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捉鳝记忆


  在我第二个故乡湖北潜江,但凡男孩儿,没有一个不喜欢捉黄鳝,也没有一个不是捉黄鳝的能手,虽然未必都喜欢吃黄鳝。孩提时代,在每年的炎炎夏日,在稻禾旺盛的时节,我就经常约上几个要好的小伙伴,提上用竹子编织而成的笼子,然后到田间捉黄鳝。而且,几乎每次我们都是满载而归。现在想想,那是多么的快乐啊!在我看来,这比吃黄鳝本身,还要更有意义。
  鳝鱼,又叫黄鳝,大多生活在水田里。老家山区都是梯田,每级的梯田都有一堵泥土垒的田坎,鳝鱼的洞穴一般都在这些田坎里。
  夏天,田里刚插上秧,是捉鳝鱼的好时机,因为这时候田里有水,天气热,鳝鱼比其它时节多。于是,小伙伴们就商量去捉鳝鱼
  捉鳝鱼要先准备一只装鳝鱼的袋子,再去挖一些蚯蚓来做诱饵,找一根伞骨,将其一端磨尖,在火中烧红后用钳子将前端磨尖了的部分弯成钩状,然后用水冷却。捉鳝鱼时先在弯钩上穿上蚯蚓,再轻轻地把钩子伸进找到的鳝鱼洞里,洞里的鳝鱼一见有蚯蚓进来,会发出"咕咕咕"的叫声,然后,你拿钩子的手会有鳝鱼咬蚯蚓的感觉,这时,迅速地将钩子从洞子里拉出来,一条鳝鱼马上会随着钩子从洞里窜出来,窜在水田里,于是,你要飞快的伸出另一只手,用食指和中指用力地夹住鳝鱼的头,马上提起来放到袋子里,大功总算告成,假如食指和中指夹鳝鱼的力度不够,鳝鱼就会从指缝间溜走,那可要半途而废了。
   我们去捉黄鳝,通常是两个人一行,一个负责捉黄鳝,一个负责提黄鳝笼;等回来,再把所捉到的黄鳝平分。准备充分,到了田里,我们就开始找黄鳝洞。找黄鳝洞时,眼要尖,要分得清哪个是黄鳝洞,哪个是蛇洞(有些洞里在的不是黄鳝,而是水蛇)。通常情况下,洞口呈混水状的是黄鳝洞,洞口呈清水状的是蛇洞。找到黄鳝洞以后,负责捉黄鳝的一个就下到田里,将右手的中指慢慢伸进入洞中,在悄无声息中紧紧地将黄鳝从洞中抓出来,然后放进另一个人所提的黄鳝笼里。捉黄鳝时,手要轻,抓得要紧,尤其是在手入洞口的瞬间,不能造成水响,否则会惊动黄鳝,使其跑得无影无踪。
  当然了,尽管捉黄鳝的人已经很小心了,但有不少时候还是会让即将到手的黄鳝跑了。这些黄鳝往往忽地一窜,然后躲到另一边的稻禾间去了。捉黄鳝的人就轻轻地跟上去,用弯成钩形的中指,猛一扣抓黄鳝身体的中间,然后提举起来,放到黄鳝笼里去。最后下来,真正逃脱我们手心的黄鳝,还是寥寥无几。
  去捉黄鳝,最好认的是怀孕黄鳝所在的洞,因为它们的洞口周围往往是一圈圈的白色泡沫;最难捉的,也总是怀孕黄鳝,因为它们最狡猾,不但有三个洞口,还最凶狠,常常会咬捉黄鳝人的手……很多时候,我们也在晚上去捉黄鳝。去的时候,通常还是两个人一行,一个负责捉黄鳝,一个负责提黄鳝笼和照明。照明工具是松明子火,其光照透亮、范围广,极利于黄鳝的发现。晚上捉黄鳝,比白天要惬意得多,因为这时不但可以避开夏日的炎热,天空中往往还飘荡着一丝丝微风。与此同时,这时的黄鳝并不在洞里,而是游了出来,慢腾腾地在稻田的田埂边上蠕动着。它们就那么懒洋洋地蠕动着,即使是人的手指碰到了它们,它们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很少会逃掉。但我们晚上去捉黄鳝,却很少用手指直接去捉,而是借用竹制的黄鳝夹。
  黄鳝夹的制作并不复杂,将两根长80厘米、宽4厘米左右的竹片削成光滑状,然后在竹片的三分之一处刻上规则的齿牙,再在竹片中间钻上一孔,并用铁丝将其固定,这样就做成了。夹黄鳝时,只需将竹片分开,对准黄鳝夹下去,再将两边的竹片齿牙合到一起,黄鳝就夹住了。晚上去捉黄鳝,最讨厌的就是那些可恶的蚊虫,它们总会在不经意间飞到我们的头、手或者脚上,冷不防就咬上我们一口,让我们不疼即痒;还有就是要防蛇,因为蛇往往喜欢在夏天的夜晚出来活动。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喜欢晚上去捉黄鳝,而且晚上去的次数比白天去的还要多。
  鳝鱼捉过来后,接着是杀鳝鱼,杀鳝鱼的方法是,先将鳝鱼摔晕,取一只铁钉将鳝鱼的头部钉在一块木板上,然后用小刀将鳝鱼从颈部开始沿腹线剖开,抛掉内脏,并将鳝鱼的一根主刺剔除出来,再将肉划上几刀,去掉头部就可以了。
  杀好了鳝鱼就可以烧起来吃了,那时候,我们一般都烧鳝鱼面吃,所说的鳝鱼面不是我们现在面店里的鳝鱼面,我们的鳝鱼面全部是鳝鱼,一条条鳝鱼就像面条一样,所以大家都称鳝鱼面。
  虽然城里的不少餐馆也经营有黄鳝这道风味菜肴,终年四季均可以吃到,但城里的黄鳝是人工养殖的,其味道不但难以和农村野生的媲美,而且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如此,虽然城里也可以吃到黄鳝,但我几乎不会去吃。我喜欢吃的,到底还是老家的野生黄鳝。我孩提时所喜欢、擅长的田间捉黄鳝,也只能到记忆里去找寻了。
网站目录投稿: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