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子年九岁 尝月下戏(徐孺子年九岁的道理) 部编版五年级下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 一.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 对加下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买。) B .其人弗能应也(楚人。) C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 D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 "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3) 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 请用"自相矛盾"写一句话。 二. 小古文阅读。 1、卧薪尝胆 吴既赦①(shè)越,越王勾践反②国,乃苦身③焦思,置胆于坐④,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⑤(rǔ)忘会(kuài)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ɡ)采;折节⑥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⑦贫吊⑧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注释】①赦:免除或减轻刑罚。②反:同"返",返回。③苦身:使自己的身体劳累。④坐:同"座",座位。⑤女:同"汝",你。⑥折节:放下身架。⑦振:同"赈",救济。⑧吊:慰问。 (1) 阅读短文,结合注释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厚遇宾客( ) A.相遇 B.对待,款待 C.机会 ②置胆于坐( ) A.坐下 B.椅子 C.座位 (2) "女忘会稽之耻邪?"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意思是:________ (3) 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勾践的( )描写。 A .语言B .心理C .动作D .神态 (4) 勾践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引婴投江 有过①于江上者,见人方②引③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④,曰:"此其父善⑤游!" 【注释】①过:经过。②方:正。③引:拉着。④故:缘故。⑤善:擅长、善于。 (1) "有过于江上者"看到了一件什么事?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的理由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3) 关于这则寓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领的获得既要靠自己,也要靠先天的遗传。B .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或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要因人因事而异。C .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 三、 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宴在宫内,因欲以为子。宴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注释: ①若:好像。奇爱:十分喜爱。 ②以:把。乃:于是。 ③欲:想,希望。知:明白。 (1)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 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解释文中的字,再理解词句的意思。 ①何氏之庐也。庐:________ ②人问其故。故:________ ③即遣还外。遣还:________ 四、 课外阅读。 1、东施效颦(pín)①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② ,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③之,归④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⑤妻子⑥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①颦:皱眉头。②里:邻里。③美:认为……美。④归:回去。⑤挈:带着。⑥妻子:妻子和儿女。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①东施效颦________ ②挈妻子而去之走________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3) 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人们看到丑人"亦捧心而颦其里"的表现的句子。这种表现说明了什么? (4) 东施效颦最大的问题在于: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5) 这个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 )。 A .每个人都要有追求美的勇气B .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C .要懂得扬长避短,不能盲目模仿别人 2.、墨鱼①自蔽② 海有虫,拳然③而生者,谓之墨鱼。其腹有墨,游于水,则以墨蔽其身,故捕者往往迹④墨而渔之。噫!彼所自蔽者,乃所以⑤自祸⑥也欤?人有恃⑦智,亦足以鉴。 注释:①墨鱼:乌贼。②蔽:隐蔽。③拳然:屈曲成一团的样子。④迹:循着踪迹,即跟踪。⑤所以:……的原因。⑥自祸:给自己带来祸患。⑦恃:凭借,依仗。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①故捕者往往迹墨而渔之。________ ________ ②亦足以鉴。________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则以墨蔽其身。 (3) 为什么说"彼所自蔽者,乃所以自祸也欤"?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A .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B .只有掌握本领,才能保护自己 C .遇到危险要保持冷静,不能慌张 3、 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①闻之,中道②而反③,衣焦④不申⑤,头尘不去⑥,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⑦,方⑧北面而持其驾⑨,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释】①季梁:魏国人。②中道:半路。③反::假字,同"返",返回。④焦:皱褶。⑤申:通假字,同"伸",拉直。⑥去:弹下(身上的尘土)。⑦大行(háng):即今太行山,在今河北,山西交界处。⑧方:正在,时间副词。⑨驾:车。 (1) 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曰:"吾用多。" ②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2) 这个人知道走错了方向,仍坚持往北走的理由是:________ (3) 这则寓言阐述的道理是:________ 4、 小时了了 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②(yì)门者,皆俊才清称③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④有何亲?"对曰:"昔先君⑤仲尼⑥与君先人伯阳⑦有师资⑧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⑨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⑩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 jí)。 【注释】①孔文举:孔融,字文举,是汉代末年的名士、文学家。②诣:到。③清称:有清高的称誉的人。④仆:谦称。⑤先君:祖先,与下文"先人"同。 ⑥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⑦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⑧师资:师。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⑨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⑩奇:认为他特殊、不寻常。 (1) 根据文意,可以知道"小时了了"的意思是( )。 A .小的时候很聪明 B .小的时候很迷糊 C .小的时候不怎么样 (2) 孔融真的是李元礼的亲戚吗?请把他的解释改写成现代汉语。 (3) "大踧踖"是形容非常局促不安的样子。陈韪为什么会"大踧踖"呢? (4) 读了这个故事,你怎样评价十岁的孔融呢?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1、司马温公①禁看灯 司马温公在洛阳闲居,时届上元节② , 夫人欲出看灯。公曰:"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曰:"兼欲看游人。"公曰:"某是鬼耶?" 【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②上元节:元宵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1) 根据上下文,猜测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①时届上元节:________ ②兼欲看游人:________ (2)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公曰:"家中点灯,何必出看?" (3) 小明想进一步了解当时的上元节,他在网上检索时应输入关键词( )。 A .上元节习俗 B .宋代上元节习俗 C .上元节花灯种类 D .洛阳花灯 (4) 下列哪副对联最符合上元节时的节日氛围?( ) A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B .绿艾悬门漆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 C .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D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5) 如果司马光的夫人想进一步说服丈夫陪她外出去看花灯,她会怎么说? 2、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①月下戏,或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犹人眼中有瞳子② , 无此必不明。"众咸以为神童。 【注】①尝:曾经。②瞳子:瞳仁。 (1) 联系句子,给加下划线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①尝月下戏①戏弄 ②演戏 ③玩耍 ________ ②不然①不错 ②不是这样的 ③不像 ________ (2) 面对别人的提问,徐孺子怎么回答的呢?请你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是会更明亮呢?" 徐孺子答道:"________ (3) 和杨氏之子一样,徐孺子也显示出了超越同龄小孩的智慧,那么他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呢?请写出你的理解。 3、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①,与儿女讲论文义②。俄而雪骤,公欣然③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④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⑤。"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⑥,左将军王凝之⑦妻也。 【注】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②文义:文章的义理。③欣然:高兴的样子。④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⑤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⑥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⑦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2) "儿女"一词古今意义不同,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古义指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4) 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