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科举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个状元已经不容易,然而历史上就有这么个人"六首状元",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真是超级学霸。 黄观27岁即中状元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他在公元1390年以贡生入太学。同年八月,在南京应乡试,中解元,次年三月应会试,中会元,这年年四月,黄观复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殿试。 他在策论中极力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深得朱元璋的赞赏,取殿试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时人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黄观自幼就勤奋好学、治学严谨,注重时论,这六次考试一气呵成,这么小的年纪就当了状元。 状元九族受诛 公元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改旧制,黄观任右侍中,参与重要国事奏议。当时,燕王朱棣自恃皇叔,态度傲慢,入朝不拜惠帝。朝中大臣都畏惧朱棣的权势,不敢言语,只有黄观一个人当面顶撞朱棣:"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此时朱棣就对黄观怀恨在心。 建文四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并公布"文职奸臣"名单,黄观名列第六。当时,黄观正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当船行至安庆下游罗刹矶时,他得知燕王朱棣已即位,知道大势己去,于是站在船头穿好朝服,面向东方叩拜,投江自尽。即使是这样,朱棣的怒气并没有消下去,黄观九族受诛,亲朋受监禁,谪戍者达百余人。到了一直到了万历皇帝,公元1596年,黄观才得到昭雪,补谥"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