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时间)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了。去年九月份,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气候报告表示,他们通过对大气状况的研究发现拉尼娜现象已经出现了,并且预测这一轮气候变化将会延续到今年的2月份,这一消息随即引起了全球警惕。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异常的气候现象,它会导致海洋表明温度比平均温度低。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拉尼娜现象不仅真的出现了,而且持续的时间增加了3个月。今年五月份世界气象组织发表声明表示,2020年~2021年的拉尼娜现象正式结束了。网络上许多网友表示拉尼娜结束后地球气温将会有所下降,然而气候专家表示这并非气候变暖的转折点。那么为什么拉尼娜现象出现后地球并不会进入降温状态?未来的气候将会如何发展?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的音译,意思是"小女孩,圣女",它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海水温度升高,而拉尼娜现象会导致海水温度降低,因此拉尼娜现象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通常发生在太平洋中东部区域,它的出现会导致海水异常降温,这种降温通常是由东南信风引起的。 东南信风将太平洋中东部区域的海水吹向西部,导致西部的海面比东部高出将近60厘米。同时由于从中东部流动到西部的海水长期受到太阳的照晒,导致西部海水升温,气压下降,进而导致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而东部上层海水被吹走后,底层海水上翻,导致东太平洋的海水变冷。 拉尼娜现象通常和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频率较高一些。从历史记录来看,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发生拉尼娜现象的情况曾经出现过,拉尼娜现象过后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情况也出现过。拉尼娜对我国的气候影响通常表现为"冷冬热夏",同时造成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增多,容易出现"南旱北涝"的情况。 为什么出现了拉尼娜现象后地球还不降温? 2020年~2021年的拉尼娜现象正式结束了,按照以往的气候记录来看,接下来一年应该是比较凉快的一年,然而世界气象组织表示这种凉快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该组织的秘书长塔拉斯表示,拉尼娜现象出现后会带来暂时性的全球降温效应,而且这种效应通常出现在第二年。如果按照以往的发展规律,那么今年将会是比较凉爽的一年。 同时塔拉斯指出,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已经发生转变了,气候变化一直在持续发生,而且相关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仍然有机会创造历史最高的水平,这无疑会继续推动全球气温上升。看到这,估计有很多网友表示,今年四五月份的气温比去年四五月份还要高,拉尼娜现象真的带来了短暂的降温效应吗? 甚至有网友认为拉尼娜现象可能在气候变暖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异",它不再拥有让气温暂时降低的能力,反而会让气温继续升高。但世界气象组织在公告中明确指出拉尼娜现象会带来暂时的降温效应,但这种降温并不会发生在全球各地,它是一种整体的降温,但一些地区的温度仍然保持高企,或者突破原来的温度纪录。 根据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北半球上半年的5个月中已经出现了极端高温的情况,这说明一些地区的气候已经提前进入夏季。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气候专家认为,在全球变暖面前,拉尼娜现象的效应越来越弱。它确实能带来降温效应,但这种效应无法摆脱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降温不明显或者根本没降温。 接下来半年的气候仍然令人捉摸不透,但可以预测的是气温将会进一步升高,而且不会让人在感官上觉得更加凉快。 接下来的气候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记录,201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但在今年的拉尼娜现象结束后,气象专家认为接下来5年里有90%的可能再出现一次最热的年份,而这一次的气温将超越2016年的气温。因此按照这样的趋势,2021年的下半年有可能会变得更热,一方面是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推进,另一方面可能会再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从历史记录来看,拉尼娜现象发生之后有50%以上的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但世界气象组织的专家认为未来几个月的气候应该不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而会出现中性的气候条件。根据预测,7月份中性气候条件发生的可能性高达78%,到了8月~10月可能性又降低至55%。所谓的中性气候指的是既不像拉尼娜现象也不像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比较正常的气候。 同时专家指出,这种中性气候和拉尼娜现象过后的降温效应一样都是暂时性的,今年下半年的气温情况可能不会超越上一年的纪录,甚至可能会出现下降,但第二年的气温很可能再次出现攀爬趋势。此外,极端气候发生的概率也在不断升高,这些气候问题都可以归因于全球气候变暖,如果要想解决极端气候问题,首先需要解决气候变暖的问题。 如何应对极端气候问题? 今年2月9日,中国气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2020年中国气候公报》,公报指出去年我国平均气温升高、降水偏多,气候年景偏差,与过去十年的平均情况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偏多。尤其是长江流域,出现了自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汛情,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严重。 如果去年的极端气候是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发生的,那么未来出现的极端气候就很难归因于拉尼娜现象了,而需要归因于气候变暖。长期以来,气温变暖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许多国家产生了应对气候变暖的想法,但具体的措施又会对自己国家的经济造成影响。目前人类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因此主要的应对途径就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从上世纪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到本世纪的巴黎气候会议,许多国家都尝试聚集在一起商讨出减排方案,但出于国际政治、国家经济发展、宗教信仰等原因,大多数国家无法在减排上达成共识,这是未来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任务。当每个参与到商讨会议的国家最后都达成共识,并且作出承诺严格遵守减排要求,那么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将会迈出重要的一步。 针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在巴黎气候会议之后国际上就出现了一种新的交易模式,即每个国家有权将自己减排目标内多余的排放量出售给其他国家,前提条件是自己国家的一年的减排已经达到了标准。这种交易模式虽然会引起新一轮的国际经济波动,但从整体上来看人类还是可以达到控制排放的目的。 总而言之,应对极端气候问题,根本就是要应对气候变暖问题。当气候变暖的趋势有所好转后,气候变暖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人类需要拯救自己,而不是地球 2010年,中科院地质研究所丁仲礼院士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的采访,在节目中丁仲礼与主持人柴静进行了"辩论式"的采访。在采访中,丁仲礼认为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的减排方案实质上是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比发展中国家多倍的未来人均排放权,这种方案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富国与贫国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气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会引发更多国际问题。 此外,丁仲礼院士在采访中还谈到了一个观点,当主持人问及人类是否要为拯救地球付出更多努力时,丁仲礼表示人类付出的努力其实是在拯救自己,而不是拯救地球,因为地球用不着人类来拯救。他表示历史上气温比现在高许多的时期有很多,但地球并没有在极端高温的气候中毁灭,地球生物也没有因此而全部灭绝。 但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生物会遭遇灭顶之灾,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将首当其冲。换而言之,人类现在的所作所为严重破坏了地球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这种破坏产生的影响最终还是作用在人类身上。数万年后,地球还是那个地球,人类就不一定还是现在的人类了。因此我们更应该从自身的生存出发去考虑问题,这样解决问题的效率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