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入大学前请补上心理课


  每年8月份至9月份,是新生们即将走进大学,继而展开全新学习生涯的重要时刻。而每到高考结束,很多高中毕业生都会遇到一个大致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家人和老师让我报考的专业是我一点都不感兴趣的,而我自己喜欢的方向在他们看来毫无前途……"遇到这样的问题,谁能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案?刚经历了高考烽火洗礼的孩子正"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在几年前"象牙塔"里曾掀起过几次"清理门户"的舆论风暴,学习上一堆荣誉,生活中"一地鸡毛",这是应试大环境下一些笼罩在光环下的孩子正在遭遇的尴尬,这也是令许多社会观察者感到困惑的一个社会现象。那么,即将步入大学的孩子该做好怎样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全新的大学生活?一位具有多年公益心理咨询经验的社会心理学者站了出来,本报联手辽宁犯罪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迎春教授,为您做好迎接全新人生挑战的心理准备。——Psy525.cn
  【极端案例】
  从马加爵到药家鑫
  很多孩子还有家长都参加了本次讲座。说是"讲座",其实更像是聊天,很多人还是第一次面对面地与这位熟悉的老教授交流,以往都是在教授开设的博客里咨询各自的心理问题。多年来,出于职业习惯和对人性的洞察,李教授对在他的博客上咨询的孩子都会予以一种特殊的关照,尤其是在他们的思想和学习生活方面,还在博客上写了多篇关于中国教育反思的文章。
  去年10月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拿刀致伤者死亡,在黑暗中,药家鑫因为怕"农民难缠"而连捅多刀将一个女孩杀死,全然不顾女孩的哀求。"一般的犯罪人想置人于死地,扎两刀就会走,可为什么药家鑫要连续捅八刀?这是连很多社会观察者都会感到疑惑的地方。"作为社会心理学学者同时也是一名犯罪心理学的专家,李教授每每读到这样的新闻都会觉得很着急,尽管他现在已经退休,但对此类案件他却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研究这样的案例对李教授来说固然是"职业习惯",但退休后,他更想实实在在地做点事,而动力正是来自于社会上发生的那些极端的案例。早在2004年,马加爵就曾深深触动过李教授。连当年的刑警都感到迷惑,四名被马加爵杀害的人都是穷学生,很多年过去了,这个令人困惑的大学生似乎仍然具有样本与案例一般的普遍意义。"他23岁,与他吵架的同学是他最好的朋友,马加爵的心理问题在于自身的人格缺陷,而不能一味归结于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很多人会将原因归咎于社会,但李迎春教授认为,社会原因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有人没有犯罪,以多年专业研究为背景,李迎春教授继而提出:"很多社会问题多是源于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多源于早年,早年问题的关键是在家庭。"
  【专家点评】认知人性很重要
  马加爵曾在一份录音中说"其实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这句话惊醒了人们,很多孩子并不明白生命的意义,对自己的人生甚至都没有过质问。这次系列讲座,李迎春教授说要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孩子们去探讨"人性":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在什么情况下人性是善的?人生又是什么?从社会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希望孩子们都要有自己的严肃思考。
  【个别案例】
  天才学生高分低能
  "我有很多书都是在大学期间和工作以后才开始看的……"讲座间歇,李教授和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谈起他的童年和大学生活,而一个孩子却禁不住插了一句:"李教授,你走的路和我们的好像正相反,我们初中、高中都在拼命读书,但到了大学恐怕就没了后劲了,会一下子就松下来。"
  环境在变,孩子离开父母生活却不能自理,到了大学更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在高中可能名列前茅,但在大学就可能名落孙山了,他们该怎么面对这个心理落差?也正是在几年前,14岁时就以572分超出分数线60分的高考成绩考进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的王思涵,这位被誉为"神童"的大学生被学校"责令退学",这件事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过讨论。"不善于交际,一场偶然的演讲比高中三年说的话总和还多;不会换乘公交车,几百米的体检路程需要家长打车护送;不会系鞋带,从小到大没洗过一件衣服;没看过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叫不出任何一位流行歌星的名字……"这是几年前记者采访一位天才学生时所写过的一段话,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当年却以极其优秀的高考成绩考入了令人羡慕的名校清华大学。显然,在这个孩子身上所体现的两面性反差是强烈的,这往往会刺激社会的神经,促使更多人追逐并效法他的"成功之路"。
  "解铃还须系铃人!"作为一名社会心理学学者,也是李迎春教授最早站了出来,他利用几年时间从类似这种具体而细微的案例着手,引导孩子和家长们去思考:大学是人生的第一个平台,考入大学后面对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管理能力培养的缺席,究竟该如何应对"后高考时期"的漫长人生……
  【专家点评】决策能力是关键
  培养出了这种高分低能的学生,幸与不幸,得失之间,人们都要做出自己应有的判断,而真正能够解开这个难题的只有家长和学生自己。应该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涯教辅理论,担负着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和家长都应当明确一个观念所有人都处于一个生涯决策和生涯摸索的过程当中,客观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实施更为合理的生涯决策,让孩子不要忘记自己也是一个生涯决策者,并通过不断努力持续提升自己的生涯决策能力。
  【普遍案例】
  问题大多出在人心
  一位在事业上很成功的父亲请求李教授指点迷津,他说:"孩子小时候没有接触过同龄小朋友,错过学习跟人交流的时机,现在他快上大学了,还是不知道怎么跟人交往,我能看出他很孤独,但他的一些习惯却被别人看成是怪异的,比如他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还自言自语,语速过快。我想带他看心理医生,可他太敏感,担心看医生会产生新的问题。我的事业还算成功,可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每天看他心理负担很重的样子,我和他妈都要愁死了,表面上又不敢表现出来……"
  显然,孩子的内心和行为已经不协调了,需要心理方面的辅导。不过令这位父亲感到讶异的是,李教授并不希望他去找医生。"你的孩子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治疗",是不该用吃药来解决问题的。"
  同寝室友之间的关系该怎么处理?生理发育成熟该怎样和异性接触?独立生活后该怎样面对突发应急事件?短短的大学四年时间,孩子怎样处理好各种考试、考证和工作的关系?如何确立学习上的阶段性目标?家长该怎样让孩子尽快地学会管理自己?解决这些问题靠一两个人的努力显然是困难的,李教授从开设博客到设立工作室,愿意站出来帮助孩子和家长们解决实际问题,并希望能有更多的心理学和社会学专业人士去帮助那些孩子,让孩子们成为有心理准备的人,提前发现前面的障碍,在短时间内正视这种冲突,缓解矛盾。
  【专家点评】要学会爱与感恩
  人们面临的很多社会问题往往都会归结为心理问题。而一名社会心理工作者与一位"医生"是有区别的。社会观察者善于提出问题,但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靠社会力量。要把"爱"和"感恩的心"教给孩子,等着孩子自己慢慢起变化;对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抉择不定,时间长了孩子会出现心理焦虑,需要帮助他们确定追求的目标,等着问题自然而然地解决;对那些从小灌输要做"人上人"的孩子,要让他们先学会做个普通人,否则对很多事情都会感到不满。心理问题本身就是社会问题,药片往往解决不了。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
网站目录投稿: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