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什么是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与风水是一回事吗?如果不是,那环境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环境心理学的真面目吧!——
  何谓环境心理学
  试问自己是否曾想过,为何天气的不同,心情也会跟着天气的改变而改变?可能一般人在晴天时的心情会比阴雨天的心情还要高兴。是否曾经思索过自己房间的空间如何配置的问题?以营造符合幽雅的气氛。还有,是否自己曾在某些城镇中总是会迷路,但在某些城镇却能很快的找到道路,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自己曾经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你所思考的,正是环境心理学家所研究的范畴,也代表你对环境心理学存有兴趣。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是很难用三言两语就能清楚表达的学科,而"环境"这个概念的复杂性就可能会困惑着我们,所以有些环境心理学家认为要清楚的界定"环境心理学"的定义是不太容易的。
  环境心理学所关心的是人类和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包括建筑、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对于个人或是相对于更大的团体或社会而言,其对环境反应的行为表征。环境心理学的重点在于人类的行为、感受和身为人类的知觉如何受到物理环境的互动影响,以及人们对人为与自然环境危害的反应。所以,在近代环境心理学家普罗下司基(Proshansky)将"环境心理学"定义为"环境心理学"是一门关心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及关系的学科。
  环境认知
  试问自己,是否曾有以下这种经验,就是回到已多年未曾到过的地方后,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仍然能认得那里的景物和街道的地理环境位置。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对眼睛所见到的影像有处理、贮存和提取空间及地理讯息之能力,使我们对已过往的环境,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而空间能力之所以发展得如此敏锐,其实有着演化上的原因。人类只有在与环境适当地互动时才能生存。我们必须学习认清在环境中,所遭遇之不同物体的价值及其方位。这些物体(例如:掠食者、同伴、食物、遮蔽处和危险)分布在不同的地点,所以我们必须具有认知和身体的技能才可以穿梭在这些地方,以避免或接近这些物体。根据研究指出,"由过去的经验中建构出环境的影像,然后又唤起和检验这些影像以"计画"眼前。这些计画不只协助我们在环境中移动,而且深深地影响我们在环境中的情感经验,以及离开之后所能回想起的讯息。简言之,成功地预期下一步的能力,在演化史上来说是生存的重要关键。而这种能力完全依赖正确地贮存有关于物理环境之讯息的能力,空间记忆使我们得以生活在超乎目前感官所及的世界中。也有学者指出,在环境中找路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活动。它涉及了计画、决策和讯息处理,这些都倚赖了解和操弄环境的心智能力。这种能力通常被称为"空间认知能力"。
  伊特森(lttelson)指出,个人是知觉系统的一部份,在知觉历程中有时很难将个人与环境分离,而且知觉是由个人在环境中所做的事所决定。知觉也是速度和正确性两者之间彼消我长的交易。知觉历程是环境行为的核心,因为它是所有环境讯息的来源。环境可刺激感官,提供个人多于其所能有效处理的讯息。知觉与感觉不同,它可说是个人之过滤历程的结果。然而,它们都是知觉历程中所欲达到的目标。心理的知觉表征系统有助于软化这种必要的交易,也就是在透视点或概略的感觉讯息改变时仍能辨认"可能"的物体。例如,假设你正开车经过一座农场,则任何在远处移动的大型深色物体都可能很快被辨认为牛、马或猪,因为这些刺激是在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因而在这种情形下,辨认速度通常不会干扰其正确性。这种历程被研究模式辨认的认知心理学家称为由上而下处理,有时也称为概念所启动的处理。在由上而下处理时,辨认历程是由对特定环境中可能发现之物体的预期所驱使。如果只需考虑某一小群体的刺激,则可有效地缩小搜寻符合输入模式之项目的范围。由上而下处理使我们在接收到感觉讯息之便可寻找属于农场中的特定知觉,如:马、牛、羊 。虽然由上而下处理通常可加速知觉历程,但如果遇到"不可能"的刺激时,也会使之延缓。例如:在谷仓旁的章鱼就比牛更容易被误认或是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辨认,因为我们原本具备环境认知,所以会对某种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的生态产生怀疑的态度与想法。
  "环境认知"对于个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是有机生命体得以在各地通行的基础,许多动物都已演进至在环境中探路的机制。例如:绿海龟能从巴西横越一千多哩的海洋,游到南大西洋的一个小岛上产卵;候鸟在旅行中常用到各种线索,例如太阳、环境的位置,而正确飞行至目的地;鲑鱼也可以利用气味和水温等线索作为穿越海洋的指引。这些例子都是有机生命体具有环境认知与探路的本能,才能做到的。
  多数研究者同意人们具备有认知图的能力,环境讯息被保留在大脑的记忆中,记忆会随着时间不断的修正。关于认知图(cognitive maps)研究指出,当我们首次体会出一新环境时,便会形成大略的记忆,成为我们的地理环境之经验。人们对大环境的认知图来源有:由地图而来的空间知识、个人经验和其他不同来源的讯息。我们的认知图包括空间和语文/命题式两种讯息例如,"我住的房子",以及高度等其他特性,还有我们赋予地图上各位置的名称。地理位置通常以距离和方向加以描述,但有学者指出:美国东北部和加州市区的人常用行进时间来表示距离。也有学者发现,人们在为别人指引方向常将距离、方向和估计的行进时间混在一起,这一点支持了行进时间在某些人的认知图中相当重要。人们在绘制其认知图的时候,常会特别描述最熟悉的地方之大小和细节,并且将它们置于图中央。例如,全世界的学生在描绘世界地图时都将自己的国家画在中间,表示最熟悉的领域被当作整张图的参考点。
  环境心理学家凯文林指出,都市的认知图有五个特点:道路、边缘、交点、地标及区域。道路是地点间的路径,如乡镇街道、高速公路等。边缘是边界或是界线,如海岸线。交点是几条道路聚集之处,如捷运站。地标是具有核心功能或共同利益的特定标物,如新光三越大楼。区域为具有某种的特殊意涵的地区,如商业区、工业区等。认知图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式,有些研究者要求受测者画出其居住城市或邻近地区的简图;另外有些人则要求受试者辨认环境中的地标或其他地点的图片,这些技术各有其弱点,因为它们会受到个人的绘图能力、接触地图的经验以及对其他试验程序之熟悉度所影响。尽管如此,这些方法却可找出我们在建立认知图时所犯的错误。
  去我们曾假设,建筑物的认知图可能会随着经验而自动地发展出来,但研究指出并不一定如此。莫瑟学者的研究集中于一幢令人混淆、不易识别的五层楼的医院。他比较出曾记诵建筑物楼板规划图的受试者和在医院中工作两年的护校学生之认知图能力之差异。虽然护士可以在医院中找到路,但却未能形成有效的认知图。另一组受试者在认知图的几个客观指标上都优于护士,此研究指出:在复杂环境中,俯图的心理表征并不会自动地发展出来,而且它对于在环境中正确地找路并不是必要的。
  认知图是环境的心理表征,探路则是人们实际上在环境中通行的过程,由帕西尼学者将探路描述为需要利用贮藏的环境讯息以进行的一系列问题解决作业。在探路时,人必须决定路径、运输方法和其他为完成旅程所必需的事项。有关探路的研究仍属初期,目前的研究方法由电脑模型到要求人们在实物大小的迷阵中找路。即使如此,我们也很清楚人们在学习路径时所使用的策略很有弹性。大多数人偏好利用地标,当地标位于十字路口或其他选择点时则特别有效。有关探路的研究有希望应用在现实环境中,使得人们所使用的环境更令人感到舒适。它能使布景旅行或经由幻灯片所呈现的模拟旅游更为有效,在人们接触新环境之前提初步的认知图,使得他们更熟悉新环境而不致感到威胁。环境的预先勘查已被用来协助幼稚园小朋友适应学校、老兵适应新的护理之家,以及帮助老人找出到购物中心的路。用在娱乐方面的三度空间图可以使脚踏车骑士和猎人以预习在野外活动时须穿过的地带。
  认知图不仅帮助人们熟悉周围环境,也可帮助我们寻找捷径和环境资源。因为这是大脑的认知架构,所以也会受到个人喜恶的作用,而对于环境认知能力有所不同。例如:你我只记得自己喜欢去的地点路线图,却不记得不喜欢或是很少去的地方。这是因为认知图的能力,不但会因为好恶而具有弹性与经验而变化,当我们希望探索环境中的路径时,此环境讯息就能轻易的"输入"我们的大脑中,成为该区域的认知图能力,经由大脑组织的整合,使我们能更了解到环境的状况及认知。
  潜在环境与环境压力
  潜在环境的因素,包括有气候、高度、温度、光线、颜色和噪音等等。这些因素是存在现有的环境中,它们可能对人们会有深远的影响,如人们的心情、工作表现,甚至生理健康都与来自潜在环境中的感觉输入有关,因而这些潜在环境的因子,就是环境压力的来源。
  压力会产生生理和心理效果,也能干扰工作表现。环境压力发生在环境的要求,超出个人所能因应的范围时。格林(Green)提出压力历程的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环境输入
  第二阶段:环境输入的知觉和评估
  第三阶段:心理反应
  因此,压力源于外在事件发生、认知和情绪反应之间的互动。任何一个人所体验到压力性质,多少都会受长期或短期压力所影响。长期压力持续得较久,通常其成因比导致短期压力的原因更长久。
  环境压力指的是由于环境中的某种事件或是力量威胁到人们的幸福或是生存空间,以及人们回应这些威胁的过程。依照环境心理学者的研究指出,环境压力源的种类包括下列四种:大型的变动事件、压力性生活事件、日常琐事及潜在环境中之压力源的过度刺激。重点在于伴随着环境灾害和经历极端或不寻常之潜在环境刺激所形成的压力。自然环境是许多灾害的来源。但人类经常忽视这些风险,当灾害发生之后才加以处理,而不事前的预防与准备。环境灾害的严重后果之一是长期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使生还者产生生理和心理问题,造成许许多多直接与间接的问题。压力源的可预期性跟他对人的心理影响有关,例如:民国八十八年突然发生的九二一大地震,在发生该地震后,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人们必须花较大的精神去处理它,因此所付出的心理代价也相当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个人对压力源的控制,可以减低压力源对人们的影响。个人控制压力源的型态大致尚可分为三种型态:
  1)行为的控制:在环境中,依照个人的意志行为可以直接控制或处理的问题,并可获得期望的结果,但也可以因个人的适应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行为结果。例如:天气闷热,在室内中,便可打开电扇或是冷气之开关,以舒缓闷热所引发的情绪问题。
  2)认知的控制:指人们如何对待环境压力之情境。例如:一位居住在都市之中的人,会认为忍受噪音污染、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问题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3)决策的控制:人们依据资讯判断选择决策结果。例如:一位工厂的工人,可以选择高危险性高薪资之工作,也可以选择低危险性较低薪资之工作。
  关于人类对极端和不寻常环境之反应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这类研究集中在海洋中、南北两极地和外太空中的小型独立团体之表现。实验室研究使用限制性环境模拟的感觉技术,以观察人们对异常的低度感觉讯息之反应。有一种独特的主观经验与不寻常环境有关,亦即存在感应现象。虽然观察者叙述另一个人存在,但就客观上来说并不是事实。
  情绪的意涵包括行为、生理变化和主观体验。过去一百年以来,心理家始终在争论说,这些成份是否真正地反映出"真实的"情绪?虽然情绪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难以明确地定义,但是近期的情绪理论已将升高的生理激发状态视为情绪体验的一部份。
  学者研究指出,认为激发状态或活化是连续发生的,也就是说激发状态并非截然的二分法。个人总是处于某种程度的激发状态中,其中一个极端是昏昏欲睡,另一极端则是狂乱的兴奋状态,并不是很客观。人体机能活化水准反映出个人因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心跳加快和认知活动而兴奋的程度。然而,许多环境心理学家认为激发状态是单方向改变的因素,只有其程度会在一连续的尺度上有所变化。换句话说,心理学家相信只有一种普遍的自主激发状态,活化状态的不同只在于量的差异,而非个人经验之种类不同。这种主张与多数环境心理学研究是一致的。
  环境心理学家将特定地点、物体和事件所带来的极端心情称为情绪的片段。个人对激发情绪之情境的长期稳定反应倾向则称为情绪倾向。最后,情感评估是将情感的性质归于某件事或某个地方。换句话说,指事物或环境转变心情的能力。无论何时,心情都是在个人内心的,而情感评估则在于物理世界中的事物或地方。对环境的反应可以用趋近或逃避来加以描述。如果置身于环境当中的实际状况来说,则同样的词可用来描述我们是否探索环境或是自其间退缩,以及亲近或远离所遇见的人。
  对于地方的感情评估指引着趋近/逃避的行为。这些评估有时候只是基于记忆、他人的权威或由片断讯息所组成的估计。情感评估会影响心情,因而左右行为。例如,研究者知道,当人们离开环境之后,它仍然能影响心情,情绪也能影响记忆以及认知和创造性作业。学者指出,情感评估和心情彼此之间会相互影响,这也说明处在先前被评估为愉快背景中的人比置身在较不愉快之环境中的人更快乐。这一点证实任何能影响心情的事情也会影响对环境的反应。
  许多心理学家相信,性格是影响拥挤效果的显着因素,有学者指出,外向者比内向者更快察觉到拥挤;其他研究也发现:"亲和需求"较高的人比较能够忍受拥挤。
  刺激过滤也和抵抗拥挤的能力有关。性别是预测对高密度之反应的重要考虑因素。许多因素都会影响整体密度和拥挤之间的关系。在一项亚洲女性的研究中发现,资源的稀少不经由密度的效果而独立地影响拥挤的感受。研究指出,年龄是影响儿童如何因应高密度的因素之一。有些研究者认为环境和团体活动的结构化程度也很重要。个人的文化背景因过去的拥挤经验也会影响其反应,不过这些关系的性质目前还不清楚。有一项关于高密度情境之反应的初步问卷研究显示:英国人最不能忍受高密度,亚洲人则是最能容忍的,南欧人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以个人的层次,有拥挤经验的人比没有这种经验的人适应得更好,但有时候却恰好相反。
  环境问题及行为对策
  环境污染和地球资源枯竭是未来十年中最迫切的问题。环境心理家正在研究可以改变破坏环境行为的方法。到目前为止发现,似乎只靠教育是没有用的,提示只在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发挥效果,以加强他的基础的行为塑造比较成功,但在实施时可能很昂贵又难以执行。
  目前仅在于对环境美观问题的了解而已,例如:乱丢垃圾和恶意破坏。污染和资源管理的问题更加复杂,因为它牵涉到其他的经济和社会因素。虽然如此,空气和水污染以及资源枯竭的问题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和地球的健康,必须尽快地处理。
  抑制空气污染的努力集中于汽车排气和工业废料所造成的都市空气污染。有关能源问题的研究集中于个人的行为,例如回收和节约能源。
  前许多的环境已经非常明显,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如垃圾和恶意破坏所造成的美观问题。在都市中蔓延发展的人口构成一幅毁灭的景象,自然环境也加紧脚步的被破坏。老旧市区的败坏毁掉所有的美感。垃圾和恶意破坏所造成的景观污染是可避免的问题,但政府相关单位虽关心这方面的问题,但却没有规划完善的政策与制度去解决问题。在美国建国之后的最初几百年,土地管理的目的只是为了要促进公有土地的开发。国家公园到西元一九一六年才成立,而且在廿世纪末期才通过以保护和节约为目的之法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张是当代棘手的问题,土地利用和资源开发的问题超过审美性。例如,大量的砍伐树木不只会破坏景观,而且会毁损土壤、污染水资源,导致全世界的温室效应气候。
  一氧化碳是汽车排气的主要成份,它与注意力及学习能力的降低有关。其他因为一氧化碳而受损的能力包括时间判断、反应时间、手的灵巧度和警觉性。 噪音是现代许多国家的问题,也是都市居民经常抱怨的问题。根据估计,每年约有三十万以上的美国人因为噪音而遭受听力损失,企业和社区调查也显示,长期暴露于噪音之下,生理及心理都会有不良量的影响。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氟氯碳化物所造成臭氧层的破坏。CFCs是冷气和冰箱的冷媒和喷雾器的推进剂,它们也用于工业上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制造。当CFCs扩散到大气中,并且接触紫外线辐射后,会加速臭氧分解为氧。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在西元一九八八年的报告显示,全世界臭氧层的消减率大约是5%。臭氧层被破坏的情形,最终会导致皮肤和眼睛的癌症、白内障、免疫系统障碍、烟雾以及农作物和水生植物的损害,扩及的范围相当的大。臭氧层破裂也造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因为大量使用石油,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而更加恶化,二氧化碳不只会捕捉热能,也造成全世界温度上升。目前所知南北两极冰帽区的融化速度已经到达令人警觉的地步,如果温室效应持续,则地球的气候将会大幅度地改变,海岸会被洪水淹没,而且出现广大的沙漠。
  "行为技术"意指影响人类社会行为重要之科学、艺术、技能或工艺等。行为技术之目的与环境的关联在于增加环境保护的行为,例如回收、清理垃圾和节约能源,并且减少环境破坏的行为。依据学者研究指出这种技术又可分为三类:环境教育、提醒和强化技术。环境教育和提醒的使用通常是所谓的事前预防策略,因为它们用于相关行为发生之前,其目的是促进或防止行为的发生。事后策略为强化为结果,使目标行为导致愉快或不愉快事件而言。一般而言,研究结果显示事后策略更有效,而环境教育是效果最差的,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从大尺度的国度、区域、自然环境,到小尺度的家庭所使用的卫浴设备。这些都是我们的整体环境,而其中污染问题、自然环境问题,已渐渐被社会大众所关心。多年来,政府也有各样的建设,但是仍有一些实质环境问题被一般人所疏忽,甚至环境景观设计相关行业、学术界也对之非常陌生,例如:残障者的无障碍空间、老人居住环境、工人宿舍、儿童教育环境、精神病院、监狱等设施。环境设计者通常只擅长于改变旧环境,造就新环境,但对于上述设施缺乏人文关怀整体环境的胸襟,我们应把所有建物看成是有生命的个体,真正去关心其与环境的互动及与生态之间的平衡问题。我们要培养这种胸襟,必须要努力学习及研究环境心理学,使我们能更了解、更关心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新世纪的环境行为与环境教育中,或者应有不同的蜕变与期许。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二十一世纪的角度,以"全球性思考,多元化行动"的环境心理学观点,来看待全球环境的思潮。
网站目录投稿:忆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