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C 以及服务器行业, Intel 的 CPU 、微软的 Windows 系统都是绕不过去的门槛, Wintel 联盟的生态导致其他公司很难进入这个市场,能够弯道超车的机会只有开源系统及开源 CPU ,日前国产的优麒麟系统就成功运行在了 RISC-V 处理器上。 据海外媒体报道, 优麒麟最新的 20.4 版中已经支持了 RISC-V 架构,在 SiFive 的 ITX 主板 HiFive Unmatched 上已经跑起来了,后者集成了 4 个 U74 RISC-V 内核,频率 1.4GHz ,还能支持独显。 除了这个 RISC-V 平台,优麒麟还在适配另一个更低价的 StarFive JH7100 平台,后者集成的是双核 RISC-V 内核。 虽然现在替换 x86 处理器还为时过早,但是优麒麟 +RISC-V 这样的开源系统 + 处理器组合未来有很多可能。 今年 4 月份,优麒麟项目负责人余杰博士、开发负责人刘晓东博士日前接受了媒体采访,谈到了优麒麟生态的发展。 余杰表示,,除了开发原生的 Linux 生态之外,他们还在 2016 年创新性地推出 KMRE 架构,通过共用内核,直接使用硬件,同时支持 ARM 和 x86 设备和多种 CPU 、 GPU ,有效解决了显示性能损耗、多窗口运行、桌面共享、文件互通等问题,将 Linux 操作系统和 Android 操作系统 “ 合二为一 ” 。 余杰博士认为,多端融合给了国产 Linux 操作系统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过去,如果我们想用 Linux 操作系统去替代 Windows 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 Windows 的应用生态已经非常成熟。现在,通过多端融合,我们可以用移动的方式来解决 Linux 此前无法处理的应用场景,降低替换难度。长远来看,多端融合给了我们一个崛起的机会。 ” 【来源:快科技】【作者: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