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掌握自己的时间方法记录管理安排


  记录自己的时间;诊断自己的时间;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来得到自由时间;统一安排拼凑成大块儿的时间。
  上次在《掌握自己的时间(误区):所谓的"碎片化学习",不过是"碎片化自欺"》(点击蓝字,查看原文)我们知道了"就时间管理本身来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大块儿的时间。"可是大块儿的时间从何而来?还是要从自己的时间中拼凑出来。那么自己的时间是怎样被使用的呢?不信您回想一下,你是不是花了很长时间工作?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更别提玩手机的时间了?really?你真的确定你没有玩手机的时间?看看你手机的记录吧,原来你一天玩了5个小时的手机!万万没想到吧?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说明的——时间管理的方法。
  1半斤的"勤劳"值几个钱
  半斤一个月的"勤劳"值一万块。
  在深圳这块寸土寸金,目前是均价五万一平,的土地上,半斤这一万块……
  刚被客户怼,被老板怼,被同行怼完的半斤披星戴月的下班了。(半斤为何被怼?请参见《我们都在坐井观天,你看这井它又大又圆》(点击蓝字,查看原文))有助于理解更深入。)
  想想自己每个月这么点儿工资,半斤真是心有不忿:自己天天"996"(朝九晚九,每周工作六天),有时候还"007"(一周七天无休),为什么就只能挣这么多呢?挣得少也就算了,还不被人待见。真是人到中年不如狗,借酒浇愁愁更愁……
  半斤拿出了手机。
  什么?李晨和宋仲基在一起了?范冰冰和宋慧乔怎么分了?赶快再翻翻,这狗粮保质期咋就这么短呢?李晨这么阳光的太阳,啊。还有宋慧乔,出轨了吗?怀孕了吗?孩子是谁的呀?有没有把心形石头退回去呀?对了对了,还有那个贵的不得了娃娃呢?……我们到底是不是我们呀?
  眼睛都看花了,可是最后半斤是彻底搞不清楚了。
  唉,围观完这几个亿身家的大戏,半斤把自己屏幕有点碎裂的手机插上了电源。
  2诊断自己的时间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时间是用在了正事上。毕竟,咱们可不是游手好闲的人啊。如果你闭上眼,一定想到的是,自己努力工作的样子,或者刻苦攻读的形态。来来来,想想斜在沙发上刷手机的样子,想想闹铃响了十分钟还没有起床的状态……是不是对自己的时间花在哪儿了有点不那么自信了?
  01:花点时间自己做一个时间记录表,并"当时立即记录"自己的时间用途,不能靠补记。
  这就是掌握自己的时间——诊断自己的时间的第一要义。
  既然决定将本文作为时间管理的方法篇,我这里特别准备了一套时间管理系统给大家使用。你如果觉得好使,直接拿去用便是。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新的或者修改了使用。方法当然是有效的方法,工具则可以尽管选自己趁手的。
  以下这个"个人管理表格"脱胎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被我用来管理每日和每周的时间用途。当然,我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了一些修改。至于做左边的五个三行的格子,放的当然是重要的目标。至于为什么有五个呢?我们在最后一部分会说明。
  这个表很好用,因为足够简洁,不会让你在爬格子的琐事中迷失了自我的时间。很多时间管理表格最大的错误就是试图精细化管理,比如半小时的,15分钟的,甚至有5分钟的区隔方式。对于那样的表格,我表示作者是大神,用户是机器人——吗?
  模糊的正确强过精细的错误。这个表用来记录一个小时的时间用途: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建议是——凡是这个小时中有一件有意义的事儿,那这个小时就算用在了这件事上。你可以把"读书一个番茄钟——25分钟"记录为这个小时的时间用途,其他半个小时算作对自己"读书"的奖赏。
  先养成习惯,比什么都重要。随着时间记录的使用,我们会越来越能精细化自己的时间。可是不会走之前就先跑,一定是要摔跟头的。从零到一,先大致统计;从一到无穷,必因人而异。
  02:记录完每天和每周的时间用途之后,至少每个月定期拿出来检讨。
  不要置之不理,没有反馈的进取将难以坚持;也不要检查太频繁,因为突发事件会让你的时间利用率大幅度扭曲。就拿聪聪在香港的工作时间来说(参见《掌握自己的时间(序章):单位时间的产金量》(点击蓝字,查看原文)),聪聪平均每周工作时间46小时。如果计算每天,那么这个数据其实就是没有意义了,反而是浪费了(检讨的)时间。
  用于检讨自己时间的这个表脱胎于《杠杆时间术》,确切的说,这是"杠杆效率月记事簿"的第二页"时间回收检查表"。"记录下目前的时间运用状况,回收时间进行有效的投资!1,以24小时制记录下自己的起床、就寝时刻,计算出睡眠时间和可运用时间。2,在自我投资栏中写下每日、每项目的目标、时间,并每日监测是否完成。3,将希望养成的习惯记录在养成栏中,每日以"✔Χ"注记是否如实做到。4,时间回收务必再投资才有杠杆效益,不妨试着增加"自我投资"的项目吧!"
  至于第一页,我们在本文最后一个部分会用到。通过这个表格,你可以知道自己的时间究竟是如何被使用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就寝时间",人们不可能在就寝的时候做一个精确的记录。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想11点睡觉,你就把11点记为"就寝时间"。如此一来,11点之后的时间就会被计入浪费,也有利于培养早睡的习惯。
  03:做有系统的时间管理,要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什么事不必做?什么事让别人做?什么事浪费了别人的时间?比如说不必要别人参会,只要有会议记录就行……
  正如我们在上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样:无论你我如何安排时间,无论你我如何删除无关事务,你我可支配的自由时间都不会太多。这里我们要诊断出自己的究竟有多少"自由支配时间"。同时,也给自己估计一个可以被"回收"的"自由支配时间"。两者相加,才是潜在的所有"自由支配时间"。而这,才是时间管理的开始。
  3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
  执行这个需要参考"精要主义"的系列文章,在第一篇《如何逃离忙碌的工作和拥挤的生活》中,我们就旗帜鲜明的指出"时间与精力,只用于有意义之事。"之后我们就分享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实现"精要主义"。这里我们不再重复,喜欢的朋友自行翻阅历史文章就好。
  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四种在公司管理中可以消除的浪费时间的活动。
  01:找出缺乏制度和远见而产生的时间浪费的因素。
  这种往往是重复出现的问题。比如说,出差时住的酒店有的三五分钟退房完毕;而有的却可能需要半个小时,原因是找不到客户公司发票抬头,需要找客户确认完毕才能退房。退房快的酒店则是打印好发票,等顾客退房的时候顺手取走就好。这个事情往往非常简单,只要关联客户的姓名和发票抬头就好了。然而做不到这一点的五星级酒店其实也不在少数。相信只要认真关注自己的生活,一定能发现一些"惯例"能够大幅度减少自己的时间浪费。
  02:人员过多。如果有10% 的时间被用来处理摩擦和协调,这说明这个组织人员过多了。
  少一些人并不一定会让工作量增加,甚至有时候会减轻工作量。对了,人闲是非多,少点儿人还能减少办公室政治呢。陈春花教授提醒管理者注意下属"工作量不满"会引发管理问题,也是这个道理。
  03:组织不健全,表现为会议过多。
  亚马逊之前推行的"两个披萨原则",开会人员的数量应该控制在两个披萨能吃饱的数量。就是基于贝佐斯认为会议过多是公司组织不健全,无法把信息很好的传达到位而制定的。
  04:信息功能可表达方式不好,使得组织运转不畅。
  这就是半斤为何被怼的原因。(请参见《我们都在坐井观天,你看这井它又大又圆》(点击蓝字,查看原文))有助于理解更深入。)聪聪需要的是制程能力,这是个概率分布问题;半斤却一直在纠结单个数字。大家的讨论不止是不在一个频道上,是不在一个维度上。沟通在一个维度上,自然能提高组织时间管理效率。
  4统一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给重大活动定下截止时间
  高级主管能自由运用的时间,大概只有1/4。普通员工能自由运用的时间估计还不到这个数字。
  上次在《掌握自己的时间(误区):所谓的"碎片化学习",不过是"碎片化自欺"》(点击蓝字,查看原文)我们知道了"就时间管理本身来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大块儿的时间。因为时间分割成许多段,等于没有时间。而我们本文提供的方法,也就是是为了拼凑起大快儿的时间。
  德鲁克提出的建议很多,诸如在家办公;集中处理会议和审核等例行工作;甚至需要安排整个上午,处理真正重大的事务……
  这些都是好方法,目的也是一致:拼凑时间成大块儿,集中力量办大事。
  来来来,这下到了"杠杆效率月记事簿"的第一页出场的时间了。"杠杆时间术的关键点在于"俯视全局、逆时回推安排":1, 于右边的"目标"栏写下具体的目标、达成的量化数值等。2, 在月记事簿上写本月对应于目标的时间安排。3, 逆时思考各项步骤,并在预定的 日期上标定出来。4, 每天检查各项步骤是否达成,注记并循序纠正。"
  聪明的同学一定明白了"杠杆效率月记事簿"的五个目标刚好和"人生管理表格"一一对应。没错,这样我们整个的时间管理系统就搭建完成了。完美!
  5时间管理系统的使用:要事第一
  时间管理系统的使用是要事第一,也就是给重大事项留出大块儿的时间。但是我并不建议第一次使用这个时间管理系统时就这么用。因为你的"要事"往往会被现实冲的七零八落。之所以如此,往往是错误的估计了"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导致的。
  所以,在刚开始启用这个时间管理系统的时候,我还是建议你先从本文的叙述顺序开始,先诊断自己的时间,然后删除浪费时间的活动,最后再统一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给重大事项定下截止期限。全文逻辑结构如下。事实上,收藏本文是个好办法,如果不方便,收藏这几张关键的图,经常拿出来看看也一定大有裨益。
  等到一段时间以后,也就是能知道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之后,才可以逆向使用。先要事第一,然后逆势回推,最后定下来每天的事项和时间管理。
  所以,我们下周的文章就是时间管理的这出大戏的闭幕式——掌握自己的时间(终章):自己的罐子自己做主。
网站目录投稿:如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