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乐园八


  八
  杨正伟坐在飞机上,全身突然抖了一下。他定了定神,发现飞机是很平稳的,而自己的身体确实在瞬间发生了强烈的一抖。仿佛几十年前的那一颗子弹从血脉中穿透时空而来,杨正伟的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后一靠,头上渗出些许细汗来。   这时,空姐用比平时更加柔美的声音报告,飞机正在下降,马上就到北京了。   一下飞机,早就等候在那里的专车把杨正伟一行接到了指定的会议宾馆。   这时,他才知道王珩失踪了。   杨正伟是一个很冷静的人,只要不喝酒,就没有什么话,除了一双眼睛躲在眼镜片后一闪一闪,总是不动声色。从这一点上看得出,他从父亲那里得到了高大的身躯,而从母亲那里,不,应该说是通过母亲从外公那里,则继承了过人的精明。所以,当他得知王珩不知去向的消息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打了几个电话。果然,不到一个小时,王珩就给他来电话了,但在电话里说话的不是王珩,而是扣住王珩的人。   "误会,误会,完全是个误会,完全只是一个误会!"   "没事,没事,完全没事,完全没有一点事!"   杨正伟发现自己参加代表团来北京开会的这个身份还真是特别重要,特别管用,也可以说,特别靠谱。你说,人家为什么前倨后恭?对方一再表白,都是为了保障您的安全万无一失,都是为了对您服好务!   原来,王珩当时的装束和神情,被怀疑是恐怖分子,于是被扣留下来进行严查。对方是执行公务,而且一大帮人在长时间的执勤过程中一直没有发现任何值得怀疑的对象,好不容易扣住了一个神情乖张的王珩,正起劲地开展盘查问询,却接到有关方面的电话,被告知只是个误会,于是很扫兴地赶紧赔礼道歉,赶紧放了人。   哈哈哈,王珩完好无损地回来了,不仅丝毫没有影响晚上的饭局,而且,他的行为和历险反倒增添了意想不到的气氛。   气氛一好,酒就多喝;酒一多喝,气氛就更好!   一哥们,对杨正伟此次进京的特殊身份和特殊待遇,本来就眼红,心想,你这小子有多大一点能耐,咱哥几个谁不心知肚明呀。可看把你给神气得,整个北京城的人每天出个门、上个班、开个车、走个路,都给弄得提心吊胆,处处被管制着。你不就是一个基层干部吗,平时来北京找人办个事什么的,那不都是哥几个高看你一眼才帮你张罗着的吗,帮你罩着吗?可这会儿你怎么就这么张扬呢?你不就来北京开个会吗?你一个人来参会,多少人鸣笛开道、好吃好喝地侍候着,你还私下带着一帮子人进京,这不,还带着一个漂亮妞,这到底是来参会呀,还是来……于是,这哥们就拿杨正伟开起涮来,"唉,我说,伟哥呀,你来北京参个会,还带着个女秘书,这不明摆着是别有用心吗?"   杨正伟一听这话,还真感到一时语塞。   王珩便赶紧端着一杯酒过去,一边敬酒一边涎着脸皮为杨正伟解围,"报告领导,秘书科长是我带来的,是我带来的,带来搞材料应付记者的,嘿嘿嘿,我来敬您,我来敬您!"   酒喝到一定的程度,主要就是借酒发挥,借机调笑了,那哥们说,"你敬哪门子酒呀?要敬,我敬你,你这个办公室主任可真是当到家了呀,真是服了你呀!不过,我可提醒你小子哟,有些事,你只能安排,可不能代替啊!"   "哎呀,你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酸呀?我说,王主任啦,甭管他那一套,不过就是领导先进,你后进,关键是要与时俱进,嘿!没什么,没什么……也不委屈,不委屈!喝吧,爽快点,喝……喝!"这时,另一个哥们也端着一杯酒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抓着王珩的肩膀要干杯。   真是俗话说得好,酒醉心明。   杨正伟的哥们都是多年的酒肉朋友,各个方面都知根知底。每个饭局,每次喝酒,他都会带上可心的人儿一起来,好酒的人,一般都还好这一口,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呀!   杨正伟每天都要喝酒,而每顿不仅要有好酒好菜,还都要有好哥们和好女人。所谓好哥们,就是能喝能吹能侃,意趣相投;所谓好女人,就是多少要有那么点儿姿色,不难看,而且,主要是能经得起调戏。他的酒量号称一斤八两,可是没有哥们和女人陪着,一滴也喝不下去。他家储藏着一屋子好酒,除了茅台、五粮液,还有各地的名、优、特色酒,可他从来不在家里喝酒。即使是三十、初一过大年,哥们也好,女人也好,这两天都得规规矩矩呆在家里,陪不了他,他就让有关单位和部门,早早帮他订好宾馆、酒店,安排好饭菜、酒水,提供吃喝拉撒一条龙服务,于是把自己家一大家子弄到那里去过年,弟弟、小舅子、连襟、小姨子、弟媳、妹妹等凑起来,便有了哥们和女人,这酒才算喝得有滋有味,这年才算过得有声有色。   有道是,瓶里乾坤大,杯中风情多。   酒,这个东西还的的确确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首先,酒本身就是一种魔力的产物。传说,当年,杜康发现无论瓜果时蔬,还是五谷杂粮,腐烂发酵后,就会自然生出一种很怪的液体,往往会把觅食的动物和误食的家畜带入一种迷迷瞪瞪的宛如发萌的状态,让人发笑,很好玩。于是,他想从那些瓜果时蔬、五谷杂粮中自主提取那种液体以供人们享用。可是,久思,苦试,总不得法。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翁前来对他说:"你以水为源,以粮为料,浸泡九天,在第九天的酉时,找三个人,各取一滴血滴入其中,即成。"说完老翁就不见了。杜康如法炮制,在第九天的酉时,恰巧有一个借宿的书生、一位问路的将军和一个要饭的乞丐跟脚来到他家,便请他们分别献出了一滴血,果真就酿出了他想得到的那种液体。他又想,这种液体叫什么好呢?第九天,酉时,三滴血,那就叫做"酒"吧。   哪知,神魔一样的酒一来到世间,就让全世界的人都着了魔。从此,人们总是"把酒问青天","一杯一杯复一杯"。来客了,"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送别时,"劝君更尽一杯酒","欲行不行各尽觞";思念时,"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高兴时,"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郁闷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得意时,"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也";失意时,"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将士出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赋闲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文人狂放,"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落魄则"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君王智掌乾坤,巧用"杯酒释兵权";愚臣为表忠心,可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枭雄大发感慨,长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喝醉了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醒来后,"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就这样,久而久之,人们把喝酒演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酒文化,而且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扬光大。   到了今天,尤其是在今天的官场,博大精深的酒文化早已变成了一种百无聊赖的庸俗文化。即所谓"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也没有;中层干部不喝酒,一点信息也没有;基层干部不喝酒,一点希望也没有;纪检干部不喝酒,一点线索也没有;平民百姓不喝酒,一点快乐也没有;兄弟之间不喝酒,一点感情也没有;男女之间不喝酒,一点机会都没有。"   本来,酒就是乙醇。《本草纲目》指出,"酒,味苦、甘、辛,气大热,有毒。无经不达,能引经药,势尤捷速,通行一身之表,高中下皆可至也。少饮有节,养脾扶肝,驻颜色,荣肌肤,通血脉。"而在现实生活之中,酒的功用更多的是"交朋友,通天下"!   因此,酒成了真正的万人迷。有人形容,没有酒的人生,是单调的人生,乏味的人生,了无情趣的人生。酒可以助兴,还可以壮胆。交朋友,酒是铺路桥,办事情,酒是开路神。有道是,见100回面不如请人喝一回酒,喝100回酒不如喝醉1回。即所谓,男女喝酒醉也不醉,不醉也得醉。因为"男的不醉,女的没小费;女的不醉,男的没机会;男女都不醉,宾馆没人睡"。但是,只有那些敢于喝而且又喝不倒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众所周知,有一种潜规则始终发挥着巨大的潜在作用,即"能喝二两喝五两,这样的干部都欣赏;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才放心;能喝一斤喝一桶,回头提拔当老总;能喝一桶喝一缸,将来能把老板当!"对那些不敢喝的人,则是"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干部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干部没人要!"而那些天生酒量小或者根本不能喝的,那就压根没他什么戏了,靠边吧!所以,想出来混一混的人,不管酒量大不大,以喝为豪,不管喝醉没喝醉,以醉为诚!   有位诗人曾经这样品评过酒:   (一)   一点心思   用如水的温柔   封陈了许久   伴着岁月的絮叨   已酿成了烈火   只待   有一种性情   前来点燃   (二)   杯中   潜伏着   不同的心思   醉里   让风月罩上浪漫的外衣   在预谋的糊涂中   暗地里   成全着   各自的祈愿   (三)   把   心思   情怀   乾坤   岁月   还有生活   一起溶入杯中   端起来   如水   照得见   谁是   君子   杨正伟并不知道酒的内涵,他只知道,在如今这个社会上,要想办成一点事,无论公事私事,一律必须用酒开路,否则,一事无成,根本就混不下去。你喝100场酒,喝醉100回,也许没有一场是直接为了去办某一桩事情,没有一回是专为哪一个人醉,但是你要是不喝酒,不喝醉,你就永远找不上一个人帮忙,一旦有个事情,就一下子傻了眼。那样的话,对不起组织的托付,也对不起自己的生活!所以,尽管最高层三令五申禁酒,从不允许用公款喝酒,到不准在工作日的中午喝酒,再到要求不要喝高档酒,尤其是茅台酒。可是,全社会都喝酒成风,官场已成酒场,酒风越来越强悍,早已蔓延成灾。因为,不喝酒,就寸步难行,该办的事没人给办;而拿酒开道,就呼风唤雨,不该办的事也有人麻利地帮你办好。真要禁住酒,除非不用喝酒也能办该办的事,而再怎么喝酒不该办的事也照样办不成。可是他知道,这只是个念想,只是个理想,只是个梦想。再过100年,不知做不做得到!其实,他知道自己早就酒精中毒了,但是本着"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的基本原则,还得坚持把酒的功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现在,他又醉了,任凭那些哥们借酒调侃,只在不经意间给肖冰婕递了个眼神,就迷迷糊糊地歪倒在椅子上了。   不过,杨正伟这次带肖冰婕进京,主要还不是为了陪酒,而是帮他起草发言稿。半个月的会,代表团安排有几次分组讨论,参会者每次都要做好发言的准备,有时还有可能碰到记者,如果一问三不知,或者答非所问,那也不好,那就会出洋相。肖冰婕的任务就是在宾馆里看电视,通过电视掌握会议精神,按照分组讨论的日程安排,及时为杨正伟写好发言稿,同时,根据会议精神和媒体关注的热点,结合杨正伟的工作特点,准备各种答案以应对可能被记者提问。肖冰婕感觉压力很大,而且不巧又正好碰上特殊的生理期,所以,她低调地坐在那里,很习惯地任凭那些个酒气冲天的臭皮囊们随便调笑。   要是换到平日,她早就主动出击,让他们丢盔弃甲了。
网站目录投稿: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