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在清北 努力奔跑,你就可以变成你想要成为的人! 《围城》思维导图 《围城》:困住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欢迎你和我一起读名著。我们今天来讲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钱钟书,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和现代作家。《围城》是他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十分特殊而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特殊在哪儿?重要在哪儿? 即便你没有读过《围城》,也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是写在围城故事之前的一句话,也是围城的金句。但你会不会好奇,"围城"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咱们不妨就带着这个问题来看看《围城》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故事情节 方鸿渐是乡绅家庭出身,他读大学时本来订了婚,这是旧式包办婚姻,也就是两家父母给安排好的,对方家境很好,方鸿渐的岳父是个银行家。方鸿渐对订婚很不满,结果他未过门的夫人不幸早逝,鸿渐又为她悲伤,于是随手给所谓的"岳父岳母"寄信吊唁。谁想到岳父竟因此大受感动,决定资助他出国留学。方鸿渐在欧洲走马观花,带着一纸买来的假文凭乘船回国。于是我们的故事从一艘邮轮上开始了。 方鸿渐在邮轮上遇到了大胆又放荡的鲍小姐、自负又自恋的苏文纨苏小姐,苏小姐还是方鸿渐的旧识。到了上海,回了家乡,方鸿渐凭借瞎编出来的克莱登大学博士这个身份,立即受到了家人、记者、各门乡人的热烈欢迎——原来,由于家人宣传,他这个"海归博士"早已是个名人,大家争先恐后地上门交流采访、联络感情。 你看,靠着第一段去世未婚妻的关系,方鸿渐有了"假文凭",就要立业成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银行。刚才咱们说了,他去世未婚妻的父亲是一个银行家,老岳父一听说好女婿学成归来,就赶紧把方鸿渐安排进了自家银行,但这并不是一份正经工作,只是挂着一个职位。方鸿渐不仅在岳父的银行里轻轻松松地混日子,而且吃住也都在岳父家里。 没什么正经事可做,方鸿渐就整天和他并不爱的苏小姐、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以及苏小姐的众多追求者混在一起。方鸿渐虽然不爱苏小姐,却和她逢场作戏;苏小姐虽然倾心方鸿渐,却更爱被众多男人围绕。方鸿渐真正喜欢的人是唐晓芙,但方鸿渐却懦弱而迂回,最终因为误会和唐晓芙分了手。同时,鸿渐与岳母吵了架,被赶了出来,便彻底失了业。 不过很快,方鸿渐就有了第二份工作,这份工作找的更可笑了,靠的竟然是他的情敌赵辛楣。赵辛楣苦恋苏小姐,他为了支开方鸿渐,让他远离上海,便推荐他到三闾大学教书。 没想到赵辛楣自己也没能获得苏小姐的芳心,赵辛楣和方鸿渐两个倒是成了同病相怜的人,俩人一起走出上海的爱情围城,向三闾大学出发。 同行的还有未来学校的训导长李梅亭、副教授顾尔谦和助教孙柔嘉。一路上孙柔嘉对方鸿 渐温柔体贴,有意靠近他。这五人在路上经历了不少的麻烦,终于在忍耐和调侃之中,到 达了目的地。 到了三闾大学,本以为要安心工作,结果三闾大学竟然比上海以及旅行中的麻烦人和麻烦事还要多得多。大学里,从上到下,从校长到学生都明争暗斗;生活中,里里外外,方鸿渐被孙柔嘉逐渐带到了新的婚姻围城。 方鸿渐在三闾大学只得了一个"副教授"的职位,后来又中了别人的圈套,被学校解聘,也离开了这全是算计与争斗的地方。 方鸿渐与孙柔嘉先到了重庆,并在赵辛楣的建议和帮助下结了婚。孙柔嘉的心计愈发明显,对方鸿渐的控制也越来越强。方鸿渐因为没了工作,慢慢失去了与旧日相识的赵辛楣、苏文纨等人的平等地位;再加上事业家庭都很不如意,心里很是郁闷。 方鸿渐给父亲寄信寻求资助,在赵辛楣的介绍下回到上海,去了一家报社工作。你看,这第三次工作,靠的还是情敌变好友的赵辛楣。孙家父母与方家父母见了面,却相互嫌弃;方鸿渐和孙柔嘉因为经济的拮据与人情的纠结,更加烦闷。岳丈妯娌麻烦不断,家中竟然 和三闾大学一样是个是非窝! 《围城》的故事,就在方鸿渐和孙柔嘉的一次争吵中结束了,戛然而止。 二、主人公人物形象分析与作品主旨之找到自我 方鸿渐的人生是一出悲喜剧,也是一出闹剧,为什么方鸿渐的事业爱情处处碰壁、什么都不如意呢?他的围城到底是什么呢?首先,我们从人物本身看看原因。 咱们可以做个对比,之前我们讲到简·爱,她是自己有内涵有本事,所以她才坚强、才独立。相比之下,方鸿渐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空壳子,在学业上,他没什么真本事,自欺欺人买了一个文凭;在事业上,他永远都在靠别人,在别人的支持和指引之下,随波逐流;在爱情上,实际上唐晓芙是他真正喜欢的人,但是面对爱情,他却优柔寡断、黏黏糊糊,最后错失真爱,在助教孙柔嘉出现时,完全被动地走入婚姻。 真正围住方鸿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他自己。 三、时代背景与小说的思想与价值 同时,我们还要在更大的范围内看——环境的原因。 我们的主人公之所以处处碰壁,常常是因为他不符合他的环境对他的期待——他从海外留学归来,不懂得思想传统的亲戚对他孝顺守礼的要求;他又没有全然西化,因此性情中旧式文人的保守和迂腐又使他在情场与事业中屡屡失意。通过对主人公的遭遇和环境的描写,《围城》展现出对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反思——更准确地说,是对半新不旧、不洋不土、又洋又土的转型交融时代文化的反思。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来谈一谈这篇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这本书出版于 1947 年,那个是典型的抗战时期。抗战时期的作品,通常情况下,要不然像《四世同堂》一样,写的是普通的百姓对这种压力困难如何去面对,如何抗争;要不然就是当时非常多的抗战文学,敌人一来,群雄激昂,奋勇争先,同仇敌忾。 而《围城》的特殊性在于,它始终给你一种灰白的色调,它淡淡的,只是集中地找一个横截面,这个横截面就是当时的官僚和知识分子,你发现,一团乱,一团糟,抗战要指望这些人,那是没有希望的。 《围城》也告诉我们,中国的未来和前途,其实并不在这些官僚和保守落后的知识分子身上。 但我们回过头来看,作者钱钟书先生本身就是当时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但是他身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就是在时代中反思,来看生命当中的无助和无奈。 更进一步,方鸿渐的经历无非就是:渴望走出某个围城,却又走进另一座围城,又出城,又进城……从围城出来又进去,从牢笼中逃脱又被捕获,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我们的生命都是这样的,你特别努力地希望能够获得什么,当你终于达成所愿,你又发现生命有太多的缺陷。你说,这不就是一个怪圈吗?我们怎么能够走出围城,在与不在,先找到自我,这个是一个关键。围城里其实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只有找到自己,你才能不在乎这座城。 在生活的围城外不谙世事的你,先体会其中的语言美,知道有个方鸿渐、有个赵辛楣、有个孙柔嘉,也许在未来某一个时候,你会恍然大悟,发现自己也是围城中的一员啊。那个时候或许你会想起我们今天讲的内容,或许会帮你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你放下一些烦恼,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好,接下来… 中考真题解析:抓住人物的关键点 我们来看《围城》的这道中考题,这道题考的是人物形象分析。 题干是: 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分析其意义。 A.方鸿渐(《围城》) B.林之洋(《镜花缘》) C.周进(《儒林外史》) D.别里科夫(《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标答是: 方鸿渐。他是旧中国一个精神无处安放的读书人,他有读书人清高的一面,却买了张假文凭,当了"洋博土","荣归故里",自欺欺人。作者用揶揄的笔调,讽刺了方鸿渐的虚荣。 这个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爱慕虚荣、思想空虚的伪知识分子的代表。 我们翻开《围城》的这道题,你看到了,可能会心里一紧,说,这个题好难啊,一本书可能一个人物我还记不清楚,它让我记四本书的四个人物。其实遇到这样的题,你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想,说,好简单啊,只要我了解其中的一个,就可以把这道题答对。 这类题,一般什么情况下会出呢?它考的不见得是中考的重点书目,但是,又需要你多多 少少做一些了解。你能够对着书名,大概其地说出书的内容,特别是它的主人公,给他一个人设的定位,他到底是哪类人,他到底是哪种品质的人,围绕着他有什么重要的事儿, 就足够了。 比如说,我们先挑选《围城》,因为我们这一讲讲的是《围城》嘛,我们挑选方鸿渐。方鸿渐是《围城》的男一号,最主要的人物,那我们给他定位:他是什么人?读书人。什么时代的?旧中国的读书人。那他基本的特点,就是两个方向:首先,他有着读书人非常清高的这一面,他不屑于与一些俗人为伍;但是,另外一面,作为知识分子,他也活得比较窝囊,他也有自欺欺人的那一面。一方面不满,一方面又对抗,他就买了博士的假文凭。一直以来,他都有懦弱的那一面,自欺欺人的那一面,这就讽刺了方鸿渐的虚荣。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就是这样,你自己心里头追求清高,又改不了人性本恶的那一面,比如说爱慕虚荣啊,思想空虚这些。 所以,我们分析人物,就马上说出他的身份,他所处的时间,他表现出来的主要的方向,一般要分成两个方向来说。 那我们照着这个思路继续去看剩下的几个选项,比如说《镜花缘》里的林之洋,定位:小商人。什么样的小商人?他是善良的,风趣的。他有没有两个方面?有,比如说他待人的诚恳、朴实,同时,他为人还含有一些滑稽幽默。 那第三个人,周进,周进的身份我们确定,他是一个儒生。什么样的儒生呢?他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科举无法自拔,这是他可悲的一面;然后,再说到他可怜的那一面,比如说他是常年的老童生,考不上被别人各种蔑视、嘲笑;同时,他也有着他的那种昏聩,生活已经这样的穷困潦倒,还沉溺于科举,追求这种功名利禄。 最后一个人物,我们看别里科夫。别里科夫其实不是必考的,但是咱们多少做一个了解,就是世界文学史上,常见的一些主要的人物,比如说主角是契诃夫的《套中人》。《套中人》当中我们看到是一个小人物,但是,他处在社会的中层,胆小怕事,爱管闲事,为人保守,顽固。那么,为什么叫"套中"啊?他就是习惯用大衣把自己包起来,大衣,雨衣,他所有的东西都加套子,他的口头语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等等。那这样,我们就了解了里里外外包裹在一起,这代表什么?代表保守,代表落后,是吧? 这类的题,就是非常考的作品,但是是世界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作品和人物。这样的绝对的主角,咱们基本上把握住人物的身份、时代、特点,还有他的思想倾向就可以了。这样的话,这样的人物,我们就会有一个大概的把握。 好了,下一集来讲一部中国古代名著——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喜欢的宝宝们记得点赞,转发[来看我] @等你在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