惯的原因,此类有使用规律的APP特点是日开启率较高,停留时间可能不长,打开频次也不高,但非常有规律; 内容消费型:新闻类,阅读类,电子书,小说,笑话,漫画等应用是活跃度非常高的,携带方便,网络依赖小,可离线看,这就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便利,公交,地铁上,睡觉前躺床上都是很合适的使用场景; 碎片时间型:社交类应用是时间杀手,特别是微博客户端,碎片时间利用率很高,无论从启动频次,停留时长,留存来看,都有很明显的优势,因为这里已经是用户每日获取信息,交流互动,闲逛最重要的社区和平台,再加上衍生出的微博社交的变种应用,也是用户高活跃的产品类型。 从地域上上来看, iOS 和 Android 的设备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Android设备 广东的Android设备用户总量是最多的,但份额占比增长已不明显,保持稳定; Android设备总量前6名的省市是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福建,上海: 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的总量虽高,但明显可以看到份额占比在下降; 二线省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势,表明Android设备已经开始向内陆省市渗透。 iOS设备 广东还是最高,占比接近13%,加上北京,上海,浙江,江苏4省市处于第一集团,占据了大部分份额,直辖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的iOS设备要远高于其他省市; iOS设备的整体分布变化不是太明显,但有看到辽宁,吉林,山东,台湾,新疆的占比有小幅增长; 有趣的是,反而香港的占比在Q4有明显的下降,因为iPhone 4S的发布,有大量的香港发售的手机过关进入内地,导致香港本地iOS设备的占比明显下降。 新应用在 iOS 上如何推广最有效? 有几点关键要素: 传播便捷,收费后1-2周做限免,基本你的APP信息都会被大量的限免网站和APP的爬虫抓取,只要价格一变动,就很容易被收录,APP就获取到了曝光的机会。 目的直接,用户去限免网站,打开限免APP通常就是去为了下载新应用的,特别是APP Store里不易发现的一些好应用,这跟新应用寻求曝光则是非常match的,比banner硬广效果好。 路径最短,通常都是在限免APP里直接下载安装,无需再通过itunes的中转,所以减少了转化路径,所以激活率通常较高。 成本最低,通常是不用花钱,而且每个APP都可以做,所以为什么不用呢? PS:第一你的产品质量过关,包装到位,最好是在付费阶段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口碑,对于传播的安装是有巨大提升的。第二,需要主动和一些限免站点联系,因为好产品更容易得到编辑的推荐。当然,当限免成为一个常规手段,大家都在使用时,效果难免会变差,但依然值得去做,只是切忌太做的太频繁。 还有其他哪些主要推广方式? 专业评测站点,新闻稿,软文: 但对于品牌的曝光还是很有帮助的,缺点是广告效果不好准确评估,很难把握转化效果的分析,但也是有效果好的例子,有专门介绍各类APP或游戏的站点,量还可以,做的好的需要花钱,而且相对比较贵,如FAAD,好的推广位置和时间需要预定,且价格不菲。 微博,社交网站: 单纯通过APP内分享下载链接的方式一般来说效果不是太好,除非是产品特别适合微博分享的个例,因为用户也有意识的辨别广告的,没有太大价值的内容分享也不会很积极,甚至有时在分享时还手动去掉下载链接或者干脆不分享,比较好的方式是微博大号的运营和宣传,推广时通过大号转发,活动软广告的方式来做宣传,但这个还是要看产品,如果具备社交传播的一些特性和要素,加上非常适合的推广手段,传播起来效果会很好。 付费广告: 通常是各大广告平台的付费广告业务,优点是效果可以有方法评估,缺点是成本高,Android和iOS的单个用户推广成本为3-8元不等,冲榜时倒是可以考虑,但不太适合中小开发团队长期使用。另外就是各个APP市场,限免站点购买广告位,通常是按天/周的刊例价计算,相对比较贵。 交叉推广: 推广的辅助方式,免费,不像纯广告,体验也可以设计的非常好,但最关键的是看和什么产品换,相互之间的用户群是否匹配,找对了合适的交叉推广的对象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在iOS上,榜单效应还是很明显的,达到推广临界点,拿到的自然增长带来的用户才是最高性价比的方式,最重要的还是根据当前有限的推广资源来组合推广方式,最大化推广的效果。 什么样的应用适合免费 + iPad、什么样的应用适合收费? 适合iPad的应用类型 对于非游戏类产品而言,iPad不是很普遍,大部分都是免费,没有太好的收费模式。目前包含内容付费和线下消费品付费的APP比较适合做IAP。 内容付费:这是一个较常见的产品类型,提供优质内容还是有市场的,例如电子书,小说,漫画,杂志等。 线下消费品付费:电商类、O2O类的产品也是非常适合做内置付费。例如京东、淘宝、当当、美团等。但这类应用对整体的线上、线下服务链供应要求相对较高,而且基本支付都是绕开App Store采用支付宝或者网银这样的第三方支付。 适合收费的应用类型 适合收费的应用就非常多了,可以说五花八门,产品好是硬指标吧,不然没法卖钱,其次就是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 常见类型,主要是满足刚需和一些小众需求: 工具类:办公助手,远程遥控,记账本 图书类:各种付费的电子书,杂志 学习类:背单词,词典,教材 社交类:微格,Weico pro 有特色功能,门槛较高的类型: 导航类:高德,凯立德,百度地图 商务类:名片全能王 医疗,财经类:Pill identifier,金蝶随手记 最后列几朵收费软件里的奇葩:WhatsAPP、Evernote、Camera+ 收费型产品也可以发布免费版本来提升销量的,免费版提供产品独特特性的体验,付费版提供完整的功能,通过产品的体验来做营销,名片全能王和Flashlight就是非常适合做体验营销的产品。 当用户流失比较明显后, 如何提升活跃度? push notification 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吗? 提高活跃度这个是大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APP运营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有几个方法。 1. 产品设计时体现 在用户使用的时候就要让用户知道可以每天进来看看的,比如每日签到、每日登录奖励、社区新鲜事等。 当然,用户回来以后,要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停留一段时间,而不是完成这个任务以后就立刻关闭应用了,否则很快用户就会对任务失去兴趣了。 2. 有规律的版本更新 这个已经有很多开发商实践过了,每次更新一个新版本以后,都可以刺激用户活跃一段时间。 最好是2-3周更新一个版本,比较夸张点的像miui一周一个版本。 更新说明也值得好好写,这样用户在看到有新的功能也愿意去尝试使用,以前不活跃的用户有可能因为使用新功能而活跃起来。 3. No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