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健全教师培训管理信息化平台,规范、精细管理教师培训学分,深化培训学分应用,激发教师参训动力,以及其他管理参训教师的措施。 为了严格规范管理培训项目,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精准学员选派。健全教师参训数据库和储备库,根据项目条件精准遴选参训学员,对不符合参训条件的学员进行劝退;开展学员遴选"双向选择"试点,教育行政部门公布培训项目计划后,教师自愿报名参加培训,项目承担单位择优录取学员,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公示;合理规定周期内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的限制次数,杜绝重复培训。二是严格过程管理。开展学员培训成果应用考核,及时向学员选派单位通报参训情况;将教师参培情况纳入培训诚信档案,无特殊情况未参训、被劝退、未结业的学员在三年内不得再参加"国培计划"。 严格规范管理培训项目,固然是激发教师参训动力的有效举措,但不是根本所在,过于强调"外"而淡化或忽视"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参训动力,甚至对培训持抵触或应付态度。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关键在于"需求"和"动机"。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培训政策具体化的《通知》,为了制度执行和机制运行,强调外在规定和要求无可厚非,但若淡化或忽视教师的内部因素(高级需要)、内在驱动(激励前进),则会导致教师内生动力缺失或缺乏,培训效果势必是低效或无效的。因此,在"国培计划"组织实施过程中,既要通过培训学分管理的规范、精细和深化应用激发教师参训动力,更要在追求升级、动机升档、动力内生和活力勃发上吃劲,确保实效性。 第一,用专业目标升级追求,坚固使命感、责任感。高素质专业化、高素质善保教,是新时代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为此,每位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立德树人是教师专业学习和参加培训的动力之源,做"四有"好老师和做好"四个"引路人则是教师实现专业目标的动力之本。 第二,用实现自我升档动机,长存危机感、不足感。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激发教师专业学习和参加培训的动机的内部因素。"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家长、同行和社会的认同。其自我检视的依据是《教师专业标准》。时刻自我对标的教师,才会发现自己专业发展的不足,才能永葆和提升专业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动机。对标,不是要将《标准》背熟牢记,而是通过持续、深入地参加培训、自主研修、反思实践解决问题、改善行为和提升经验。 第三,用超越自我内生动力,增强获得感、快乐感。在自我实现需求得到满足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多将自我超越归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有自我超越需求的教师,不会止步于满足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而是将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乃至教育家作为专业发展的愿景,不断扩展自己的能力。 第四,用学习成果勃发活力,实现成就感、幸福感。《第五项修炼》指出:自我超越的价值在于学习和创造。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会生成成果,创造更是学习的成果。教师参加培训却没有生成实在性的成果,便不会产生成就感,更无幸福可言。学习不是获取更多信息,而是拓展实现生活中真正渴望的成果的能力。因此,参训教师的追求升级、动机升档和动力内生,最终都应该落到活力勃发上来。或者说,培训主体(参训教师)和载体(培训项目)缺乏活力,培训是难有实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