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企业对于机电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是中职机电专业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在其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中职学校的教师肩负着培养技能人才的重任,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教学责任,要注重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进而培养出契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机电专业人才。本文结合中职学校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实际教学情况,浅谈中职学校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期为提高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一体化 机电专业 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科目。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许多中职学校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方式的完善和升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然而当下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意识到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教学模式升级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中职学校教师应将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作为自身教学改革工作的目标,为培养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机电专业人才、实现中职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努力。 一、中职学校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不足 中职学校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为枯燥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由大量的专业词汇构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只能采取死记硬背和大量练习的方式去消化这些知识点。虽然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专业课程成绩得到一定的提高,然而它也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学生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 (二)教师对于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教师是中职学生在学习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道路上的引导者,因此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至关重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实践教学。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是一门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的教学科目,一味地偏重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让学生全方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此外,部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将自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被动地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知识灌输,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 (三)教师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在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教学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分割课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安排在不同阶段进行,学生的实践学习没有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此种教学方式的长期应用必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 二、中职学校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提升专业课程吸引力 为了让学生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产生强烈的兴趣,中职学校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工作。具体而言,中职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教学内容改革小组,教学内容改革小组应当在中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样才能提升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改革工作的效率。教学内容改革小组要通过社会调研了解企业对于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这些需求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参考,从而寻找到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学内容改革小组应采取实地考察的形式进入企业内部,了解企业对于机电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和岗位划分标准,知晓企业对于机电专业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在考虑企业岗位划分标准的前提下,将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作为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机电专业人才。 (二)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1.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中职学校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今学生的需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下的主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利用现场教学,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授有关低压电器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将实物带到课堂中,让学生先去拆解低压电器,通过拆解去了解低压电器的外形和框架,然后结合理论知识对低压电器内部结构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将会瞬间理解所学习的内容,学习积极性也会不断地提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到实训室或者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学习,这样做会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传统的板书教学具备诸多的优势。为了使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中,这同样也会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虽然同样都是中职学生,但是有的学生学习基础扎实,有的学习基础薄弱。在进入中职学校以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方面的不平衡现象,还会存在。因此,中职教师在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教学时,应当注重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所谓分层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去布置教学任务,这一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让所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得到维持。此外,中职教师在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教学时,也应当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满足中职学校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要求,从而培养出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机电专业人才。 (三)依照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评价方式改革 随着企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书面考试难以全面反映教学效果。因此,中职学校应当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具体而言,中职学校要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日常的学习情况以及职业素养等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推行集知识、素质和技能于一体的综合评价方式。在落实教学评价时,中职学校和授课教师要随着教学任务的实施与完成,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开展教学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状态。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中职学校和授课教师也要将不同视角的评价方式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去。所谓不同视角的评价方式指的是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仅要对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日常出勤、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开展学生自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自身的學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有所认知。开展学生互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发现他人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对自身的学习方式进行改进和升级。此外,在进行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时,中职学校和授课教师也应当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对学生实习期间表现的评价,应当结合实习企业的反馈意见进行。实习企业的反馈有助于学校和授课教师了解学生在实习岗位的表现,有利于学生在今后工作的道路上对自身形成正确的认知,进而为他们日后的发展提供助力。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教学过程中,中职学校和授课教师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提升课程吸引力,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要依照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要让课程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安洁.关于高职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以《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调试》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5). [2]甄彩霞.基于"工程任务课程化"的《电气控制系统与PLC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3). [3]刘艳军,张春青.教学做相融合的《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维护》课程教学方案设计[J].科技信息,2010(28). [4]袁忠,于丹.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以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教学为例[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5]梁萍,程雪利.《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J].时代农机,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