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数据杀熟”现象频发,已有多家线上平台出现“同单不同价”的杀熟行为,引发广大网友热议。最近,有媒体发现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对“大数据杀熟”事件的投诉不断增加,其中对饿了么平台隐藏的“区别对待”吐槽颇多。 此前,饿了么推出“百亿补贴”活动,在活动中有很多饿了么用户发现,“百亿补贴”也成为饿了么大数据杀熟的手段之一。 有用户在2020年12月开通淘宝88VIP会员(可享受一年的饿了么会员服务)在点外卖时发现相同的商家和配送距离,会员与非会员的价格出现不同,会员显示“60减27,120减37,含15元津贴”,而非会员的满减活动则变成“60减30,120减40,含18元津贴”。 类似情况并非第一次,有用户也反应自己经常在饿了么平台点外卖,但是与偶尔使用外卖的同事价格比较,配送费多出3元。饿了么工作人员则回复称,配送费差异系定位不同所致,“对此,该用户并不认同。 遇到“大数据杀熟”后,消费者维权不易。针对“百亿补贴”投诉中,相关部门回复:“每个用户在每个‘百亿补贴’店铺可使用的金额随机获得,活动规则已说明,并未发现违法行为。”“杀熟”行为愈发隐蔽,消费者面临的是举证难、鉴定难的维权困境。