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简介: 徐小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曾任南京图书馆馆长,现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获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首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称号。 发表学术论文两百多篇,出版个人专著有《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道佛》《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等。 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其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都体现出丰厚的人文精神。通俗地说,只要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概念及其精神的话,那么,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也就能清晰地把握了。可见,认知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于整体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意义十分重要。 什么是中华人文精神?回答这一问题之前,一定要紧紧扣住"人文"这个概念所要表达的意思及其与此相关的问题是什么。换句话说,对中华人文精神进行概括和总结,一定要在"人文"概念的原始义和经典义上来进行,否则都会游离其外而不得要领。我对"中华人文精神"的概括是:归止文明的方向、归止至善的良心、归止做人的道德、化成天下的责任、关爱人民的利益。 01
"归止文明的方向" 这一方向是光明和美丽的方向。《周易》解释"贲"卦时说道,"文明以止,人文也"。此卦的卦象是"下离上艮","离"为火,表示光明和美丽;"艮"为山,表示安止和归宿。二者相合意为,人应该朝着和安止于光明美丽之境也,即心性的方向。 可见,心性的文明,就是"人文"。这就是群经之首的《周易》对"人文"概念直接做出的定义。由此可见,"人文"概念与"文明"概念形成了内在的关联性。要之,"人文"精神是指能具有向着光明美丽这一"文明"之境归止和安止的情怀。简言之,中华人文精神是指人要有方向。 02
"归止至善的良心" 这是在具体回答什么是光明美丽的文明这一问题。儒家认为人文所要归止的文明之地就是"至善"("止于至善",语出《大学》)。所谓"至善",超越善恶,人之为人的本来状态,在儒家看来就是"良心"。而这一"良心"正是构成人之为人的根据所在,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他是想告诉人们,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良心"。"良心"就是"至善"。有良心就是真正的人,能安止和按照良心做事的人就是"止于至善"。良心有何用?一是生德,二是判德。也就是说,良心能生出种种"人德"也。 那为何要生德呢?那是为了解决"人伦"问题。那为何要建立"人伦"呢?那是为了呈明人性而抑止住非人性者也!人是一个矛盾性的存在,由两个相互对立的属性的生命所构成,一是德性的生命,一是气质的生命,二者合称为"人之道"也。 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圣人所担心的乃是人仅走人之道的一途——禽兽之道,即只知道满足人的自然生理的需求,而不走人之道的另一途——人之为人之道,即重视人伦关系的构建。 所以儒家文化是两步同时走的,一方面是光明德性的生命,另一方面是变化气质的生命。要想二者同时进行,莫过于加强人伦建设,从而明明德、化气质。为规范这一伦理关系,儒家逻辑地进行道德目标建设,具体回答如何构建关系之间的有亲、有义、有别、有序、有信。 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与"止于至善""良心"以及"人伦"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简言之,中华人文精神是指人要有良心,要遵循人伦纲常。 03
"归止做人的道德" 这具体回答和解决了至善和良心表现在某个人的身份和角色时归止和安止于怎样的道德之上的问题。《大学》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意为,只要归止和安止于"仁敬孝慈信"这些道德,那么就表示你归止和安止于至善了。由此可见,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保存有良心以及各安不同的身份应归止和安止的"仁敬孝慈信"之德行。 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先贤,富有智慧地概括出"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耻"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十德。仁,就是做到自爱,爱人,爱物,即对人有爱心、有情义,要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尊重他人,宽容他人;义,就是要做你应该做的事,不做不应该做的事,做人做事要合道合德,讲求公正、中正;礼,即知道恭敬、庄重,对人要做到礼敬、礼谦和礼卑;智,即指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良能,就是说做人要知道向善,要有向善之心、向善之能;信,即做到诚信、笃实、不欺;孝,就是善事父母;悌,就是善事兄弟;忠,就是尽心尽力,不偏不倚,恭敬竭诚,中心无私以奉公、任事、服职、对人;"廉",应理解为"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语出《孟子》)的高尚品行,即这个东西你可以拿,也可以不拿,然而你如果拿了就伤害廉;"耻",就是指你做了不合道不合理的事,对此你耳朵发烧、心跳加快,感到羞愧、难为情。 总之,按照这些美德去做人做事,就是人文精神。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与"归止做人的道德"的内在关联性。简言之,中华人文精神是指人要有道德。 04
"化成天下的责任" 人文的精神是体现在它要实现和达到"化成天下"的目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语出《周易》),"人文"与"化成天下"存在内在关联性。这里的"天下"不是指地域或空间意义上的全世界,而是指"文明"总和的那些要素。 具体说来,包括:人的心性,人的气质,人的道德,人的生命,人的品格,人的言行,人的生活方式,人的生存样态,世道人心,社会风尚,思想、精神和信仰,等等。 所以"化成天下"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净化心性、变化气质、淳化世风("三化");成就道德、成长生命、成全人格("三成");和睦家庭、和谐社会、和协自然("三和")。这"三化三成三和"实际上完整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说,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当肩负起"化成天下"的责任。简言之,中华人文精神是指人要有责任。 05
关爱人民的利益 中华文化精神在"归止"和"化成"的意义上得到了具体展现,而所有的归向和最终目的那一定是要落实到人民这个中心之上的。得天下有道,最后的道乃民心,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一种思想观念。 换句话说,中华人文精神所关照的一系列的"人"的问题,如人性、人伦、人德、人责,其最终目的一定是要落实到现实的对象——人民的身上。以人为本、民为邦本、民为贵……一系列的表述无不表明了这一深刻意义。 天命与民心乃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认为的政权的合法性之两维性存在。一般来说,"民心"具体所指就是"民生",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民之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通俗地说,得天下需得人民,得人民需得民心。而得民心的办法就是:全心全意地做人民所想之事,做人民所盼之事,不做人民所厌恶的事。简言之,中华人文精神最终的归宿是为人民谋幸福。 由上可知,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华所在正是体现在她的明人性、察人伦、崇道德、重责任、贵人民,主张心性是根,人伦是纲,人德(道德)是魂,责任是天,人民是本。而所有这些思想观念及其精华都被人文精神所表征,越发突显出,中华人文精神是一种合乎人性与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化精神! 懂了"人文"就懂了什么叫作"文化"。换句话说,弄懂了"人文精神",实际上就等于弄懂了"文化"的特点及其功用。一般来说,"文化"是与"人文"概念及其意旨、作用紧密相连的;所谓"文化"就是"人文化成"或"以文化人"的意思;所谓"人文化成",当是指以人文精神教育人民,养成良好社会风尚;也可以说,所谓"文化"就是"人文教化"。"人文"即为"修道","教"即为"教化"。《中庸》所说的"修道之谓教"大概就是要表达这个意思。 在弄清什么叫做中华人文精神以及文化的功用以后,就可以进一步理解真正的"人文学者"和"文化人"的概念,它们应指精神和情怀。文化者,一头"观"着"人文",一头"化成"着"天下"。 可见"文化者"首先必须解决的是"人文"素养、精神的"定性"和"定位"问题。"文化者"或一切载道的文化,如果自身缺乏"人文"的定位和定性,如何"化成天下"?反之,不"人文"的"文化者",其作用和效果必然是呈现"负面""消极",甚至是"没良心""背人伦""无道德",就很容易走上"急功近利""追名逐利""漠视正义""唯利是图"之路。 "本立而道生。"鉴于此,如果要使更多从事一切文化建设的工作者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文"者,那么,首要和根本的问题是要使他们具有人文精神和情怀。 还有一个问题理应在当下引起重视,即尽可能让更多的国人培养起人文精神和情怀。每一个人都应知道和懂得这样的道理:作为"人之为"根据的良心以及由良心发出的"人文"精神的巨大作用是不允许被忽视的,正如孟子所云的要"善养吾浩然之气"。 中国人向来不缺乏人文主义精神,但影响面太小。过去,由于受到教育水平的限制,广大群众少有接受"人文"观念的教育和宣传,其观念大多止于读书人知晓。而今日之国民教育,已达到高度普及化水平,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中华"人文精神"并加以大力弘扬,以此来呼唤良善,倡导文明,明察人伦,崇尚道德,肩负责任,忠爱人民。 摘编自《群众·大众学堂》2019年第5期,原标题为《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表征》 作者:徐小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