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针对留学生回国五种言论代表了认知的五个层次


  文 | 雾满拦江
  (01)
  疫情期间,工作和生活停摆了。
  但人际磨合加速。
  有朋友悲哀的说:三观不同的人,迟早也会闹掰。就算是你想求同存异,对方未必领情。有些人对和自己想法不一样的人,根本无法容忍。客气点的吵架拉黑。不客气的,挖地三尺搜集你的黑材料,各种网罗构陷,务须置之死地而后快。
  比如疫情局变,孩子回家,好多孩子从美国嗖嗖嗖飞到埃寒俄比亚,正要转机,嘿,没航班了,孩子们抓瞎,爹妈慌神——而网上,迅速拉开阵营,各方粉墨登场。
  第一派是去死派:不同意接孩子们回来。是你自己非要去外国读书的,中国不好吗?中国没书吗?马列著作那么多卷本,你读了几卷?数典忘宗的东西,马列抛脑后,美国想混绿卡,这就是叛徒!叛徒就应该处决,你们就在非洲自生自灭吧,也省得国家浪费子弹了。
  第二派是理中客派:安抚愤怒的去死派:不要把话说得那么难听好咯,我们还是要争取大多数力量的。虽说留学生滞留海外是咎由自取,但他们也是被崇洋媚外的爹妈蛊惑,才离开故国飘洋过海。经历了这场风波,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个教训,现在他们终于知道还是祖国好了吧?所以呢,只要这些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不是不可以回来的。
  第三派是心疼派:这派人士疾呼,帮帮忙吧,行行好吧,这些海外滞留的学子,都是我们中国最宝贵的智力资源。他们哪怕只是剪片脚趾甲,都比去死派和理中客这伙人加起来的智力还要高。这些海外的孩子才是大中国的未来,一定要把他们接回来,一定要保护好他们。
  按说有这三个派别,就该够了——可还多了两个派别。
  滞留海外孩子的父母建群,寻找帮助。可万万没想到,群建起来,架也吵起来了:
  一派是搅屎派:这派父母认为,国家资源有限,力量不足,不可能把所有孩子都接回来——只接我们家孩子好了。你家孩子比我家孩子年龄大,生活自立强,扔在海外没关系。他家孩子比我家孩子年龄小,适应生活的能力强,不接也没关系……这类父母简直就是根搅屎棍子,进群就是给人添乱的。
  另一派是爱国派:这派父母认为,要接也只接那些爱国孩子,就比如说我家孩子,前段时间有废青海外闹事,我家孩子听说,立即开着七千万的豪车赶到,冲废青大喊:穷鬼,去死吧!当时就把废青惊呆了,大长了国人志气,大灭了废青威风。所以我家孩子是爱国娃,你家孩子拒开七千万的豪车,不爱国。连国都不爱,你说还有必要再接回来吗?
  第一个搅屎派,让群陷入争吵。第二个派系出来,群就直接疯掉了。
  (02)
  连接个孩子,都弄出那么多的流派,让好多人伤透了心。
  为什么?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是国人太嫩,还没学会如何讨论公共问题。
  (03)
  上一代的老知识分子,曾系统性的学习过公共讨论五要则。
  简单追溯一下:
  第一要则:社会事务分为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
  公共事务,就是对他人有影响——乃至对整个社会有影响的事务。
  私人事务,只限于私我、家庭、朋友或邻里之间。
  前者如修个马路,建个公园,都会改善或影响居民生活,都属于公共事务。
  后者如穿衣戴帽,口味偏好,生活习惯等,都属于私人事务。
  第二要则:未进入公共领域的私人事务,不可以讨论。
  比如说我早晨起来,习惯先进浴室洗澡。这是我的个人习惯,没有进入公共空间。如果有人在网上发起"关于改变雾满拦江不良生活习惯的社会大讨论"……不等我本人说话,围观群众就直接抽死他了,因为他违背了社会公理与常识。
  第三要则,私人事务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就意味着公共化。
  进入公共空间的私人事务,就不再私人事务,而具备了公共属性。
  比如说,夏天时我感觉光着膀子袒着肥肚腩,蛮凉爽的。如果我在家这样做,除了我老婆,别人是管不着的——但如果,我腼着肥肚腩上公交上地铁,这就是公共事务了。不仅车上的人可以指责我,公交地铁甚至还会出台文件《关于禁止低素质乘客腼着肥肚腩着乘车的管理规定》,这就是私人事务公共化。
  第四要则:公共事务的讨论,必须公共化。
  这个意思是说,讨论公共事务时,必须限于公共范畴。如果你突然转入私人范畴,这就是耍流氓了。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视频,几个年轻人在街上采访欧洲人:你支持帮助难民吗?
  支持,绝对的支持。被采访到的人,都回答说支持。
  路人回答支持之后,采访者突然拉过来一条生猛壮汉,曰:这里就有个难民,你带回家去吧。
  我带……路人看着那生猛的壮汉,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全都跑掉了。
  这个视频,被用来证明欧洲人何等的虚伪。你明明刚说过支持帮助难民,现在给你一条生猛壮汉,你为什么不带回家?为什么?
  ——然而事实上,这个视频什么也证明不了。
  因为这是个流氓视频,路人回答说支持帮助难民,那是限于公共事务范畴。意指在他们向国家缴纳的税中,可以拿出来一部分帮助难民。可是采访者却把这个话题转入私人范畴,强迫路人带条生猛壮汉回家。所以说公共话题一定要限制在公共领域,出了这个范围,就无法对话了。
  ——滞留海外的孩子们,也是这样一个话题。
  孩子们飘洋过海,花着父母的钱去海外读书。只是个私人事务,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对他们的指责,都是耍流氓。
  当孩子们因为疫情困于海外,就变成了公共事务。讨论这件事,一定要限于公共领域,而不能进入私人领域,强行把孩子们分为爱国的或是不爱国,这就是耍流氓。天底下哪有不爱国的孩子?不爱国他们那么努力读书干什么?他们自费学来的知识,掌握的技能,终究不是还要服务社会吗?他们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强行把中国的整体素质拉升,这就是最大的爱国!
  第五要则:公共事务没有对错,只有取舍。
  关于这一条,是公务员必考题。公务员公务员,就是专门处理公共事务的。
  所以关于公共事务最典型的题是:你负责某个社区建设,现在有笔钱,可以建个养老院,也可以建个幼儿园。但钱只够建一个,建了养老院就建不起幼儿园,建了幼儿园就建不起养老院,那么你觉得,是建养老院好呢?还是幼儿园好?
  你结合社区人口,周边的情况,研究半天的结果是——养老院有养老院的好处,也有不足。幼儿园有幼儿园的好处,同样也有不足,你要做的是舍弃短期利益,而关注长远的发展。
  同样的,滞留海外的孩子,接回来需要大量的航班、医疗服务人员甄别安置,还要防范有孩子带病回来。但如果不接,国际影响不说,政府对国民也没法儿交差。所以按照公共事务处理的原则,长熬不如短痛,短痛不如行动,为了国家及孩子们的未来,航班立即启程!
  这就是我们运用公共事务处理五原则,而最后得出来的结论。
  (04)
  五个原则,由浅而入深。
  浅也没多浅,深也没多深。但你明白了这些,再听身边人的议论,就很容易做出判断了。
  有些人不懂乱说,那是他们蠢。有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那是他们坏。
  蠢人坏人,都有一个真诚的愿望,希望事情越变越糟。因为蠢坏之人没什么事业,看别人风生水起,心怀忌恨。唯有彻底失控的灾难,他们心里才会稍感平衡——但他们永远也想不到,事业者的承受与恢复能力,远比他们更强。恶意的胡搅伤害不到别人,只会让自己更加不堪。
  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这难得的机会,认清楚蠢坏之人。疫情虽然严重,人类社会万古不易的法则,是理性的建设与持续。所以当你身边有谁,希望国家接回滞留海外的孩子时,你一定要珍惜他,这人别的事儿不好说,至少三观还是正常的。
网站目录投稿: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