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稳定的情况下,各地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中小学开学返校事宜。3月17日,云南省召开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和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省教育厅厅长周荣表示"紧急情况和必须佩戴口罩的工种外,原则上不要求师生在校园内戴口罩",家长担忧如何保障师生的安全,学生开学后"在校园内要不要带口罩"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 客观地讲,家长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学生或教职工中有一个人是新冠病毒携带者,不佩戴口罩,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从杜绝病毒蔓延的角度看,开学后,师生应当在校园内戴口罩。 然而,学校又不同于商场等其它人口密集场所,其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要在教室这一有限的空间内,面对多名学生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需要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彼此捕捉对方的面部表情,戴口罩将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另外,还有学生住在学校宿舍,总不能让学生戴着口罩休息。 学校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在校内戴口罩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卫生间、宿舍、餐厅等涉及摘掉口罩的场所也难以把控。因此,学校只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开学后"不要求师生在校园内戴口罩"也是可行的。 其一,做好排查。此前,云南省教育厅曾要求,根据师生员工新冠肺炎感染情况、假期旅居史、目前健康状况等判定其感染风险,将师生员工划分为三类风险人群,只有低风险的人群方可返校。其中,曾经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过去14天内与前述情况人群的密切接触者,过去14天有湖北旅居史或韩国、伊朗等境外重点国家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有发热和干咳、气促等呼吸道症状的师生员工为中风险人群;其余都是低风险人群。 根据这一要求,学校首先要摸清本校师生哪些是高风险人群,哪些是中风险人群,哪些是可以返校的低风险人群。学校要根据家长和教师的申报,一一到所在社区排查摸底,对于隐瞒不报或与报告事实不符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其二,把好入口。学校要落实门禁制度,既要把好进校大门,也要把好各班教室入口,严格落实人员进门登记、测量体温以及师生晨午检制度,严禁外来不明身份人员进入校园,尽最大努力将有病毒携带风险的人员挡在校门外。同时,学校和班主任要落实好每天的考勤制度,弄清楚缺勤人员去向,与哪些人员进行了密切接触。为防止师生近距离接触引发感染,可采取错锋上学、下学制度以及错锋就餐制度。 其三,做好预案。学校要根据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制订"校园疫情防控方案"和"校园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严格落实教室、卫生间、宿舍、餐厅、各功能教室日常定期消毒措施。一旦发现疫情,要根据事先制定的预案,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阻止疫情大规模蔓延。 校园防控疫情事关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面对各地中小学即将迎来开学的现状,"戴口罩"只是防控措施之一,而针对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戴口罩"并非必选项。学校应将其它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阻止疫情在校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