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理工大学通报一研究生在学校身亡登录上了百度热搜,受到广大网友们的关注,那么关于目前的大连理工大学通报一研究生在学校身亡相信小伙伴们都是想要了解到最新的信息吧,小编也是在网上进行了一些整理,收集到了一些与大连理工大学通报一研究生在学校身亡相关的文章,那么下面就来分享给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吧。(以下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 大连理工通报一研究生在学校身亡 近日,网传一名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疑似自杀,并在微博上留了遗书。刚刚,大连理工大学发布情况通报。 10月13日早7时左右,我校化工学院一名研究生被发现在实验室身亡。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排除他杀,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全力配合公安机关和家属处理相关事宜。家长失去孩子,学校失去学生,我们深感惋惜并沉痛哀悼。 公开资料显示,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17个独立建制的学院、教学部,3个专门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实验室上吊 一味地扩招研究生的同时,配套的设备,对应的经费,有师德、负责任的导师是否也相应配齐了呢?教育资源真的足够吗?研究生发生严重心理问题,导师应不应该受到一定惩罚? 最后希望大家遇到走不出来的坎,一定要跟朋友,父母沟通,主动去医院治疗。一定要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极不情愿地更一下,刚评论区出现了几个跟我搁这咔咔一顿分析的,就是说他导师没问题,做的很好,都是本人问题,这几个评论我都直接给删了。暂且不谈每个人都对研究生导师应该尽到的责任都有不同的标准,我就没明白他们想从我这得到什么回复?被建议修改了,不知道哪句写的不好。 其实这位同学遇到的困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很多学生时代遇到的困境,在事后看来其实都没有当时认为的那么糟糕,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给自己预设了很多 非得怎么样不可 的条件,然后自己把自己逼进了一条死胡同里,觉得自己完了,走投无路了。 所以,当你遇到问题,觉得自己走入了绝境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向外部求救,很多你觉得无法解决的问题,你觉得的末日灾难,在外部世界看来都不算事情,甚至都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怕就怕自己过早给自己下了定论,最后就再也无可挽回了。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完这封微博"遗书"之后,整个人都是震惊的,很久都没有缓过来。 因为这些困境在我看来,真的不算什么。 至少我自己都遇到过不少次,靠大型试验仪器做研究的研究生,在经费不那么充足的实验室里,都会遇到年久失修,经常瘫痪,经常出问题,正常运行也会不准的情况。 一旦修好,还要排队用,经常排了一个月的队,轮到了一晚上的时间,忙了一个通宵,最后被仪器或自己的一个小失误整了一个一无所有的结果。 那你说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说实话,第一次遇到的时候,作为小白,大部分人都会很崩溃。 但次数多了,也就淡定了。 而且我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比这些还要复杂,能够走到跟大型精密仪器打交道那一步,说明我前面最关键的那几步都已经完成了,我在读研究生的前两年半时间里,连跟这些仪器打交道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我在合成的步骤那里就遇到了诸多问题,每一个问题第一次遇到时,都有一种天塌了的感觉。 还记得我第一次完整做完一个模仿师姐全合成路径的时候,历时三个多月,好不容易做到了最后一步,前面几步收率都很低,我也忍了,好歹攒够了最后一步的反应量。 小心翼翼操作完,连夜后处理,第二天觉都没睡,继续过柱子,拿到产物。 赶紧点板,发现没有产物。 那一刻基本上就是天塌了的感觉。 觉得我在这条路上可能混不下去了。 可那时候我是在实验室啊,别人都还在嬉皮笑脸地边聊天边干活,我怎么崩溃? 最后只能跑到厕所里,找一个隔间,抱头怀疑人生了几十分钟。 最后的最后,还是嬉皮笑脸地出来,向师姐求助,帮忙找问题。 虽然师兄师姐都很热心地提供了解决方案,最后还是靠我自己又重头再来了几次,找到了原因。 没办法,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糟糕,你还能怎样? 我在走完自己设计的合成路线的路上,一个人孤独地摸索了十个月,才搞清楚了导致每一步收率低下的原因,每一步的原因在最后搞清楚的那一刻都很哭笑不得,因为看起来实在是太荒谬了,在弄清楚前,你根本不敢相信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因素导致的问题。 这也是很多人把这一行称作炒菜学和玄学的原因,因为在你真的弄清楚原因前,你就是会遇到,你认为的同样的操作,出现不同结果的情况。 因为读博士期间见多了实验室里读不下去退学的例子,也看到了很多延期的硕士,延期对于很多博士来说都属于标配,所以最后也就淡定了,大不了就退学嘛,反正拿到了学位,也找不到比本科生好多少的工作。 在这个事件中,导师最大的责任可能就是在指导学生课题上的不作为吧! 但这情况在国内高校简直太常见了,导师自己都懒得读文献,更懒得看你做实验的种种细节,最后你出了问题去问他,他怎么可能知道? 按道理说,读研究生的过程,就是导师指导学生做科研的过程,导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读文献,如何找到研究的课题,如何独立开展实验工作,如何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把结果发表出去。 但现状就是,在大多数高校的大多数实验室里,这一切都不存在。 全靠自己毕业。 所以,很多人其实在读研前应该做好调查工作,判断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读这个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并不是和本科生一样,你修完多少学分,熬完多少年就能自动拿到毕业证的。 尤其是实验类的学科,需要更多地依托各种实验器材和耗材,并不是靠你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决问题的,遇到倒霉的事情,你再厉害,也是延期毕业的结局。 如果心理上不能接受这种不确定性,也接受不了导师只会给自己压力,却不给自己指导的现状,那就慎重选择读研,至少慎重选择读实验类学科的研究生。 化学类专业给人最大的欺骗性就是,你在读本科的时候,感觉这专业跟其他专业没啥区别啊,也是上四年课,修够学分就毕业了,也是谁分高谁就能拿奖学金,谁就能保研。我只要好好学习,就没有我解决不了的问题。 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去了解这个专业的全貌,稀里糊涂就做了读研究生的决定,等读到一半,发现跟自己想的不一样了,后悔了,开始觉得自己进退两难,既不想退学,也读不下去。 但这其实都不算什么,选错了的情况,在你今后的人生中还会遇到很多次,选错了,就退出,重新再来就是了,不要介意什么沉没成本,更不要看着自己的同学读研都很顺,几年后就能拿到毕业证而觉得自己一切全完了,记住我反复说过很多次的那句话: 人生的竞争不是单一维度的,更不是线性的。无论什么时候,等在你前面的都还是一整个世界。 我当然知道,人总免不了会在某个时刻崩掉,我也曾特认真的考虑怎么在干掉自己之后捐掉眼角膜和一身的零件,然后托人在自己墓碑上刻上二维码,扫出来是一段文字「你踩到我了」。 还好我怂,又拖延症严重,撑过这个时刻,其实也就过去了。 写了很多,又都删了,说些旁的吧。 你知道吗,从化工楼出来,沿着体育场旁边的小路一直走出校门,右转能看到一堆野山,山上有很多的橡树,没有特别高大的,但也会结出很多果实,一到秋天,就会铺下满地的橡子,吃不得,但拿来玩还是不错的。 主楼后面有一颗栗子树,说起来还算橡树的同科亲戚。到这个时节应该正好栗子成熟,校园里的松鼠会爬上去吃果子,不怕被栗子壳砸到的话,趁松鼠不在的时候猛踹一脚就能掉下来好几个,生着就可以吃,比黑石礁买的好吃。 黑石礁到星海之间的海滩上有很多很多扁圆片的小石头,拿来打水漂最舒服了,经常有年轻人在那玩,如果手法足够熟练,打出六七个连着的水漂,说不定会有漂亮姑娘为你喝彩的。 从星海继续往东走,滨海路你肯定去过吧,栏杆外的灌木里其实有一株很隐蔽的不知道是白蔷薇还是荼蘼的花,特别漂亮,明年春天就能看到了。 如果可能的话,我真希望你现在正鲜活的坐在屏幕前,看我跟你絮叨这些有的没的,然后明天把实验和圣女果丢进垃圾桶,去捡橡子,去找栗子吃,去打水漂,等明年疫情过去,去滨海路找那株白蔷薇。 或者咯咯咯嘲笑我这沙雕真无聊。 嘿兄弟,你看,这个世界其实有时候还是挺有意思的。 还有,我懂,你最后的段子真是绝了,你一定是个有趣的人,可惜再没机会听你亲口讲段子。 自我泄压是读研一定要会的技能。永远不要指望他人能对你有所共情。 在南京大学那位战友跳楼后我就跟实验室的同学聊过,这种悲剧在明年6月前会特别多。 明年毕业的硕士博士们应该是这几年自杀比例最高的一届。我也在这一届,甚至我觉得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研究生们,可能过得比他还难… 研究生导师有别于传统意义的老师的点在于:一、权力过大导致德才不配位;二、不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所以他们不能够,也没必要去关注学生的状态和需求。 不得不承认,读研是一个选择大于努力的事情。理工科硕士最难受的不是无法毕业,而是你明明努力了,甚至比其他同级的人更努力了,结果你两年被换了5个课题,只能看着那些选对了导师的人paper一篇接一篇,你自己掉在沼泽里,越努力越难受。 而且,越是抱着扎根科研的雄心壮志的研究生,往往被压榨得越狠。导师隔三差五给你换课题,在自己完全不熟的领域让学生去死磕,磕不出结果怪学生水平不够实在是太司空见惯的事情。 研二下期对于很多实验科学的硕士来说是要命的,很多不靠谱的实验室这时候才给学生一个勉强能毕业的课题。而疫情原因直接把这最要命的半年毁了。不但不帮助学生毕业,反而想方设法让学生延期的导师大有人在。所以很多人都憋着一股劲做实验:老师赌学生要延毕,学生赌自己不会猝死。 我以前真的叫为实验室鞠躬尽瘁,最忙的一个学期,老板花式画饼,让我同时带5个实验,一共3个年级27个本科生,还不算自己的课题。每天凌晨两点睡七点半起,一度焦虑到不能听手机提示音,手机静音了半个学期。就这样,好不容易把这些实验结项了,结果只捞着一句:你自己的实验进度太慢了。还给实验室其他人说以后我就是反面教材。至于我自己做了多少个课题,做到一半就给我换掉,那更是不想数了。 甚至当我导师听到我因为没有paper只能准备考博以后,就开始给我搞事情,给实验室每个人说我不务正业,考博没有意义,然后阴阳怪气地暗示我延期,各种想办法阻挠我的实验进度,忽悠我继续帮他做横向。好在经过了两年的磨练,已经皮了不少,顶着老板的压力,实验室啥都和我无关了,闷头赶自己的实验,paper我也不指望发了,抓紧在寝室的零碎时间备考,只想赶紧跑。 马斯洛说,要避免对人性的失望,首先要放弃的就是对人性的幻想。 研究生压力大吗 读研期间,物质方面的压力,是研究生们普遍面临着的首要压力 在2014年之前,大多数的研究生都是属于公费类型的,但从14年的秋季开始,研究生教育纳入了收费的行列。对于学术型硕士来说,收费基本是全国统一的,每生每年8000元。对于专业型的硕士来说,各个高校由于培养模式不同,在收费上会有差异,但基本都比学硕要高。 按照正常的年龄来算,大多数人读研一是在22岁那年。作为一名成年人,尤其到了二十几岁的年纪,物质上的欲望会急速增长,而自己作为一个研究生,不仅不能工作赚钱,还要每年向家里要学费和生活费,确实会面临着巨大的物质压力。 学术上没有成果,发不出论文,甚至是毕不了业,研究生们面临着严峻的学术压力 作为一名研究生,科研任务是自己的第一要务,而发表论文则是我们科研取得成果最有利的证明。很多研究生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希望能够在科研上取得成绩,可现实有的时候并不如人意。 有一部分研究生虽然特别努力地去做实验,但是实验结果总是不满意。有一部分研究生做出了结果,也写出了论文,但是却在投稿时四处碰壁。有些高校对于研究生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如果研究生在毕业前不能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是不允许他们毕业的。 学术上的压力,成为了研究生们身上最重的压力,有些同学甚至会因为受不了,最后选择了退学。如果你也有这种念头的话,我建议还是趁早打消了比较好,毕竟当初我们考上研究生也费劲了周折。 心理方面的压力,看起来虽然小,但是对研究生影响巨大 作为一名研究生,面对一些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时,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压力。举个例子,在读研期间,大家都有着自己的明确任务,都在默默地努力着,很少有娱乐和休闲的时间。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很多同学就会产生一种孤独的感觉,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种心理上的压力虽然看起来小,但是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很多研究生最后之所以选择退学,都是由心理上的压力造成的。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我排解心理上的压力,放下心中的一些执念。每个学校都会有完备的心理咨询部门,如果你感觉不能从心理压力中走出来的话,一定要去咨询。 今天小编为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就是这些了,那么这些内容小编也不知道是否会对大家起到帮助,如果大家对于本站点有建设性的建议的话,欢迎大家留言哦,本站点也会不断的改进,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环球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