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晦迹卧山林①,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②,龙飞天汉便为霖③。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④,令人一览泪沾襟。 【释词】 ①晦迹:隐居。 ②鱼到南阳方得水:《三国志·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鱼比喻刘备,水比喻诸葛亮。 ③天汉:银河。晋·陆机《拟明月皎夜光》:"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霖:雨。为霖,降雨。 ④前后出师:后主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出师北伐,诸葛亮上表,即《前出师表》;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再次上表出师,即《后出师表》。 【赏析】 诸葛亮之死,犹如最富有感染力的音符奏响,使历代多少人至诚至敬地膜拜,又给历代留下多少荡气回肠的诗篇。诸葛亮之死一章共穿插了四首诗,这首是借用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咏史》一诗,颂扬诸葛亮感刘备的知遇之恩,忠心报国,死而后已。此诗恰如一块光彩夺目的玉石,被镶嵌在《三国演义》艺术大厦之中。 这首诗投影诸葛亮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写诸葛亮躬逢明主,君臣相契,大展宏志;后一阶段写诸葛亮肩负托孤之重,竭尽忠诚,至死方休。简括地凝缩了诸葛亮的一生。起点是明君贤相相遇合,"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二十七个年年岁岁,诸葛亮为开创蜀汉的基业,殚精竭智,运筹帷幄,历经百战。尤其是刘备托孤以后的十一年,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中,独挡风雨,力挽狂澜。六次北伐,饱尝艰辛,无时不在为光复汉室而"报国还倾忠义心"。可以说,诸葛亮的一生始自"隆中对",终至"出师表",形成其思想和实践的轨迹。这是一条坚定的政治路线,是一条为之奋斗的光辉路程。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说刘备,后句说诸葛亮。刘备托孤不同他人,不仅说话透辟,而且情义深切。诸葛亮拜伏龙榻之下,听受遗命。刘备先是请诸葛亮坐于龙榻之侧,继之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听后,"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刘备"殷勤礼"已尽,尽到了当面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刘备真聪明,明知死后也管不了,不如当面说透,说尽而且说得有理有情有义。作为臣子的诸葛亮"忠义心"须倾,倾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地步。从此他以坚定无比的信念,百折不回的毅力,不可变易的高度原则性,机智应变的策略灵活性,日理万机,耗尽了心力。他在《后出师表》中说: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小说中有一个细节,映衬了他的自述。司马懿坚持清壁不战,诸葛亮赠他巾帼女衣以辱之。司马懿不以为恨,反向使者问到诸葛亮的"寝食及事之烦简",并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诸葛亮叹曰:"彼深知我也!"主簿杨颙劝谏道:"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司马懿之言,真至言也。"诸葛亮落泪说:"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诸葛亮六出祁山,深知北伐之惟艰,其《后出师表》说:"夫难平者,事也。""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已流露出忧思悲情。后人读至此处,怎不"令人一览泪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