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群体性体育活动是丰富广大教职工群体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措施;是加强教职工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以俱乐部模式开展高校群体性体育活动则能使活动开展的更加具体和丰富,使教职工倍加受益,为教职工营造更好的校园文化生活。 关键词:俱乐部;高校;群体性体育活动;价值 传统模式下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是以高校工会为主体,召集各个会员单位统一参与继而组织的体育活动,其特性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影响因子较多,对教职工体育锻炼具有较强的制约性。 纵观目前国内高校工会的管理机制,多以传统模式下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为主,但因工会人员编制、经费来源、专项组织能力等综合问题的限制,致使在工作中制约了开展的有效性和参与性。个别学校则尝试采用俱乐部模式进行工会的各项群体性体育活动,从效果来看效果显著。那么,探索新时期下高校工会群体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渠道则势在必行。 一、群体性体育活动对教职工的意义 群体活动对于高校教职工而言,是实施教育的有效手段;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广大教职工群体健康水平的有力平台;是团结教职工,增进之间友谊、强化凝聚力的重要方式,亦可为和谐校园建设增能助力。 (一)教育功能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和"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1]。可见,体育本身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而群体性体育活动作为体育的一种形式,其内涵不言而喻。 不论比赛或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直接影响,还是间接作用所激发出的育身功能、育心功能、育德功能、育智功能等,都可对教职工产生正影响、激发正能量,继而达到在锻炼中的教育功能。 (二)提升身心健康水平 体育对人体健康水平的提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提升身体本体的健康的水平,二是提升心理的健康水平。对广大教职工而言,群体性体育活动的参与,无论是竞技性比赛,还大众性的娱乐项目,均对身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通过新陈代谢的调整,促进人体的健康水平;而通过体育锻炼的强化,又可激发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心理健康,主要体现为:其一,体育锻炼可使参与者通过运动改变心态,调整情绪;其二,经常开展体育锻炼可使参与者通过记忆力、反应、思维和想象力均得到一定的提高,使其性格开朗;其三,体育锻炼可培养参与者坚强的意志品质;其四,经研究表明,参与体育锻炼可消除疲劳,缓解压力,使身心得到放松;其五,体育锻炼是一种公认的心理治疗方法,可通过体育锻炼治疗心理疾病。 (三)强化凝聚力 高校教师群体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了个性,由于高校教师在性格上追求真善美,不迷于权术,清高是他们的共同品质。他们习惯不受约束的生活,工作上独立性、自主性较强,多以自我引导为主。并且,他们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勇于担当奉献,个人解决能力强。因此,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他们加强沟通和交流具有较好的作用。结合赛事,无论是团队赛队员间的配合,还是私下交流体会心得,亦或比赛本身出现的对抗或规则沟通,都对教师的沟通具有良好的作用,对提升团队凝聚力具有良好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俱乐部模式下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建设和谐校园,提升师生业余文化生活是高校极力促进和开展的。尤其针对高校教职工群体的特殊性,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分子集中的群体,身体健康是支撑脑力劳动的基础,是必要保障。因此,健康问题是当下高校尤为重视的,学校多以采取多举并措、凝心聚力的方式积极开展健康工程,以促进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一)俱乐部模式开展教职工群体性体育活动的意义 俱乐部,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当时的绅士俱乐部源于英国上层社会的一种民间社交场所,经过历时的沉淀,其内核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进行社会、文化、艺术、娱乐等活动的团体和场所。但从字面上可理解为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娱乐活动的组织团体或场所,即"爱好圈子",它是以会员形式以自愿、互动、互助、互惠的基础上存在的组织或团体。 高校以俱乐部模式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其意义在于,教职工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具有潜质的运动项目予以选择,这样既可以提高教职工的参与度,提高教职工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又可为学校群体性体育活动的良性开展发挥积极的功效。 (二)俱乐部模式开展教职工群体性体育活动的价值 俱乐部模式开展活动会员的认可度更高、参与度更强。俱乐部本身即给会员一种归属感,其宗旨也是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凝聚兴趣爱好相同的人为其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特点是既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又可通过满足会员的安全、交流和归属感,提升心理功能,亦可通过俱乐部成员间的交流、沟通、互助、互进,提升会员的成就感,更可通过俱乐部定期开展活动提升会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使会员具有更强的责任意识。 高校以俱乐部模式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较传统模式下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一是打破了原有以院系、学部为依托的建制,教职工可根据个人的意愿注册到心仪的俱乐部中,既扩大了教职工个人的"圈子",又可增进教职工对学校其他部门的了解,提升对学校的认同感。二是俱乐部根据自身的建设开展各类活动(技能培训、社交等),可提高教职工的交流、沟通、协调能力,提升教职工的归属感。三是俱乐部通过自身活动的开展和赛事参与,可提高教职工参与热情和频次,提升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三、俱乐部模式下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的保障体系建设 高校以俱乐部模式开展教职工群体性体育活动,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通盘思考,需要各要素的合理支撑,以此促进其良性、和谐发展。 (一)政策保障 诚然,俱乐部模式开展活动属于"民间组织",但作为高校内开展的群体性体育活动,仍需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和保障,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支撑。如工会系统、体育系统、场馆系统、后勤系统等,当各方形成合力,才能确保高校俱乐部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为教职工的健康水平增能助力。 (二)资金保障 资金保障分为三部分:一是行政拨款,高校开展教职工群体性体育活动,是隶属工会统筹管理的,俱乐部在工会备案批准后予以实施,因此在一定规模的赛事中工会应予以资金保障。二是赞助,赞助是资金保障的重要组成,是活动开展的支撑,是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开源节流、招商引资则势在必行。三是会费,它是会员对俱乐部认同感的体现,是会员归属感的展现,是保证俱乐部内部活动的基础,因此适时适度的收取一定的会员费,对俱乐部的良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场地保障 俱乐部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场地保障是关键因素之一。学校应协调相关部门积极为俱乐部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形成行之有效的政策方案,保证各俱乐部活动的有序开展,促进俱乐部活动长久发展。 (四)宣传保障 宣传展示是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宣传具有良好的沟通纽带作用、服务作用、榜样作用和精神阵地作用等,良好的宣传组织保障可积极推进俱乐部的发展,使会员具有良好的能动性,使俱乐部更具生机和活动。 四、小结 高校以俱乐部模式开展教职工群体性体育活动,不但可提升工会工作的内涵,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可通过活动本身的开展提高教职工的健身热情,增进健康意识,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亦可提升教职工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增强教职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增能助力,为学校发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提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体育之研究》[J].新青年,1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