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放心了?但也别太晚。 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你怎样定义"最佳"。 我国现在的妇产科普遍建议的最佳年龄是 28 岁,这个年龄是以妇产科操作为基准的,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从受孕,难产发生率,婴儿存活率这些方面来综合评估的结论。 如果你换用其他标准,答案就不一定一致了。比如英国的研究表明,如果从 birth defect(日报注:出生缺陷)的角度来衡量,最佳年龄是 26 岁;但是追踪婴儿的身体发育状况,表现最佳的是 32 岁妈妈生的孩子;而如果评估母亲的身体状况,34 岁初产的妇女平均健康水平最高。 那么就要看你怎么去理解这个问题,首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30 岁以后初产的妇女,往往是社会层次较高,自身有一定事业的女性,这部分女性受良好教育,懂得较多的保健和育儿知识,而有自己的事业则表明经济条件较好,很可能给予了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这一点客观上提高了 30 岁以后初产的妈妈和孩子的健康水平。 其次,我们要理解随着年龄的上升,女性在生育中的条件有什么变化。限于 20-35 岁来讨论的话,随着年龄上升,妈妈的体力会下降,肌肉和皮肤的弹性会下降。但自身的心理成熟度会上升,对生活的安排能力会上升。高龄的妈妈可能面临更高的难产概率,低龄的妈妈也可能因为自我管理能力不高闹出一些麻烦(比如缺乏常识,容易惊慌)。我们国家医生说的 28 岁是一个平衡点:体力也不算下降太厉害,也一定程度上心智成熟了。 理解了最佳生育年龄的由来,我们就可以知道怎样去干涉这个"最佳年龄",扩大优生优育的年限范围。比如对于低龄的产妇,重要的是保障经济条件,注意调动老公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同时注重自身心态,对孕产过程中的各种情况要了解,并且尽量冷静处理。对于年龄偏大尚未生育的女性,如果以后想做妈妈的,平时就要注意锻炼和健康生活,保证体力,保证身体条件,不要做熬夜,减肥之类的事情,同时约束老公不抽烟,少喝酒,衣着宽松舒适,多运动。 35 岁以上就是另外一个讨论范畴了,因为涉及到染色体分离之类的遗传病高发问题,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尽量减少自己碰到的概率也是好的啊。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西方也有研究人员指出这个界限应该分"吸烟 / 血压血糖不正常","不吸烟 & 血压血糖正常"两组来划定,生活习惯健康的女性,可能到 40 岁前都不会遭遇什么风险。 PS,明星可以花多少钱,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在生育上我们不清楚。从普通人来看,欧美国家中高社会层次的女性大龄生育非常普遍,也没见什么不良后果,这一方面有赖于欧美国家的医疗技术,另一方面,和她们生活习惯健康 + 坚持锻炼是分不开的。 补充: 看到有知友提出《黄帝内经》的说法,我想说,这样的解释是不太负责的。 古人没有现在这么好的统计条件,不能做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这些"解释"对于当时的条件来说有积极意义,但在能够做全面系统的分析的今天,我们理应有更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 现代我们讲"28 岁最佳",是综合现代妇产科技术和统计数据做出的概括,这个数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社会结构的改变在变迁。 仅仅在十多年 前,普遍推荐的年龄还是 24-26 岁,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难产的影响在逐渐淡化,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教育程度的升高,越来越多 25 岁上下的女性 只是刚刚走上社会,虽然身体机能好,心理准备并不到位,所以更成熟稳重的新妈妈开始表现得更好。 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女性的教育程度和地位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大家对子女生活质量更高的要求……可以预想这个"最佳年龄"还有可能进一步推迟。比如现在西方国家就开始出现各种 32,34,甚至要求对不吸烟,血压血糖正常的妇女,40 以前都不划为高龄之类的意见。 这些都不是黄帝内经可以预测的。在黄帝内经的年代,其实最佳生育年龄更有可能是 20-22 岁,对于没有现代产科医学技术保护的古代女性,能最大程度减少难产的年龄就是最慈悲的建议。 现代妇产科学指出,女性晚婚晚育有利于生殖系统健康,推迟初次性生活和推迟初次生育,可以极大地减少宫颈癌等疾病的发生率,尤其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男性的卫生习惯和性知识非常缺 乏,女性在性生活中受到伤害的隐患远远大于你的想象,医疗技术相对欧美仍然落后,HPV 疫苗至今尚未引入……这个大环境下去谈女性"21 岁正当年",是不可取的。 重复一遍,个人体质和生活条件不同,去谈统一的"最佳年龄"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了解年龄对哪些因素会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会怎样作用于孕产中的表现,然后各人分析自己的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争取在怀孕生产中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 以及,流产伤害很大,如果是已婚或者关系稳定的,如果不是坚决要丁克的话,就更不要去刻板地想什么"最佳年龄"了,什么时候来的都是生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