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对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着重阐述了古籍保护的策略,实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建立管理体系,提升籍保护设施设备水平和加大古籍保护专职人才的培育培训等内容。 【关键词】文化传承视角;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问题与对策 一、前言 作为储存历史记忆和人类智慧的公共图书馆,如何保护好中华古籍,如何担当起服务大众的历史责任,如何更好地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是面临且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面临的环境因素 1.气候因素 气候对于古籍的保存影响很大,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应采取不同的古籍保护措施。南方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有时相对湿度会高达100%,温度也大多在20℃—35℃之间,这种气候环境非常适合霉菌的繁殖与生长,古籍常会因纸张纤维素的酶降解和霉菌分泌的色素而发生霉变,并形成色斑。而北方地区由于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气候相对而言阴冷且又干燥,极易导致古籍纸张脆化,因此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变化及规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古籍保护与管理对策尤为重要。 2.虫害因素 害虫是古籍的大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影响古籍的害虫多达十余种,如毛衣虫、书虱、烟草甲、药材甲、黑皮蠹、档案窃蠹等。它们往往通过在古籍上蛀蚀成条状或树枝状的虫道,使得缺字少词,影响使用者的阅读与研究。 (二)面临的管理因素 1.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专项人才匮乏 古籍保护专业馆员按照工作方向可以划分为古籍修复和古籍整理两类。其中,古籍修复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残缺的古籍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古籍整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古籍进行编目、鉴定、价值开发以及学术研究。就全国公共图书馆体系来看,这两方面的人才都处于严重匮乏的局面。 2.基层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设施设备亟待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专门服务于古籍保护的设施设备也不断投入到了公共图书馆的应用当中,如具备恒温恒湿功能的现代化古籍贮藏书库等。但现实情况是,这些先进的设施设备大部分存在于省级以上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公共图书馆中,市县图书馆在古籍保护设施设备建设方面仍然十分落后。 三、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关联性分析 (一)古籍保护是实现文化传承的必然途径 古籍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要通过古籍的力量,来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发展;基本方针就是要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科学理念的同时,重视依法保护以及科学保护这一基本原则,促使古籍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总体目标就是秉持全局观念进行合理规划,针对各类别的不同进行具体指导,然后再在强调重点的基础上,分步进行保护工作。 我国之所以重视古籍保护工作,就是要通过古籍的力量和作用,来弘扬中华文化,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速度。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最关键的就是要协调好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针对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来拓展服务的种类。 (二)通过古籍保护实现文化传承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能 国际图联将传统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具体概括为四点:一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二是开展社会教育;三是传递科学信息;四是开发智力资源。国际图联顺应时代发展,重新定义了公共图书馆任务,即凭借丰富的资源、优质的服务,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这里所说的用户满意度,不仅指的是要满足用户获取资源、讯息、实现个人良好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涉及用户的娱乐、休闲需要。总的来说,公共图书馆除了从思想、见解等方面,对用户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用户获取所需知识之外,还需要承担部分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职能。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对人类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同时加强知识的传播,积极的为民众服务,既是现代图书馆的正确前进方向,又是其应积极承担的基本社会职能。 四、古籍保护的策略分析 (一)做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建立管理体系 作为公共图书馆,首先要做好對古籍的调查核实、统计记录工作,要认真核对现存的古籍文献,详细地普查清点、登记整理,通过普查了解古籍的具体状况,及时对其进行破损定级与修复,使之完备化、系统化地存入图书馆。其次,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古籍的归位入类,避免散乱、混杂的情况出现。 因产生年代的不同、所载内容的不同、价值及写印技艺的不同,图书馆有必要对古籍进行分级管理定级管理,首先将古籍分为善本和普本。善本定级从总体上看分为纵横两个层面,纵的层面根据时代先后进行划分,横的层面用价值高低进行划分,年代越久远,价值越高的古籍定级就越高。 (二)做好古籍数字化建设,建立古籍数据库 长期以来,很多图书馆等古籍保存单位为使古籍得以保护而严格限制古籍的使用,使得古籍文献很难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依托网络解决古籍文献的继承和利用成为可能。古籍文献的数字化是古籍整理发展的方向,顺应这种变化,是时代向古籍整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可以有效地解决古籍保存与使用之间的矛盾,对古籍研究工作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古籍数字化包括古籍书目数字化、古籍载体数字化、古籍图文数字化、古籍知识及关联数字化。古籍书目的数字化是将古籍书目转换为计算机可读可检的书目系统,实现古籍书目计算机控制与管理;古籍载体的数字化是把古籍本身的实体制作成影像,实现古籍的数字化存储,为用户提供影像浏览的服务;古籍图文的数字化是将古籍全文文本数字化,实现真正意义的全文检索,并保留影像形式,以便用户查询时对照;古籍知识及关联的数字化是将古籍全文有关的知识进行重组,挖掘深度古籍的知识,实现古籍增值,以便做到字字可查、句句可检、图图可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获取所需资料。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古籍数字化实践不断走向深入,古籍数字化的开发层次越来越高。 (三)提升籍保护设施设备水平和加大古籍保护专职人才的培育培训 良好的古籍保护设施设备是实现古籍长久保存的前提和基础。古籍流传下来已属不易,更不能因为保存不当而使古籍毁于当代人之手。虽然古籍修复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归根到底还需要专职人才来进行操作,因此,进一步实施古籍人才发展战略,加大古籍保护专职人才的培育和培训,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古籍保护与文化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籍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的记录,凝聚了5千年来我国璀璨文化的精华,古籍数字化工作必将对古籍阅读的普及、传统文化的传承等产生深远的影响。需要我们精心保护并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韩毅,刘丽.图书馆精神的历史积淀与层次性分析[J].图书馆,2016(1):11-15. [2]赵晓星.古籍文献数字化浅析[J].图书情报导刊,2017(6):93-94. [3]屈菡.古籍数字化将走向规范[N].中国文化报,2016-05-23(01). [4]王立清.中文古籍数字化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